一种杆端轴承的生产工艺及生产用断料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0964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4 20: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新型公开了一种杆端轴承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下料,通过断料机将毛胚截断成指定长度的胚料;步骤二:除锈,通过抛丸机Ⅰ对胚料表面进行除锈处理;步骤三:加热,通过感应电炉将除锈处理后的胚料进行加热;步骤四:成型,通过摩擦压力机将经感应电炉加热到一定温度的胚料进行模锻;步骤五:切边,通过冲床Ⅰ对成型的锻件进行切边处理;步骤六:取孔,通过冲床Ⅱ对经切边处理的锻件进行取孔;步骤七:抛丸,通过抛丸机Ⅱ对经取孔的锻件进行表面处理;步骤八:入库,将经抛丸机Ⅱ表面处理的锻件进行整理入库。

A production technology of rod end bearing and its breaking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杆端轴承的生产工艺及生产用断料设备
本专利技术属于杆端轴承
,特指一种杆端轴承的生产工艺及生产用断料设备。
技术介绍
杆端轴承一般指杆端关节轴承,杆端轴承是带有杆端或装于杆端的关节轴承,它属于关节轴承中的一支类。关节轴承是球面滑动轴承,基本型是由具有球形滑动球面接触表面的内、外圈组成。关节轴承主要是由一个有外球面的内圈和一个有内球面的外圈组成,能承受较大的负荷。根据其不同的类型和结构,可以承受径向负荷、轴向负荷或径向、轴向同时存在的联合负荷。由于在内圈的外球面上镶有复合材料,故该轴承在工作中可产生自润滑。杆端轴承一般用于速度较低的摆动运动,也可在一定角度范围内作倾斜运动,当支承轴与轴壳孔不同心度较大时,仍能正常工作。然而现有的杆端轴承的生产工艺繁琐,且生产中胚料在断料时的截断精度不高,从而影响了生产出的杆端轴承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杆端轴承的生产工艺及生产用断料设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杆端轴承的生产工艺,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下料,通过断料机将毛胚截断成指定长度的胚料;步骤二:除锈,通过抛丸机Ⅰ对胚料表面进行除锈处理;步骤三:加热,通过感应电炉将除锈处理后的胚料进行加热;步骤四:成型,通过摩擦压力机将经感应电炉加热到一定温度的胚料进行模锻;步骤五:切边,通过冲床Ⅰ对成型的锻件进行切边处理;步骤六:取孔,通过冲床Ⅱ对经切边处理的锻件进行取孔;步骤七:抛丸,通过抛丸机Ⅱ对经取孔的锻件进行表面处理;步骤八:入库,将经抛丸机Ⅱ表面处理的锻件进行整理入库。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步骤二中胚料在加热温度为575℃-650℃下,加热保温1.5-2.5小时。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步骤四中胚料的锻压时间≤25s。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步骤八中经抛丸机Ⅱ表面处理的锻件进行尺寸测量,测量合格进行整理入库。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经所述步骤二除锈后的胚料经过裂缝检测合格后再进行步骤三的加热。上述的杆端轴承生产工艺简单,且经裂缝检测后再进行加热成型,能提高生产出产品的质量。截断设备包括断料机与自动进给装置,且断料设备中的全部电器均由外接的控制器PLC内部程序配合控制电路进行控制,PLC还外接有一个触摸屏;自动进给装置设置在断料机的一侧;所述的自动进给装置包括由支撑架支撑的滚筒传送带;在支撑架靠断料机的一侧设置有长度检测机构,所述的长度检测机构包括固定调整架、直行气缸、光电传感器Ⅰ、光电传感器Ⅱ,带检测滚轮的滚轮支架、编码器(增量式);直行气缸设置在固定调整架上,检测滚轮设置在直行气缸的驱动端,检测滚轮经一对带轮与一传动带带动编码器旋转;光电传感器Ⅰ经一横板与一延伸板固定在支撑架上,且光电传感器Ⅰ位于检测滚轮的正下方,光电传感器Ⅱ固定在断料机的进料口处。检测滚轮可以旋转球形检测滚轮,从而能适用于圆柱形棒材的测量,直行气缸上设置有电池阀,该电池阀由控制器控制。滚筒传送带由外接的伺服电机驱动,该伺服电机由控制器控制;断料设备初始启动时下滚筒传送带为启动状态,断料机为停止状态,在触摸屏上输入棒料截取的长度(进给长度);在滚筒传送带上放置待截断的棒料,光电传感器Ⅰ感应到棒材,直至当光电传感器Ⅱ感应到有棒料,控制器再控制滚筒传送带停止,直行气缸会驱动检测滚轮抵在棒料的上端;后滚筒传送带再启动,检测滚轮带动编码器计量长度,(在光电传感器Ⅰ持续感应到棒材的情况下)控制器接收到编码器测量棒材的进给长度达到截断长度后,控制器控制滚筒传送带再停止,(编码器检测的数据在滚筒传送带每一次停止后其都会进行清零),此时控制器控制断料机开始断料,之后再启动滚筒传送带进料;当剩余棒材的长度小于进给长度时,在编码器计量长度的过程中光电传感器Ⅰ突然不到棒材,则控制器会清零编码器所检测到的长度并驱动滚筒传送带将剩余棒材送走,到光电传感器Ⅱ感应不到棒材后再感应到另一根棒材时再停止滚筒传送带。在触摸屏上还需输入光电传感器Ⅱ与断料机断料口的实际间距,从而能确保断料的精确。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在所述检测滚轮与直行气缸之间设置有弹性机构,所述的弹性机构包括固定板与移动板;固定板上设置有两根导向柱,移动板上带有相适配与导向柱的导向孔,所述的导向柱穿过导向孔并延伸出移动板,在固定板与移动板之间、所述的导向柱上套设有缓冲弹簧,并在导向柱的末端螺纹连接有紧固螺母;所述弹性机构的固定板与直行气缸的驱动端固定连接,所述的滚轮支架固定在弹性机构的移动板上。弹性机构能起到一定的弹性缓冲的作用,从而能避免在检测滚轮的接触面低于棒材的端面使得检测滚轮受到的压力过大从而阻碍其滚动的情况出现;且能使得检测滚轮与棒材之间的贴合度,从而确保测量的长度。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固定调整架包括设置在支撑架上端、所述滚筒传送带两侧的支撑板及架设在两个支撑板间的调节板,支撑板上设置有若干互为平行的调节槽,所述调节板经螺栓与螺帽固定于支撑板的调节槽上。从而能适用于不同高度的棒材的测量。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在支撑架上端、所述滚筒传送带的两侧设置有若干均与分布的限位板,限位板与滚筒传送带互为平行;在每个限位板靠近滚筒传送带中间的一侧上设置均有一导向板,导向板由限位部与设置在限位部两侧且为对称关系的导向部构成,导向部与限位部之间形成有155°-120°的夹角,且导向部与限位部之间通过弧形部过渡连接;每个所述的限位板上设置有一对移动槽,限位板经螺栓穿过移动槽后固定在支撑架上,并在两个移动槽之间设置有调节刻度。限位板上的导向板能对棒材其导向作用,能避免棒材进时在滚筒传送带上出现较大的偏移;调节刻度能确保限位板调整位置的精确度,使得两侧的导向板能将棒材准确得将在棒材定位在滚筒传送带的中间位置。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中断料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的局部放大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断料设备中长度检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Ⅰ;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断料设备中长度检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Ⅱ;图5是是本专利技术中限位板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标记及相应的部件名称:1-断料机、2-支撑架、3-滚筒传送带、4-直行气缸、5-光电传感器Ⅰ、6-光电传感器Ⅱ、7-检测滚轮、8-滚轮支架、9-编码器、10-固定板、11-移动板、12-导向柱、13-缓冲弹簧、14-紧固螺母、15-调节板、16-调节槽、17-限位板、18-导向板、18a-限位部、18b-导向部、18c-弧形部、19-移动槽、20-调节刻度、21-支撑板。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至图5对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一种杆端轴承的生产工艺,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下料,通过断料机将毛胚截断成指定长度的胚料;步骤二:除锈,通过抛丸机Ⅰ对胚料表面进行除锈处理;步骤三:加热,通过感应电炉将除锈处理后的胚料进行加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杆端轴承的生产工艺,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一:下料,通过断料机将毛胚截断成指定长度的胚料;/n步骤二:除锈,通过抛丸机Ⅰ对胚料表面进行除锈处理;/n步骤三:加热,通过感应电炉将除锈处理后的胚料进行加热;/n步骤四:成型,通过摩擦压力机将经感应电炉加热到一定温度的胚料进行模锻;/n步骤五:切边,通过冲床Ⅰ对成型的锻件进行切边处理;/n步骤六:取孔,通过冲床Ⅱ对经切边处理的锻件进行取孔;/n步骤七:抛丸,通过抛丸机Ⅱ对经取孔的锻件进行表面处理;/n步骤八:入库,将经抛丸机Ⅱ表面处理的锻件进行整理入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杆端轴承的生产工艺,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下料,通过断料机将毛胚截断成指定长度的胚料;
步骤二:除锈,通过抛丸机Ⅰ对胚料表面进行除锈处理;
步骤三:加热,通过感应电炉将除锈处理后的胚料进行加热;
步骤四:成型,通过摩擦压力机将经感应电炉加热到一定温度的胚料进行模锻;
步骤五:切边,通过冲床Ⅰ对成型的锻件进行切边处理;
步骤六:取孔,通过冲床Ⅱ对经切边处理的锻件进行取孔;
步骤七:抛丸,通过抛丸机Ⅱ对经取孔的锻件进行表面处理;
步骤八:入库,将经抛丸机Ⅱ表面处理的锻件进行整理入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杆端轴承的生产工艺,其特征是:所述的步骤二中胚料在加热温度为575℃-650℃下,加热保温1.5-2.5小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杆端轴承的生产工艺,其特征是:所述的步骤四中胚料的锻压时间≤25s。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杆端轴承的生产工艺,其特征是:所述的步骤八中经抛丸机Ⅱ表面处理的锻件进行尺寸测量,测量合格进行整理入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杆端轴承的生产工艺,其特征是:经所述步骤二除锈后的胚料经过裂缝检测合格后再进行步骤三的加热。


6.一种杆端轴承生产用断料设备,其特征是:包括断料机(1)与自动进给装置,自动进给装置设置在断料机(1)的一侧;所述的自动进给装置包括由支撑架(2)支撑的滚筒传送带(3);在支撑架(2)靠断料机(1)的一侧设置有长度检测机构,所述的长度检测机构包括固定调整架、直行气缸(4)、光电传感器Ⅰ(5)、光电传感器Ⅱ(6),带检测滚轮(7)的滚轮支架(8)、编码器(9);直行气缸(4)设置在固定调整架上,检测滚轮(7)设置在直行气缸(4)的驱动端,检测滚轮(7)经一对带轮与一传动带带动编码器(9)旋转;光电传感器Ⅰ(5)经一横板与一延伸板固定在支撑架(2)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平
申请(专利权)人:临海市乾鑫锻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