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通道检查的人脸识别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0548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1 14: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应用于通道检查的人脸识别设备,包括与外部控制面板连接的前人脸采集装置和后人脸采集装置,所述前人脸采集装置设于通道一侧的前方,后人脸采集装置设于所述通道一侧的后方;所述前人脸采集装置包括第一相机,所述第一相机设于所述前人脸采集装置靠近通道的一侧,且所述第一相机的镜头朝向通道;所述后人脸采集装置包括第二相机,所述第二相机设于所述后人脸采集装置的前方,且所述第二相机的镜头朝向通道。通过前后两个相机的采集数据,可以判断通道内是否存在第二人,并且现场安装几乎不需要增加任何工作量,因而具有很好的市场应用前景。

A face recognition device for channel inspe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通道检查的人脸识别设备
本技术涉及一种数据采集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应用于通道检查的人脸识别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通道检查闸机运用在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例如过港案件、边检、地铁安检等,通道检查闸机的进一步完善对提高人们的用户体验至关重要。目前的通道检查闸机在感应到人靠近时,通过对人员证件和人脸进行进行匹配,匹配通过会打开闸机门让人员通行,人员通过后关闭闸机门。但是目前的通道检查闸机,闸机门打开后,可能会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人员一起通过,表示有人没有证件但是依然通过了案件通道,对安检通过的使用性能造成了影响。虽然很多闸机在这方面做了一些检查的手段,比如设置验证光线,其具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对高低有限制,存在疏漏。中国公开专利CN201621214363.6则采用支架和在支架上安装防尾随传感器,但是增加了工作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应用于通道检查的人脸识别设备,通过前后两个相机的采集和识别,对通道上的人员进行识别,从而得到是否有尾随的判断。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应用于通道检查的人脸识别设备,包括与外部控制面板连接的前人脸采集装置和后人脸采集装置,所述前人脸采集装置设于通道一侧的前方,后人脸采集装置设于所述通道一侧的后方;所述前人脸采集装置包括第一相机,所述第一相机设于所述前人脸采集装置靠近通道的一侧,且所述第一相机的镜头朝向通道;所述后人脸采集装置包括第二相机,所述第二相机设于所述后人脸采集装置的前方,且所述第二相机的镜头朝向通道。优选的,所述前人脸采集装置还包括第一红外摄像机,所述后人脸识别装置还包括第二红外摄像机,所述红外摄像机用于活体检测。所述前人脸采集装置和后人脸采集装置分别设有外壳,所述外壳包括下外壳和上外壳,所述下外壳和上外壳螺纹连接或过盈连接。优选的,所述外壳内部设有若干安装位,所述第一相机、第二相机、第一红外摄像机和第二红外摄像机分别通过各自的安装位与所述外壳固定。优选的,所述前人脸采集装置的下外壳设有与所述第一相机、第一红外摄像机的外部轮廓一致的腔体,所述前人脸采集装置的上外壳设有对应的凸部,用于将所述第一相机、第一红外摄像机夹紧;所述后人脸采集装置的下外壳设有与所述第二相机、第二红外摄像机的外部轮廓一致的腔体,所述后人脸采集装置的上外壳设有对应的凸部,用于将所述第二相机、第二红外摄像机夹紧。优选的,所述外壳的背部或者下方设有出线口,所述第一相机、第二相机、红外摄像机的数据线分别通过各自的出线口与外部的控制面板连接。采用上述方案,本技术的人脸识别设备通过前后两个相机的采集数据,通过处理,可以判断通道内是否存在第二人,并且现场安装几乎不需要增加任何工作量,因而具有很好的市场应用前景。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前人脸采集装置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后人脸采集装置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工作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采用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说明书所描述的实施例,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或“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固定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除非另有定义,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本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所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说明书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用于描述具体的实施例,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如图1、图2所示,一种应用于通道检查的人脸识别设备,包括与外部控制面板连接的前人脸采集装置1和后人脸采集装置2,所述前人脸采集装置设于通道一侧的前方,后人脸采集装置设于所述通道一侧的后方,即前人脸采集装置和后人脸采集装置处于同一通道的同一侧,两者的连线与通道方向平行。所述前人脸采集装置包括第一相机11、第一红外摄像机12,所述第一相机设于所述前人脸采集装置靠近通道的一侧,且所述第一相机的镜头朝向通道;所述后人脸采集装置包括第二相机21、第二红外摄像机22,所述第二相机设于所述后人脸采集装置的前方,且所述第二相机的镜头朝向通道。所述红外摄像机用于活体检测验证。优选的,所述前人脸采集装置固定在通道闸机主体的前方,所述后人脸采集装置固定在通道闸机主体的后方,即所述前人脸采集装置和所述后人脸采集装置通过所述通道闸机主体相连,并且固定。所述第一相机采集的数据与所述第二相机采集的数据用于发送给外部的控制面板,判断通道内是否存在第二人。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相机的镜头朝向通道,所述第二相机的镜头同样朝向通道,两个相机一前一后,可将通道中的人员情况观察的更加全面,可以判断通道内是否存在第二人,防止小孩尾随或者抱孩等情况,保证安检通道一人一证通过,有婴儿等情况的,可走其他通道。同时,此技术方案利用常用的人脸识别设备,仅仅在人脸识别设备内增加了一个相机,不需要额外安装支架和其他装置,大大减轻了现场施工的工作量。此外,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第二相机采集通道空间的上方区域数据,所述第一相机采集通道空间的下方区域数据。优选的,所述前人脸采集装置还包括第三相机13和第一液晶显示面板14,所述第三相机的镜头朝向所述前人脸采集装置的前方,与所述第一相机的镜头方向形成30度至60度,或者40度到50度,或者45度,所述第三相机用于采集通道前人脸的数据,此数据用于验证人员的身份信息。优选的,所述后人脸采集装置还包括第二液晶显示面板23、条码读取器或二维码读取器,所述条码读取器或二维码读取器用于读取票据数据,此票据数据和所述第二相机的采集数据用于核对票据信息与通道人员身份信息是否一致。优选的,所述前人脸采集装置和后人脸采集装置分别设有外壳,所述外壳包括下外壳和上外壳,所述下外壳与上外壳螺纹连接或过盈连接,优选地,所述下外壳与上外壳过盈连接,由此外部无螺丝孔等,外形美观。优选的,所述外壳内部设有若干安装位,所述第一相机、第二相机、第一红外摄像机和第二红外摄像机分别通过各自的安装位与所述外壳固定。优选的,所述前人脸采集装置的下外壳设有与所述第一相机、第一红外摄像机的外部轮廓一致的腔体,所述前人脸采集装置的上外壳设有对应的凸部,用于将所述第一相机、第一红外摄像机夹紧;所述后人脸采集装置的下外壳设有与所述第二相机、第二红外摄像机的外部轮廓一致的腔体,所述后人脸采集装置的上外壳设有对应的凸部,用于将所述第二相机、第二红外摄像机夹紧。优选的,所述外壳的背部或者下方设有出线口,所述第一相机、第二相机、红外摄像机的数据线分别通过各自的出线口与外部的控制面板连接。优选的,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用于通道检查的人脸识别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与外部控制面板连接的前人脸采集装置和后人脸采集装置,所述前人脸采集装置设于通道一侧的前方,后人脸采集装置设于所述通道一侧的后方;/n所述前人脸采集装置包括第一相机,所述第一相机设于所述前人脸采集装置靠近通道的一侧,且所述第一相机的镜头朝向通道;所述后人脸采集装置包括第二相机,所述第二相机设于所述后人脸采集装置的前方,且所述第二相机的镜头朝向通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通道检查的人脸识别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与外部控制面板连接的前人脸采集装置和后人脸采集装置,所述前人脸采集装置设于通道一侧的前方,后人脸采集装置设于所述通道一侧的后方;
所述前人脸采集装置包括第一相机,所述第一相机设于所述前人脸采集装置靠近通道的一侧,且所述第一相机的镜头朝向通道;所述后人脸采集装置包括第二相机,所述第二相机设于所述后人脸采集装置的前方,且所述第二相机的镜头朝向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脸识别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人脸采集装置还包括第一红外摄像机,所述后人脸识别装置还包括第二红外摄像机,所述前人脸采集装置和后人脸采集装置分别设有外壳,所述外壳包括下外壳和上外壳,所述下外壳和上外壳螺纹连接或过盈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人脸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岚斐罗富章赖时伍
申请(专利权)人:盛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