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源透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03084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1 13: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光源透镜,其中,所述光源透镜包括透镜本体,所述透镜本体形成第一平面、出光平面和出光曲面;所述透镜本体在第一平面上包括两个或更多个凹腔以容纳光源,每个凹腔内壁形成一个入光曲面;所述透镜本体的出光平面垂直于所述第一平面;所述透镜本体的出光曲面、第一平面和出光平面相互连接,形成透镜本体的轮廓。

A light source len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源透镜
本技术涉及照明
,特别地涉及一种光源透镜。
技术介绍
目前,市面上的点光源主要通过加帽檐和透镜的方式进行控光。加帽檐的原理是利用遮光来消除无效上溢光;透镜的原理是通过折射、反射来改善光线布局,从而降低上溢光。目前产品的设计方式只解决了降低上溢光的问题,且未考虑高视点。具体可见文献CN101482562B、“自由曲面照明透镜的应用研究,江程等,2010”。现有的技术在远距离提升亮度方面和特别近距离(安装高度的1.5倍以内)的眩光控制方面没有给与充分的考虑,并且未考虑合适观察距离内的亮度接近需求;另外,现有的解决方案在灯具的总发光面积方面过大。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所面临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光源透镜,所述光源透镜包括透镜本体,所述透镜本体形成第一平面、出光平面和出光曲面;所述透镜本体在第一平面上包括两个或更多个凹腔以容纳光源,每个凹腔内壁形成一个入光曲面;所述透镜本体的出光平面垂直于所述第一平面;所述透镜本体的出光曲面、第一平面和出光平面相互连接,形成透镜本体的轮廓。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技术方案,所述凹腔排成一列或多列,其每一列的排列方向平行于出光平面。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技术方案,所述凹腔内壁形成的入光曲面为半球形。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技术方案,所述凹腔相互连通。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技术方案,所述两个或多个凹腔内壁形成的入光曲面形状和大小相同。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技术方案,所述出光曲面为半球弧形曲面。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技术方案,所述出光曲面所确定的球形半径为14mm至20mm,所述出光曲面所确定的球心到所述出光平面的垂直距离为4mm至8mm,所述入光曲面为半球形或半球弧形,其所确定的球形半径为1.5mm至3.5mm。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技术方案,所述出光曲面包括第一出光分曲面、第二出光分曲面和第三出光分曲面,所述第一出光分曲面、第二出光分曲面和第三出光分曲面均与所述出光平面相连,所述第二出光分曲面位于所述第一出光分曲面和第三出光分曲面之间,所述第一出光分曲面、第二出光分曲面和第三出光分曲面相互之间平滑相连以形成出光曲面。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出光分曲面、第二出光分曲面和第三出光分曲面三者曲面曲率不同。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技术方案,所述凹腔内壁形成的入光曲面为半球形,在所述半球形确定的球心位置设置光源所发出的光在经过第二出光分曲面和第三出光分曲面后出射光与第一平面之间的夹角小于20度。本技术提供的透镜除了本体部分还包括基座和安装插脚。在此,透镜的本体、基座和安装插脚符合照明
的一般定义。本体可以是由玻璃或者有机玻璃制成,按照一般的热成形工艺制成。透镜本体由第一平面、出光平面和出光曲面包绕而成。本体和光源都安装在基座上,基座连接有电源,透镜本体罩在光源外部。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技术方案,所述透镜本体在第一平面上包括的凹腔个数为2至6个,优选为3个。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技术方案,在所述第一出光分曲面、第三出光分曲面是镜面对称的。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技术方案,所述出光面上的第二出光分曲面与第一或第三出光分曲面的轴向长度之比为1:0.5至1:2,在本说明书的上下文中,“轴向”是指各个出光分曲面成列的方向。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技术方案,所述出光面上的第二出光分曲面与第一或第三出光分曲面的轴向长度之比为1:1。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技术方案,所述出光面上的第二出光分曲面的轴向长度与所述入光面和出光面之间的距离L之比为1:0.5至1:2。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技术方案,所述出光面上的第二出光分曲面的轴向长度与所述入光面和出光面之间的距离之比为1:1。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技术方案,所述出光面的第一、第二和第三出光分曲面从轴向上(在凹腔呈列的方向上)观察在一侧构成一个共同平面。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技术方案,所述光源是LED光源。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技术方案,所述LED光源是小于3mm×3mm的LED光源。本技术的技术效果采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实现了以下有益技术效果: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是根据大量的设计实践需求总结进行的针对性设计,在5个方面取得了明显的进步:一、降低近视点亮度,即降低近视点眩光:在安装高度的1.5倍距离内,是不适合视看距离,而原有产品在此距离过于明亮产生较大眩光问题,我们的专利技术大大降低了此眩光。二、在适合视看的1.5倍到5倍的观察距离内:我们的专利技术提升了视看亮度,同时使此范围内的亮度接近,其中在1.8到4倍距离内亮度差小于10%,在1.5倍到4.5倍距离内亮度差小于25%。三、降低水平角度以上的上溢光,这部分光在不受控制下会大量投向天空,浪费能源并生成天空光污染,但多数项目有高于安装点的视觉需求,因此本专利技术兼顾考虑此相对矛盾需求,进行了合理的设计。四、在大量的产品应用中,例如一江两岸的城市景观照明应用中,观察点与应用面隔江相对,视看的画面不仅包括正面相对的应用也包括左右约120度宽度内的画面,本专利技术提升了两侧区域内产品的侧方向相对亮度,使视看效果更清晰。五、本专利技术同时考虑到降低光源的发光面积,从而形成更小的“像素点”作用,采用一个透镜配置三个光源的解决方案,大大降低了光源的发光面积。综述地来说,有益技术效果在于:1.降低了近视点眩光;2.提升了视看亮度;3.降低了水平角度以上上溢光;4.提升了两侧区域内产品侧方向的相对亮度,使视看效果更清晰;5.降低了点光源的发光面积。附图说明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光源透镜的左视图;图2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光源透镜的前视图;图3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光源透镜的立体图;图4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光源透镜的光路的俯视图;图5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光源透镜的光路的前视图;图6示出了实施例1的光源与普通光源的光强检测评估结果并给出了亮度分布曲线图;图7示出了在0°到30°上射角度范围内实施例1的光源与普通光源的光强检测评估结果并给出了光强分布曲线;图8示出了横向120°视看范围内实施例1的光源与普通光源的横向亮度检测评估结果并给出了光强分布曲线;图9示出了实施例1的光源与普通光源的灯体面积对比图;图10示出了实施例1的RGB评测图;图11示出了实施例1的产品的检测得到的配光曲线和光强分布曲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技术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技术,并且能够将本技术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需要说明的是,在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使用了某些词汇来指称特定组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可以理解,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源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透镜包括透镜本体,所述透镜本体形成第一平面、出光平面和出光曲面;/n所述透镜本体在第一平面上包括两个或更多个凹腔以容纳光源,每个凹腔内壁形成一个入光曲面;/n所述透镜本体的出光平面垂直于所述第一平面;/n所述透镜本体的出光曲面、第一平面和出光平面相互连接,形成透镜本体的轮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源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透镜包括透镜本体,所述透镜本体形成第一平面、出光平面和出光曲面;
所述透镜本体在第一平面上包括两个或更多个凹腔以容纳光源,每个凹腔内壁形成一个入光曲面;
所述透镜本体的出光平面垂直于所述第一平面;
所述透镜本体的出光曲面、第一平面和出光平面相互连接,形成透镜本体的轮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凹腔排成一列或多列,其每一列的排列方向平行于出光平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凹腔内壁形成的入光曲面为半球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凹腔相互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或多个凹腔内壁形成的入光曲面形状和大小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光曲面为半球弧形曲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源透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志刚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清锐芯照明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