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离心泵轴承甩油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02011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1 13: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离心泵轴承甩油环,一种离心泵轴承甩油环,所述甩油环包括内环面、外环面以及内环面与外环面之间的两侧环面,其特征在于,在甩油环的两侧环面均匀设有若干甩油孔,所有甩油孔分别沿两侧环面的中心环线设置。该甩油环的带油量大,润滑效率高,即使在离心泵开启或者关闭阶段都具有较大的带油量,同时还可以有效避免甩油环对泵轴的磨损。

A kind of oil slinger for bearing of centrifugal pum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离心泵轴承甩油环
本技术涉及轴承润滑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离心泵轴承甩油环。
技术介绍
甩油环是一种用于保证轴承具有良好润滑作用的机械零件,随泵轴的转动将轴承下方的润滑油带到轴承,使润滑油对轴承起到润滑、冲洗、冷却的作用。目前常用的甩油环外形结构主要为环形,其旋转方向与泵轴的旋向一致,靠泵轴带动甩油环转动,甩油环转动过程中其表面带起润滑油并甩至轴承上起到润滑的目的。然而,一般甩油环的外环面与内环面均是光滑表面,其内环面及两侧环面的面积有限,甩油量受到很大的限制,特别是对于功率较大的泵轴,如果供油不足,就会造成泵轴与滑动轴承的磨损加剧乃至损坏轴承。另外,由于常用的甩油环内环面是光滑的,泵轴带动环体转动的速度有限,并且甩油环的转动速度要慢于泵轴的转动速度,特别是在离心泵开启及关闭阶段,甩油环的转动速度与泵轴的转动速度相差就更大,此时甩油环的带油效果更差,导致泵轴与滑动轴承间的摩擦变大,更容易造成零件的磨损损伤。而且现有的甩油环的内环面和甩油环两侧环面连接处多为直角或尖角的棱角边沿,当甩油环与泵轴接触时,对泵轴的磨损较大。所以,针对现有技术的问题,急需一种带油量大、润滑效率高,且能有效避免对泵轴的磨损的甩油环。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带油量大、润滑效率高,且能有效避免对泵轴的磨损的离心泵轴承甩油环。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离心泵轴承甩油环,所述甩油环包括内环面、外环面以及内环面与外环面之间的两侧环面,在甩油环的两侧环面均匀设有若干甩油孔,所有甩油孔分别沿两侧环面的中心环线设置。进一步地,甩油环一侧环面的每个甩油孔与另一侧环面的每个甩油孔一一对称设置。进一步地,所述甩油环内环面两边沿分别通过两环形倒圆弧与甩油环两侧环面连接,每个倒圆弧的一端与内环面边沿连接,另一端与对应甩油环侧环面边沿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在甩油环的两侧环面设置多个甩油孔,不但增加了甩油环的带油量,增大了泵轴和滑动轴承间的润滑效率,即使在离心泵开启或者关闭阶段都具有较大的带油量而且可以同时对位于甩油环两侧的泵轴进行带油,带油更加均匀。2、本技术的所有甩油孔沿两侧环面的中心环线设置,且两个侧环面上的甩油孔对称设置,使得甩油环在转动过程中,甩油环两侧环面带油量始终保持一致,有效保证了甩油环在带油过程中的稳定性。3、本技术在甩油环的内环面两边沿通过两环形倒圆弧与甩油环两侧环面连接,使得甩油环内环面与两侧环面连接处呈圆弧形,相比现有甩油环的棱角边沿,可以有效避免甩油环对泵轴的磨损。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纵截面结构示意图。图2-本技术侧视图。其中:1-甩油环;2-内环面;3-外环面;4-甩油孔;5-倒圆弧;6-侧环面。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见图1和图2,一种离心泵轴承甩油环,所述甩油环1包括内环面2、外环面3以及内环面2与外环面3之间的两侧环面6,在甩油环1的两侧环面6均匀设有若干甩油孔4,所有甩油孔4分别沿两侧环面6的中心环线设置。这样在两侧环面上设置甩油孔,甩油孔在经过甩油环下端的装有润滑油的油槽时,甩油孔内会储存一定的润滑油,工作时,泵轴转动,带动甩油环转动,甩油环转动的同时将润滑油带到泵轴上,这样增加了甩油环的带油量,从而增大了泵轴和滑动轴承间的润滑效率,即使在离心泵开启或者关闭阶段都具有较大的带油量,有效降低了泵轴和滑动轴承间的摩擦,减小磨损。而且在甩油环的两侧环面都设有甩油孔,使得在工作中,可以同时对位于甩油环两侧的泵轴进行带油,带油更加均匀。这里的甩油孔的数量不限,可以根据离心泵的具体用途及润滑油的用量设置甩油孔的数量。甩油环一侧环面的每个甩油孔4与另一侧环面的每个甩油孔4一一对称设置。这样使得甩油环在转动过程中,甩油环两侧环面带油量始终保持一致,有效保证了甩油环在带油过程中的稳定性。并且本技术的甩油孔可以利用常用的钻孔工具加工而成,操作方便,实用性更强。所述甩油环1内环面2两边沿分别通过两环形倒圆弧5与甩油环1两侧环面6连接,每个倒圆弧5的一端与内环面2边沿连接,另一端与对应甩油环侧环面6边沿连接。这样使得甩油环内环面与两侧环面连接处呈圆弧形,可以有效避免甩油环对泵轴的磨损。倒圆的角度大小不做限定,只要内环面与两侧环面连接处呈圆弧形,不为直角或者尖角即可。最后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上述实施例仅是为说明本技术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技术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他不同形式的变化和变动。这里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是属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离心泵轴承甩油环,所述甩油环包括内环面、外环面以及内环面与外环面之间的两侧环面,其特征在于,在甩油环的两侧环面均匀设有若干甩油孔,所有甩油孔分别沿两侧环面的中心环线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离心泵轴承甩油环,所述甩油环包括内环面、外环面以及内环面与外环面之间的两侧环面,其特征在于,在甩油环的两侧环面均匀设有若干甩油孔,所有甩油孔分别沿两侧环面的中心环线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离心泵轴承甩油环,其特征在于,甩油环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见江赵兴英尹红庆张永祥陈豪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水泵厂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