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式多级离心泵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01942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1 13: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卧式多级离心泵组,包括离心泵壳体,离心泵壳体的内部横向转动安装有轴,离心泵壳体的内部从左至右依次安装有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轴穿过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的内环内壁,轴的外壁套装有轴套,离心泵壳体的吸入段的左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端盖,轴的中段的左右两侧分别焊接有叶轮和导叶,位于导叶的右侧轴的外壁焊接有吐出段导叶,离心泵壳体的顶部右侧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吐出段;本方案,具有结构简单,使用便捷,维修方便,稳定性高,寿命长等优势,在使用卧式多级离心泵组时,只需简单正常操作,上水后运行更加平稳而无多余噪音,采用外装集成式机械密封及内装式水中轴辅助,大大提升泵组可靠性。

Horizontal multistage centrifugal pump se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卧式多级离心泵组
本技术涉及离心泵
,具体为卧式多级离心泵组。
技术介绍
水泵是输送液体或使液体增压的机械。它将原动机的机械能或其他外部能量传送给液体,使液体能量增加,主要用来输送液体包括水、油、酸碱液、乳化液、悬乳液和液态金属等。也可输送液体、气体混合物以及含悬浮固体物的液体。水泵性能的技术参数有流量、吸程、扬程、轴功率、水功率、效率等;根据不同的工作原理可分为容积水泵、叶片泵等类型。容积泵是利用其工作室容积的变化来传递能量;叶片泵是利用回转叶片与水的相互作用来传递能量,有离心泵、轴流泵和混流泵等类型。现如今卧式多级离心泵应用十分广泛,但传统的电动多级泵运行平稳性差及现场维修复杂,需要专业人员反复调试安装,使用寿命短,因此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卧式多级离心泵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卧式多级离心泵组,包括离心泵壳体,所述离心泵壳体的内部横向转动安装有轴,所述离心泵壳体的内部从左至右依次安装有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所述轴穿过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的内环内壁,所述轴的外壁套装有轴套,所述离心泵壳体的吸入段的左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端盖,所述轴的中段的左右两侧分别焊接有叶轮和导叶,位于所述导叶的右侧所述轴的外壁焊接有吐出段导叶,所述离心泵壳体的顶部右侧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吐出段。优选的,所述第一轴承通过轴承座安装在离心泵壳体的内部。优选的,所述第二轴承的左侧安装有机封,所述离心泵壳体所剩泵内机械密封空间加装石墨、合金、陶瓷填充固定。优选的,位于所述吐出段的右侧所述轴套的外部套装有平衡盘。优选的,位于所述叶轮的左侧所述轴套的外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密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采用一种新型的组合装配方式,改为一套新的使用形式,从而解决了传统电动多级泵运行平稳性及现场维修复杂等难题,卧式多级离心泵组是采用一个外装式机封安装,其安装形式相对简单无需专业人士反复调试安装;2.在泵组内机封密封安装完毕后,所剩泵内机械密封空间加装石墨、合金、陶瓷等值填充固定后,从而产生水中轴承作用,辅助泵组两端轴承从而提高泵组运行时更好的稳定性及可靠性,卧式多级离心泵组,具有结构简单,使用便捷,维修方便,稳定性高,寿命长等优势;3.在使用卧式多级离心泵组时,只需简单正常操作,上水后运行更加平稳而无多余噪音;4.此泵组系统解决了原卧式多级离心泵效率故障率高,维修难等缺点,采用外装集成式机械密封及内装式水中轴辅助,大大提升泵组可靠性;5.因结构简单,部件采用标准通用部件,从而又有效的节省空间,使用新式装配工艺,减少材料运用。造价比其它方式更为便宜,维修更加简易。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中:1离心泵壳体、101第一轴承、2轴承座、3轴套、4端盖、5吸入段、6密封、7叶轮、8中段、9导叶、10吐出段导叶、11吐出段、12平衡盘、13轴、14第二轴承、15机封。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不同附图中以相同标号来标示相同或类似组件;另外请了解文中诸如“第一”、“第二”、“第三”、“上”、“下”、“前”、“后”、“内”、“外”、“端”、“部”、“段”、“宽度”、“厚度”、“区”等等及类似用语仅便于看图者参考图中构造以及仅用于帮助描述本技术而已,并非是对本技术的限定。请参阅图1,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卧式多级离心泵组,包括离心泵壳体1,所述离心泵壳体1的内部横向转动安装有轴13,所述离心泵壳体1的内部从左至右依次安装有第一轴承101和第二轴承14,所述轴13穿过第一轴承101和第二轴承14的内环内壁,所述轴13的外壁套装有轴套3,所述离心泵壳体1的吸入段5的左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端盖4,所述轴13的中段8的左右两侧分别焊接有叶轮7和导叶9,位于所述导叶9的右侧所述轴13的外壁焊接有吐出段导叶10,所述离心泵壳体1的顶部右侧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吐出段11。具体地,所述第一轴承101通过轴承座2安装在离心泵壳体1的内部,通过轴承座2的作用,提高了第一轴承101的稳固性。具体地,所述第二轴承14的左侧安装有机封15,所述离心泵壳体1所剩泵内机械密封空间加装石墨、合金、陶瓷填充固定,卧式多级离心泵组是采用一个外装式机封15安装,其安装形式相对简单无需专业人士反复调试安装,在泵组内机封密封安装完毕后,所剩泵内机械密封空间加装石墨、合金、陶瓷等值填充固定后,从而产生水中轴承作用,辅助泵组两端轴承从而提高泵组运行时更好的稳定性及可靠性。具体地,位于所述吐出段11的右侧所述轴套3的外部套装有平衡盘12,通过平衡盘12的作用,有利于轴13的平稳旋转。具体地,位于所述叶轮7的左侧所述轴套3的外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密封6,通过密封6进一步提高了密封性能。结构原理:本方案,采用一种新型的组合装配方式,改为一套新的使用形式,从而解决了传统电动多级泵运行平稳性及现场维修复杂等难题,卧式多级离心泵组是采用一个外装式机封15安装,其安装形式相对简单无需专业人士反复调试安装,在泵组内机封密封安装完毕后,所剩泵内机械密封空间加装石墨、合金、陶瓷等值填充固定后,从而产生水中轴承作用,辅助泵组两端轴承从而提高泵组运行时更好的稳定性及可靠性,卧式多级离心泵组根据常用水泵型号DC、DG、MD等常用型号尺寸改进而成,卧式多级离心泵组,具有结构简单,使用便捷,维修方便,稳定性高,寿命长等优势。在使用卧式多级离心泵组时,只需简单正常操作,上水后运行更加平稳而无多余噪音;此泵组系统解决了原卧式多级离心泵效率故障率高,维修难等缺点,采用外装集成式机械密封及内装式水中轴辅助,大大提升泵组可靠性;因结构简单,部件采用标准通用部件,从而又有效的节省空间,使用新式装配工艺,减少材料运用。造价比其它方式更为便宜,维修更加简易。本方案的各材质规格如下:第一轴承101和第二轴承14为赛龙轴承;轴承座2、端盖4、导叶9、吐出段导叶10的规格为HT200;轴套3的规格为ZG3Cr13;吸入段5、中段8和吐出段11的规格为QT450-10;密封6和叶轮7的规格为ZQSn5-5-5;平衡盘12的规格为2Cr13;轴13的规格为40Cr。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卧式多级离心泵组,包括离心泵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心泵壳体(1)的内部横向转动安装有轴(13),所述离心泵壳体(1)的内部从左至右依次安装有第一轴承(101)和第二轴承(14),所述轴(13)穿过第一轴承(101)和第二轴承(14)的内环内壁,所述轴(13)的外壁套装有轴套(3),所述离心泵壳体(1)的吸入段(5)的左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端盖(4),所述轴(13)的中段(8)的左右两侧分别焊接有叶轮(7)和导叶(9),位于所述导叶(9)的右侧所述轴(13)的外壁焊接有吐出段导叶(10),所述离心泵壳体(1)的顶部右侧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吐出段(11)。/n

【技术特征摘要】
1.卧式多级离心泵组,包括离心泵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心泵壳体(1)的内部横向转动安装有轴(13),所述离心泵壳体(1)的内部从左至右依次安装有第一轴承(101)和第二轴承(14),所述轴(13)穿过第一轴承(101)和第二轴承(14)的内环内壁,所述轴(13)的外壁套装有轴套(3),所述离心泵壳体(1)的吸入段(5)的左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端盖(4),所述轴(13)的中段(8)的左右两侧分别焊接有叶轮(7)和导叶(9),位于所述导叶(9)的右侧所述轴(13)的外壁焊接有吐出段导叶(10),所述离心泵壳体(1)的顶部右侧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吐出段(11)。


2.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启新
申请(专利权)人:淄博博瑞泵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