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圆形盾构建造调蓄型多功能深层隧道
本技术涉及深层隧道技术,尤其涉及了一种双圆形盾构建造调蓄型多功能深层隧道。
技术介绍
深层调蓄隧道是指埋设在深层地下空间(一般指地面以下大于20m深度空间)的大型、特大型排水隧道。通常内涝易发、人口密集、地下管线复杂、现有排水系统改造难度较高的地区,可设置深层调蓄隧道。采取以大型深层调蓄隧道辅以源头径流控制,是贯彻“海绵城市”建设要求,体现因水制宜、因地制宜的治水方略,也是国外已建区域提高排水防涝标准的通常做法。采用深隧工程治理污水避免路面开挖,使对交通和环境的破坏最小化;避免与现有的地下公用设施或基础设施产生冲突;由于避开了建筑物桩基,可以采用直线设计,而不受现有路网影响。为有效减轻芝加哥的城市内涝和水体污染,保护密西根湖等水体环境,芝加哥实施了合流调蓄型深层隧道系统工程,建设了一条长176km、直径2.5~10m、埋深45~106m的隧道。墨西哥、法国巴黎、英国伦敦泰晤士等也相继实施了合流调蓄型深层隧道系统工程。然而采用这些合流调蓄型深层隧道系统工程在维修治理方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圆形盾构建造调蓄型多功能深层隧道,包括弧形管壁(1)、不等长节点管壁(2)、竖直分隔壁(3)、注浆防水层(4)、喷射防水层(5)、水平结构板(6)、雨水舱(7)、污水舱(8)、配套回水舱(9)、雨水舱维修车道(10)、人行检修平台(11)、回水舱检修车道(12)、马蹄形污水管(13)、污水管内维修车道(14)、墩台(15)、中水水管(16),其特征在于:/n双圆形盾构建造调蓄型多功能深层隧道采用双圆形盾构机装配建造;/n两侧的舱体采用4~9片弧形管壁(1),中间的舱体上下各采用1~3块弧形管壁(1);中间舱体与两侧舱体相搭接处,顶部和下部均分别采用一块不等长节点管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圆形盾构建造调蓄型多功能深层隧道,包括弧形管壁(1)、不等长节点管壁(2)、竖直分隔壁(3)、注浆防水层(4)、喷射防水层(5)、水平结构板(6)、雨水舱(7)、污水舱(8)、配套回水舱(9)、雨水舱维修车道(10)、人行检修平台(11)、回水舱检修车道(12)、马蹄形污水管(13)、污水管内维修车道(14)、墩台(15)、中水水管(16),其特征在于:
双圆形盾构建造调蓄型多功能深层隧道采用双圆形盾构机装配建造;
两侧的舱体采用4~9片弧形管壁(1),中间的舱体上下各采用1~3块弧形管壁(1);中间舱体与两侧舱体相搭接处,顶部和下部均分别采用一块不等长节点管壁(2),上下不等长节点管壁(2)之间均分别采用竖直分隔壁(3)连接;
三个舱体均同时一环一环衬砌,相邻两环的弧形的外侧壁的弧形管壁(1)均错缝;其中一环为顶部的两个不等长节点管壁(2)的长弧壁(2-1)均伸向右侧,底部的两个不等长节点管壁(2)的长弧壁(2-1)均伸向左侧;相邻一环为顶部的两个不等长节点管壁(2)的长弧壁(2-1)均伸向左侧,底部的两个不等长节点管壁(2)的长弧壁(2-1)均伸向右侧;
每块弧形管壁(1)均为40~60°弧的弧形板,相邻环弧形管壁(1)相互转动20~30°;
在舱室的外部设置注浆防水层(4),内部设置喷射防水层(5);
其中一个舱室为雨水舱(7),在雨水舱(7)底部设置雨水舱维修车道(10);
另一个舱室内设置水平结构板(6),将舱室分隔为上下两个部分,下部为污水舱(8),上部为配套回水舱(9);污水舱(8)高度为配套回水舱(9)高度的1.5倍~2倍;
在污水舱(8)设置人行检修平台(11)和马蹄形污水管(13),马蹄形污水管(13)位于两侧的人行检修平台(11)之间,马蹄形污水管(13)底部距离污水舱(8)的底部为100~500mm;马蹄形污水管(13)的五分之一至三分之一的高度段位于人行检修平台(11)顶面以下;在马蹄形污水管(13)的底部设置水平的污水管内维修车道(14);
水平结构板(6)的上部设置回水舱检修车道(12),在回水舱检修车道(12)两侧分别设置墩台(15),在墩台(15)上布设中水水管(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双圆形盾构建造调蓄型多功能深层隧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管壁(1)包括弧形板体(1-1)、沟槽(1-2)、安装口a(1-3)、螺孔a(1-4),
弧形板体(1-1)为40~60°的弧形板,在靠近外侧的纵向端面上的设置沟槽(...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