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剪力墙与内外墙面的连接结构、墙体及建筑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00809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1 12: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剪力墙与内外墙面的连接结构、墙体及建筑,其中,一种剪力墙与内外墙面的连接结构,包括对拉螺栓、剪力墙、第一墙板及第二墙板;所述对拉螺栓贯穿所述剪力墙,且所述对拉螺栓位于所述剪力墙两侧分别设置有螺母,将所述对拉螺栓固定在所述剪力墙上;所述对拉螺栓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连接件,所述对拉螺栓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一墙板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第二墙板连接。该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剪力墙与传统的保温、装饰、防火等外墙的连接方式对钢板剪力墙的安全和寿命造成较大影响的问题。

A connecting structure, wall and building of shear wall and inner and outer wal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剪力墙与内外墙面的连接结构、墙体及建筑
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剪力墙与内外墙面的连接结构、墙体及建筑。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介绍:现有技术的剪力墙,是在单层钢板两侧现场浇筑混凝土或连接预制混凝土板,钢板两侧设置栓钉或螺栓。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由于现有技术的剪力墙由于外侧是钢板,因此对于传统薄抹灰外墙或者幕墙来说,很难与传统的保温、装饰、防火的建筑做法相结合。为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技术采用的解决方案本身存在如下缺陷:1、现有技术的外墙外保温板均以粘贴式固定到基体墙上。粘贴用的粘接剂均存在使用寿命的问题一般为10-15年不能与建筑同寿命,一般建筑寿命为50年,另一方面粘接剂的质量参差不齐,使用寿命无法得到保障;现场粘接大大受天气条件的制约,不同的湿度和温度对粘接质量影响也很大,质量更无法保证。经常有外墙材料脱落的现象出现,特别是遇到恶劣天气等影响,外墙脱落对人身和财产安全造成重大的影响。并且现场粘贴的湿作业,会产生污染、粉尘,不能满足环保和施工现场整洁的要求。2、有些类型的外墙材料如石材饰面等,需先将固定件二次焊接或采用自攻螺钉连接于剪力墙上,然后再进行干挂作业,此类存在现场大量的焊接和打自攻螺钉的作业,一方面人工成本很高,材料使用量大不经济,另一方面会受到工人的技术水平和工作状态的影响,易出现虚焊、漏焊等连接不牢固的质量问题。而且会破坏剪力墙的强度和表面防火层、防腐层,对安全和寿命造成较大影响。3、现有的剪力墙内饰面,一种采用腻子找平后刷乳胶漆,此种类型现场湿作业量大不满足环保和SI管线分离的要求,另一种采用干挂的方式,先将固定件二次焊接或采用自攻螺钉连接于钢板剪力墙上,然后再干挂饰面,此类做法会破坏钢板剪力墙的强度和表面防火层、防腐层,对安全和寿命造成较大影响。4、现有技术的剪力墙内外饰面,二次装修和整改受到大大的限制,且部品部件不可重复利用。5、现有技术的剪力墙不是在工厂预制,螺栓没有集成功能,后期工作量大。6、现有技术的剪力墙,仅仅一侧有螺纹满足一侧墙体装饰面的固定需求,不能同时满足内外两侧墙面装饰材料的安装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一)技术目的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剪力墙与内外墙面的连接结构、墙体及建筑以解决上述问题。(二)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剪力墙与内外墙面的连接结构,包括对拉螺栓、剪力墙、第一墙板及第二墙板;所述对拉螺栓贯穿所述剪力墙,且所述对拉螺栓位于所述剪力墙两侧分别设置有螺母,将所述对拉螺栓固定在所述剪力墙上;所述对拉螺栓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连接件,所述对拉螺栓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一墙板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第二墙板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对拉螺栓为多个;多个所述对拉螺栓按预定模数设置。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件为型钢。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墙板包括层叠设置的外饰面墙和外保温板;所述外饰面墙与外保温板之间交叉设置多条第一龙骨;所述第一连接件贯穿所述外保温板;且所述第一连接件通过铆钉与所述第一龙骨固定相连。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连接件为第二龙骨。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龙骨竖直设置。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墙板与所述第一连接件通过铆钉固定相连;所述第二墙板与所述第二连接件通过铆钉固定相连。进一步地,所述剪力墙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钢板层、混凝土层及第二钢板层;所述对拉螺栓及设置在所述对拉螺栓位于所述剪力墙两侧的螺母将所述第一钢板层、所述混凝土层及所述第二钢板层固定。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墙体,设置有如上述方案任一项所述的剪力墙与内外墙面的连接结构。根据本技术的又一方面,提供一种建筑,设置有如上述方案所述的墙体。本技术提供一种剪力墙与内外墙面的连接结构,包括对拉螺栓、剪力墙、第一墙板及第二墙板;所述对拉螺栓贯穿所述剪力墙,且所述对拉螺栓位于所述剪力墙两侧分别设置有螺母,将所述对拉螺栓固定在所述剪力墙上;所述对拉螺栓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连接件,所述对拉螺栓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一墙板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第二墙板连接。(三)有益效果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本技术剪力墙与内外墙面的连接结构,在作为结构构件的同时,又起到连接件的作用,实现了将结构与建筑的做法结合起来,施工方便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剪力墙与传统的保温、装饰、防火等外墙的连接方式对钢板剪力墙的安全和寿命造成较大影响的问题,具体表现为:(1)利用对拉螺栓作为第一墙板的预埋固定点,使得在安装第一墙板时,把第一墙板与对拉螺栓连接,实现第一墙板与结构的干法作业,同时第一墙板与对拉螺栓的连接紧固可靠,消除了第一墙板会掉落的安全隐患;(2)由于利用对拉螺栓作为固定点,不需要现场焊接固定件或者现场打螺栓,避免了由于焊接和打螺栓破坏剪力墙的防火和防腐性能,与传统的保温、装饰、防火等内外墙的连接方便快捷、满足设计要求,且可延长建筑使用寿命,消除了安全隐患;(3)对拉螺栓按一定模数预埋,实现第一墙板和内墙板的快速安装,充分地实现了内墙管线分离SI体系,利用后期拆装和维护,并实现可重复利用;(4)可根据内墙板管线布置的空腔要求,调节墙内连接件的进出位置,实用性更强。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技术第一实施方式的剪力墙与内外墙面的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的爆炸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一可选实施方式的剪力墙与内外墙面的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技术一可选实施方式的剪力墙及对拉螺栓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对拉螺栓;2:剪力墙;3:第一墙板;4:第二墙板;5:第一连接件;6:第二连接件;7:保温板;8:外饰面墙;9:第一龙骨。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技术的概念。在附图中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层结构示意图。这些图并非是按比例绘制的,其中为了清楚的目的,放大了某些细节,并且可能省略了某些细节。图中所示出的各种区域、层的形状以及它们之间的相对大小、位置关系仅是示例性的,实际中可能由于制造公差或技术限制而有所偏差,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实际所需可以另外设计具有不同形状、大小、相对位置的区域/层。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剪力墙(2)与内外墙面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对拉螺栓(1)、剪力墙(2)、第一墙板(3)及第二墙板(4);/n所述对拉螺栓(1)贯穿所述剪力墙(2),且所述对拉螺栓(1)位于所述剪力墙(2)两侧分别设置有螺母,将所述对拉螺栓(1)固定在所述剪力墙(2)上;/n所述对拉螺栓(1)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连接件(5),所述对拉螺栓(1)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连接件(6);/n所述第一连接件(5)与所述第一墙板(3)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6)与所述第二墙板(4)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剪力墙(2)与内外墙面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对拉螺栓(1)、剪力墙(2)、第一墙板(3)及第二墙板(4);
所述对拉螺栓(1)贯穿所述剪力墙(2),且所述对拉螺栓(1)位于所述剪力墙(2)两侧分别设置有螺母,将所述对拉螺栓(1)固定在所述剪力墙(2)上;
所述对拉螺栓(1)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连接件(5),所述对拉螺栓(1)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连接件(6);
所述第一连接件(5)与所述第一墙板(3)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6)与所述第二墙板(4)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拉螺栓(1)为多个;
多个所述对拉螺栓(1)按预定模数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5)为型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墙板(3)包括层叠设置的外饰面墙(8)和外保温板(7);
所述外饰面墙(8)与外保温板(7)之间交叉设置多条第一龙骨(9);
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斌王晓冬李久来庄善相林立东李震尉华军黄岗松翁文蔚单华钧沈琳琳许舟静余伶俐
申请(专利权)人:汉尔姆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