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镀锌丝用退火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9985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1 12: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冶炼附属装置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镀锌丝用退火炉,比较省力,并且上升过程中较难发生反向移动,降低使用局限性;包括炉体和炉门,炉体内部设置有加热腔,炉体右侧壁连通设置有送料口,炉体右侧壁前端和后端分别设置有前滑轨和后滑轨,炉门左侧壁前半区域和右半区域分别设置有顶底向连通的前滑槽和后滑槽,前滑轨和后滑轨分别插入前滑槽和后滑槽内部;还包括左固定块、右固定块、链条、链轮、液压缸、第一平台、棘轮、安装杆、转轴、支撑杆、弹簧、移动杆、挡板和挡环,转动槽内前侧壁和内后侧壁分别设置有前放置孔和后放置孔,前放置孔和后放置孔处分别设置有前滚珠轴承和后滚珠轴承。

A annealing furnace for galvanized wi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镀锌丝用退火炉
本技术涉及冶炼附属装置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镀锌丝用退火炉。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镀锌丝用退火炉是一种用于将金属缓慢加热到一定温度,保持足够时间,然后以适宜速度冷却,以降低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消除残余应力,稳定尺寸,减少变形与裂纹倾向,细化晶粒,调整组织,消除组织缺陷的装置,其在冶炼的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现有的镀锌丝用退火炉包括炉体和炉门,炉体内部设置有加热腔,炉体右侧壁连通设置有送料口,炉体右侧壁前端和后端分别设置有前滑轨和后滑轨,炉门左侧壁前半区域和右半区域分别设置有顶底向连通的前滑槽和后滑槽,前滑轨和后滑轨分别插入前滑槽和后滑槽内部;现有的镀锌丝用退火炉使用时,炉门可沿前滑轨和后滑轨进行上下移动,打开炉门沿送料口将待处理金属送入炉体内部,关闭炉门进行后续操作;现有的镀锌丝用退火炉使用中发现,炉门采用人工提升方式比较费力,并且在上升过程中极易造成反向移动,造成人员和设备损坏,使用局限性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比较省力,并且上升过程中较难发生反向移动,降低使用局限性的镀锌丝用退火炉。本技术的一种镀锌丝用退火炉,包括炉体和炉门,炉体内部设置有加热腔,炉体右侧壁连通设置有送料口,炉体右侧壁前端和后端分别设置有前滑轨和后滑轨,炉门左侧壁前半区域和右半区域分别设置有顶底向连通的前滑槽和后滑槽,前滑轨和后滑轨分别插入前滑槽和后滑槽内部;还包括左固定块、右固定块、链条、链轮、液压缸、第一平台、棘轮、安装杆、转轴、支撑杆、弹簧、移动杆、挡板和挡环,所述左固定块和右固定块底端分别与炉体和炉门的顶侧壁中央区域连接,所述液压缸底端与炉体顶侧壁中央区域连接,液压缸输出端与安装杆底端连接,安装杆顶侧壁设置有左右向连通的转动槽,转动槽内前侧壁和内后侧壁分别设置有前放置孔和后放置孔,前放置孔和后放置孔处分别设置有前滚珠轴承和后滚珠轴承,所述转轴前端穿过后滚珠轴承、链轮、前滚珠轴承和棘轮,并且后滚珠轴承、链轮、前滚珠轴承和棘轮均与转轴键连接,所述链条左端和右端分别与左固定块和右固定块顶端连接,并且链条与链轮啮合,所述第一平台后侧壁左半区域与安装杆前侧壁中央区域连接,所述支撑杆底端与第一平台顶侧壁连接,支撑杆设置有移动孔,所述移动杆左端穿过移动孔、弹簧和挡环,并且挡环内侧壁与移动杆外侧壁连接,弹簧左端和右端分别与挡环右侧壁和支撑杆左侧壁接触,移动杆右端与挡板左侧壁中央区域连接,挡板左侧壁与支撑杆右侧壁接触,棘轮圆周外壁上设置有多组斜齿状结构,移动杆左侧壁与一组所述斜齿状结构接触。本技术的一种镀锌丝用退火炉,还包括第二平台和加强筋,所述第二平台左端与支撑杆连接,所述加强筋顶端和底端分别与第二平台和支撑杆连接,第二平台上设置有电磁铁。本技术的一种镀锌丝用退火炉,还包括稳定杆,所述稳定杆底端与第一平台连接,稳定杆上半区域设置有稳定孔,稳定孔处设置有第一滚珠轴承,所述转轴与第一滚珠轴承键连接。本技术的一种镀锌丝用退火炉,所述弹簧内侧壁与移动杆外侧壁接触。本技术的一种镀锌丝用退火炉,还包括防转动杆,移动孔内顶端设置有左右向连通的防转动槽,所述防转动杆插入防转动槽内部,防转动杆底端与移动杆顶端连接。本技术的一种镀锌丝用退火炉,还包括加强杆,所述加强杆顶端和底端分别与支撑杆和第一平台连接。本技术的一种镀锌丝用退火炉,还包括加强板,所述加强板顶端和底端分别与第一平台和安装杆连接。本技术的一种镀锌丝用退火炉,所述前滑轨、后滑轨、前滑槽和后滑槽横向截面形状均为梯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左固定块和液压缸均与炉体固定连接,右固定块与炉门固定连接,链条与左固定块和右固定块固定连接,在转轴、前滚珠轴承和后滚珠轴承的作用下,链轮和棘轮均同时自转,需打开炉门时,操作液压缸使液压缸输出端长度增加,在安装杆的支撑下,链条与链轮啮合传动,链轮和棘轮逆时针转动,带动炉门沿前滑轨和后滑轨进行向上移动,打开炉门沿送料口将待处理金属送入炉体内部,第一平台与安装杆固定连接,并且移动杆左侧壁呈倾斜状,棘轮逆时针转动过程中,移动杆在挡板、挡环和弹簧的作用下左右往复移动,当炉门有向下移动时,一组斜齿状机构的一端与移动杆接触,移动杆在弹簧弹力作用下较难向右移动,从而棘轮较难发生转动,进而链轮较难顺时针转动,炉门较难向下移动,需关闭炉门进行后续操作时,向右移动挡板,使移动杆与多组斜齿状结构脱离,然后操作液压缸输出端高度降低,最后使移动杆处于一组斜齿状机构与另一组斜齿状机构之间,比较省力,并且上升过程中较难发生反向移动,降低使用局限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部的局部放大图;图3是炉门、前滑轨、后滑轨和右固定块的连接示意俯视图;图4是链轮、转轴、安装杆、前滚珠轴承和后滚珠轴承的连接示意右视图;附图中标记:1、炉体;2、炉门;3、前滑轨;4、后滑轨;5、左固定块;6、右固定块;7、链条;8、链轮;9、液压缸;10、第一平台;11、棘轮;12、安装杆;13、转轴;14、支撑杆;15、弹簧;16、移动杆;17、挡板;18、挡环;19、前滚珠轴承;20、后滚珠轴承;21、斜齿状结构;22、第二平台;23、加强筋;24、电磁铁;25、稳定杆;26、第一滚珠轴承;27、防转动杆;28、加强杆;29、加强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如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的一种镀锌丝用退火炉,包括炉体1和炉门2,炉体1内部设置有加热腔,炉体1右侧壁连通设置有送料口,炉体1右侧壁前端和后端分别设置有前滑轨3和后滑轨4,炉门2左侧壁前半区域和右半区域分别设置有顶底向连通的前滑槽和后滑槽,前滑轨3和后滑轨4分别插入前滑槽和后滑槽内部;还包括左固定块5、右固定块6、链条7、链轮8、液压缸9、第一平台10、棘轮11、安装杆12、转轴13、支撑杆14、弹簧15、移动杆16、挡板17和挡环18,左固定块5和右固定块6底端分别与炉体1和炉门2的顶侧壁中央区域连接,液压缸9底端与炉体1顶侧壁中央区域连接,液压缸9输出端与安装杆12底端连接,安装杆12顶侧壁设置有左右向连通的转动槽,转动槽内前侧壁和内后侧壁分别设置有前放置孔和后放置孔,前放置孔和后放置孔处分别设置有前滚珠轴承19和后滚珠轴承20,转轴13前端穿过后滚珠轴承20、链轮8、前滚珠轴承19和棘轮11,并且后滚珠轴承20、链轮8、前滚珠轴承19和棘轮11均与转轴13键连接,链条7左端和右端分别与左固定块5和右固定块6顶端连接,并且链条7与链轮8啮合,第一平台10后侧壁左半区域与安装杆12前侧壁中央区域连接,支撑杆14底端与第一平台10顶侧壁连接,支撑杆14设置有移动孔,移动杆16左端穿过移动孔、弹簧15和挡环18,并且挡环18内侧壁与移动杆16外侧壁连接,弹簧15左端和右端分别与挡环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镀锌丝用退火炉,包括炉体(1)和炉门(2),炉体(1)内部设置有加热腔,炉体(1)右侧壁连通设置有送料口,炉体(1)右侧壁前端和后端分别设置有前滑轨(3)和后滑轨(4),炉门(2)左侧壁前半区域和右半区域分别设置有顶底向连通的前滑槽和后滑槽,前滑轨(3)和后滑轨(4)分别插入前滑槽和后滑槽内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左固定块(5)、右固定块(6)、链条(7)、链轮(8)、液压缸(9)、第一平台(10)、棘轮(11)、安装杆(12)、转轴(13)、支撑杆(14)、弹簧(15)、移动杆(16)、挡板(17)和挡环(18),所述左固定块(5)和右固定块(6)底端分别与炉体(1)和炉门(2)的顶侧壁中央区域连接,所述液压缸(9)底端与炉体(1)顶侧壁中央区域连接,液压缸(9)输出端与安装杆(12)底端连接,安装杆(12)顶侧壁设置有左右向连通的转动槽,转动槽内前侧壁和内后侧壁分别设置有前放置孔和后放置孔,前放置孔和后放置孔处分别设置有前滚珠轴承(19)和后滚珠轴承(20),所述转轴(13)前端穿过后滚珠轴承(20)、链轮(8)、前滚珠轴承(19)和棘轮(11),并且后滚珠轴承(20)、链轮(8)、前滚珠轴承(19)和棘轮(11)均与转轴(13)键连接,所述链条(7)左端和右端分别与左固定块(5)和右固定块(6)顶端连接,并且链条(7)与链轮(8)啮合,所述第一平台(10)后侧壁左半区域与安装杆(12)前侧壁中央区域连接,所述支撑杆(14)底端与第一平台(10)顶侧壁连接,支撑杆(14)设置有移动孔,所述移动杆(16)左端穿过移动孔、弹簧(15)和挡环(18),并且挡环(18)内侧壁与移动杆(16)外侧壁连接,弹簧(15)左端和右端分别与挡环(18)右侧壁和支撑杆(14)左侧壁接触,移动杆(16)右端与挡板(17)左侧壁中央区域连接,挡板(17)左侧壁与支撑杆(14)右侧壁接触,棘轮(11)圆周外壁上设置有多组斜齿状结构(21),移动杆(16)左侧壁与一组所述斜齿状结构(21)接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镀锌丝用退火炉,包括炉体(1)和炉门(2),炉体(1)内部设置有加热腔,炉体(1)右侧壁连通设置有送料口,炉体(1)右侧壁前端和后端分别设置有前滑轨(3)和后滑轨(4),炉门(2)左侧壁前半区域和右半区域分别设置有顶底向连通的前滑槽和后滑槽,前滑轨(3)和后滑轨(4)分别插入前滑槽和后滑槽内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左固定块(5)、右固定块(6)、链条(7)、链轮(8)、液压缸(9)、第一平台(10)、棘轮(11)、安装杆(12)、转轴(13)、支撑杆(14)、弹簧(15)、移动杆(16)、挡板(17)和挡环(18),所述左固定块(5)和右固定块(6)底端分别与炉体(1)和炉门(2)的顶侧壁中央区域连接,所述液压缸(9)底端与炉体(1)顶侧壁中央区域连接,液压缸(9)输出端与安装杆(12)底端连接,安装杆(12)顶侧壁设置有左右向连通的转动槽,转动槽内前侧壁和内后侧壁分别设置有前放置孔和后放置孔,前放置孔和后放置孔处分别设置有前滚珠轴承(19)和后滚珠轴承(20),所述转轴(13)前端穿过后滚珠轴承(20)、链轮(8)、前滚珠轴承(19)和棘轮(11),并且后滚珠轴承(20)、链轮(8)、前滚珠轴承(19)和棘轮(11)均与转轴(13)键连接,所述链条(7)左端和右端分别与左固定块(5)和右固定块(6)顶端连接,并且链条(7)与链轮(8)啮合,所述第一平台(10)后侧壁左半区域与安装杆(12)前侧壁中央区域连接,所述支撑杆(14)底端与第一平台(10)顶侧壁连接,支撑杆(14)设置有移动孔,所述移动杆(16)左端穿过移动孔、弹簧(15)和挡环(18),并且挡环(18)内侧壁与移动杆(16)外侧壁连接,弹簧(15)左端和右端分别与挡环(18)右侧壁和支撑杆(14)左侧壁接触,移动杆(16)右端与挡板(17)左侧壁中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建明成涛
申请(专利权)人:定州市五星金属网厂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