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卧式离心铸造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89482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1 10: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卧式离心铸造装置,包括固定座、滑轨、底座和铸型,所述底座的一侧安装有第二支撑板,且第二支撑板一侧的顶端安装有摄像头,所述底座顶端的一侧安装有导向环,且导向环内部的底端设置有铸型,所述铸型的内部设置有型腔,且型腔的外侧壁上均匀设置有型壁,所述铸型的一侧安装有前盖,所述导向环的内部均匀设置有滚轮,所述铸型底端的两侧均匀设置有固定盘,且固定盘之间均固定有轴承,所述轴承的两侧均安装有第一支撑板,所述铸型的一侧安装有第二转轴,所述底座的另一侧安装有滑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安装有变频调速电机提高本装置的适用性,变频调速电机可以改变速度,产生不同大小的离心力,从而适应不同铸件要求。

A horizontal centrifugal cast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卧式离心铸造装置
本技术涉及铸造装置
,具体为一种卧式离心铸造装置。
技术介绍
铸造是熔炼金属,制造铸型,并将熔融金属浇入铸型,凝固后获得具有一定形状、尺寸和性能金属零件毛坯的成型方法,卧式离心铸造可以获得无缩孔、气孔、夹渣的铸件,而且组织细密、机械性能好,当铸造圆形中空零件时,可以省去型芯,此外,离心铸造不需要浇注系统,减少了金属的消耗,但是现有的卧式离心铸造装置存在很多问题或缺陷。第一,传统的卧式离心铸造装置不够安全,若在装置工作过程中,人靠近装置可能会造成误伤。第二,传统的卧式离心铸造装置不能实现自动进料,需要使用者推着小车将液体金属倒入铸型中,这个过程比较危险,使用者十分容易被高温液体金属烫伤。第三,传统的卧式离心铸造装置适应性较低,不能满足不同铸件对于装置运转速度的不同需求,不同的速度产生的离心力不同才可以铸造出不同的铸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晶棒切割固定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不够安全,不能实现自动进料,适应性较低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卧式离心铸造装置,包括固定座、滑轨、底座和铸型,所述底座的一侧安装有第二支撑板,且第二支撑板一侧的顶端安装有摄像头,所述底座顶端的一侧安装有导向环,且导向环内部的底端设置有铸型,所述铸型的内部设置有型腔,且型腔的外侧壁上均匀设置有型壁,所述铸型的一侧安装有前盖,所述导向环的内部均匀设置有滚轮,所述铸型底端的两侧均匀设置有固定盘,且固定盘之间均固定有轴承,所述轴承的两侧均安装有第一支撑板,所述铸型的一侧安装有第二转轴,所述底座的另一侧安装有滑轨,且滑轨的一侧安装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一端安装有控制面板,且控制面板的内部安装有单片机,所述液压气缸的输入端通过导线与单片机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变频调速电机的输入端通过导线与单片机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控制面板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单片机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红外传感器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单片机的输入端电性连接。优选的,所述固定座的顶端安装有液压气缸,且液压气缸的一侧安装有液压伸缩杆,所述液压伸缩杆和液压气缸构成伸缩结构。优选的,所述底座顶端的另一侧安装有变频调速电机,且变频调速电机的一侧安装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二转轴和第一转轴之间通过皮带轮机构连接,所述变频调速电机与第一转轴构成旋转结构。优选的,所述底座的一端均匀设置有红外传感器,所述红外传感器呈等间距排列。优选的,所述铸型的内侧壁上设置有镀锌防腐蚀层。优选的,所述液压伸缩杆的一侧设置有第三支撑板,且第三支撑板的底端安装有万向轮,所述第三支撑板一侧的顶端安装有浇铸槽,所述浇铸槽和第三支撑板呈焊接一体化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晶棒切割固定装置结构合理,具有以下优点:1、通过安装有红外传感器提高本装置的安全性,凡是存在于自然界的物体,如人类、火、冰等等全部都会射出红外线,当人靠近正在工作的装置时,红外感应器感应到人体的红外线,并将这种信号传输给单片机处理,单片机使得装置停止工作,避免对人造成误伤。2、通过安装有液压气缸、液压伸缩杆、浇铸槽、万向轮、第三支撑板和滑轨实现自动进料的功能,液压气缸工作带动液压伸缩杆伸长,从而推动第三支撑板通过万向轮在滑轨上滑动,当支撑板一侧的浇铸槽伸入铸型中时,使用者将液体金属倒入浇铸槽中,完成进料的过程,此时液压伸缩杆缩短,带动浇铸槽从铸型中移出,无需人工实现这一过程,自动化程度较高。3、通过安装有变频调速电机提高本装置的适用性,变频调速电机可以改变速度,产生不同大小的离心力,从而适应不同铸件要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导向环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系统框图。图中:1、固定座;2、单片机;3、万向轮;4、滑轨;5、底座;6、固定盘;7、轴承;8、第一支撑板;9、红外传感器;10、变频调速电机;11、第一转轴;12、皮带轮机构;13、第二支撑板;14、第二转轴;15、摄像头;16、铸型;17、型腔;18、导向环;19、型壁;20、前盖;21、浇铸槽;22、第三支撑板;23、液压伸缩杆;24、控制面板;25、液压气缸;26、滚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卧式离心铸造装置,包括固定座1、滑轨4、底座5和铸型16,底座5的一端均匀设置有红外传感器9,红外传感器9的型号可为AS412,红外传感器9呈等间距排列,避免人在装置运行时闯入造成误伤,底座5的一侧安装有第二支撑板13,且第二支撑板13一侧的顶端安装有摄像头15,底座5顶端的一侧安装有导向环18,且导向环18内部的底端设置有铸型16,铸型16的内侧壁上设置有镀锌防腐蚀层,避免腐蚀,延长寿命,铸型16的内部设置有型腔17,且型腔17的外侧壁上均匀设置有型壁19,铸型16的一侧安装有前盖20,导向环18的内部均匀设置有滚轮26,铸型16底端的两侧均匀设置有固定盘6,且固定盘6之间均固定有轴承7,轴承7的两侧均安装有第一支撑板8,底座5顶端的另一侧安装有变频调速电机10,变频调速电机10的型号可为BPY-225M-2,且变频调速电机10的一侧安装有第一转轴11,第二转轴14和第一转轴11之间通过皮带轮机构12连接,变频调速电机10与第一转轴11构成旋转结构,便于带动装置转动产生离心力,铸型16的一侧安装有第二转轴14,底座5的另一侧安装有滑轨4,且滑轨4的一侧安装有固定座1,固定座1的一端安装有控制面板24,且控制面板24的内部安装有单片机2,单片机2的型号可为HT66F018,固定座1的顶端安装有液压气缸25,液压气缸25的型号可为SC160,且液压气缸25的一侧安装有液压伸缩杆23,液压伸缩杆23和液压气缸25构成伸缩结构,便于实现自动化浇铸,液压伸缩杆23的一侧设置有第三支撑板22,且第三支撑板22的底端安装有万向轮3,第三支撑板22一侧的顶端安装有浇铸槽21,浇铸槽21和第三支撑板22呈焊接一体化结构,使得装置更加稳固,液压气缸25的输入端通过导线与单片机2的输出端电性连接,变频调速电机10的输入端通过导线与单片机2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控制面板24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单片机2的输入端电性连接,红外传感器9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单片机2的输入端电性连接。工作原理:使用时,打开铸型16的前盖20,液压气缸25工作带动液压伸缩杆23伸长,从而推动浇铸槽21伸入铸型16内部设置的型腔17中,使用者将液体金属倒入浇铸槽21中,液体金属从浇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卧式离心铸造装置,包括固定座(1)、滑轨(4)、底座(5)、红外传感器(9)、变频调速电机(10)、铸型(16)和液压气缸(25),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5)的一侧安装有第二支撑板(13),且第二支撑板(13)一侧的顶端安装有摄像头(15),所述底座(5)顶端的一侧安装有导向环(18),且导向环(18)内部的底端设置有铸型(16),所述铸型(16)的内部设置有型腔(17),且型腔(17)的外侧壁上均匀设置有型壁(19),所述铸型(16)的一侧安装有前盖(20),所述导向环(18)的内部均匀设置有滚轮(26),所述铸型(16)底端的两侧均匀设置有固定盘(6),且固定盘(6)之间均固定有轴承(7),所述轴承(7)的两侧均安装有第一支撑板(8),所述铸型(16)的一侧安装有第二转轴(14),所述底座(5)的另一侧安装有滑轨(4),且滑轨(4)的一侧安装有固定座(1),所述固定座(1)的一端安装有控制面板(24),且控制面板(24)的内部安装有单片机(2),所述液压气缸(25)的输入端通过导线与单片机(2)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变频调速电机(10)的输入端通过导线与单片机(2)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控制面板(24)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单片机(2)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红外传感器(9)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单片机(2)的输入端电性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卧式离心铸造装置,包括固定座(1)、滑轨(4)、底座(5)、红外传感器(9)、变频调速电机(10)、铸型(16)和液压气缸(25),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5)的一侧安装有第二支撑板(13),且第二支撑板(13)一侧的顶端安装有摄像头(15),所述底座(5)顶端的一侧安装有导向环(18),且导向环(18)内部的底端设置有铸型(16),所述铸型(16)的内部设置有型腔(17),且型腔(17)的外侧壁上均匀设置有型壁(19),所述铸型(16)的一侧安装有前盖(20),所述导向环(18)的内部均匀设置有滚轮(26),所述铸型(16)底端的两侧均匀设置有固定盘(6),且固定盘(6)之间均固定有轴承(7),所述轴承(7)的两侧均安装有第一支撑板(8),所述铸型(16)的一侧安装有第二转轴(14),所述底座(5)的另一侧安装有滑轨(4),且滑轨(4)的一侧安装有固定座(1),所述固定座(1)的一端安装有控制面板(24),且控制面板(24)的内部安装有单片机(2),所述液压气缸(25)的输入端通过导线与单片机(2)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变频调速电机(10)的输入端通过导线与单片机(2)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控制面板(24)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单片机(2)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红外传感器(9)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单片机(2)的输入端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进来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华扬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