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姜炜炜专利>正文

导联线清洗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9434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1 10: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导联线清洗器,属于心电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包括第一条形块、第二条形块、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一条形块、第二条形块自上而下并列放置且尺寸相同,第一连杆、第二连杆通过铰接点铰接,第一连杆一端与第一条形块端部固定,第一连杆另一端与水平的把手固定,第二连杆一端与第二条形块端部固定,第二连杆另一端与水平的限位短杆固定,把手与限位短杆之间连接有弹簧,其中:第一条形块下表面、第二条形块上表面的相同位置均开有若干个下凹的半圆形凹槽,每个凹槽内壁上粘有海绵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实现对导联线表面的清洗,操作简单,适合多根导联线的同时清洗。

Lead wire clean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导联线清洗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导联线清洗器,属于心电检测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使用的心电图导联线包括多芯屏蔽电缆、分线器和分支导联线,分支导联线包括2根上肢导联线、6根胸导联线和2根下肢导联线,多芯屏蔽电缆经过分线器后直接分出各条分支导联线,胸导联线的末端分别连接有吸球式电极,上肢导联线和下肢导联线的末端分别连接有电极夹。在临床工作中,心电图机导联线较长且数量较多,使用一定时间后导联线的表面会附着有污迹,不仅影响美观还容易带来病菌的交叉感染,现有技术中需要定期对每根导联线清洗消毒,现有的做法为采用浸有清洗液的棉块或海绵包住每根导联线后手工擦洗,非常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一次性清洗多根导联线的导联线清洗器,清洗简单方便。本技术所述的导联线清洗器,包括第一条形块、第二条形块、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一条形块、第二条形块自上而下并列放置且尺寸相同,第一连杆、第二连杆通过铰接点铰接,第一连杆一端与第一条形块端部固定,第一连杆另一端与水平的把手固定,第二连杆一端与第二条形块端部固定,第二连杆另一端与水平的限位短杆固定,把手与限位短杆之间连接有弹簧,其中:第一条形块下表面、第二条形块上表面的相同位置均开有若干个下凹的半圆形凹槽,每个凹槽内壁上粘有海绵层,弹簧自然状态时,第一条形块、第二条形块的凹槽形成闭合的圆形的清洗空间。第一条形块、第二条形块均设有连通每个凹槽与外部的滴液孔,有助于在第一条形块、第二条形块闭合时向滴液孔滴液浸透海绵层,无需打开第一条形块、第二条形块,操作方便。把手表面设有下凹的波浪形防滑面。第一条形块、第二条形块上凹槽的数量均为至少5个。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使用时先手握把手使用大拇指按下限位短杆,第一条形块、第二条形块分离打开,向每个凹槽内的海绵层上滴加清洗液或者消毒水,依次将每根导联线放入每个凹槽内,松开限位短杆,在弹簧弹力作用下,第一条形块、第二条形块闭合,此时导联线限位在圆形的清洗空间内,手握把手往复滑动即可实现对导联线表面的清洗,操作简单,适合多根导联线的同时清洗。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俯视图;图2为图1中A-A截面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2俯视图;图4为图3中B-B截面图。图中:1、第一条形块2、第二条形块3、海绵层4、滴液孔5、第一连杆6、铰接点7、第二连杆8、限位短杆9、弹簧10、把手11、第一固定杆12、第二固定杆13、防滑面14、凹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和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如图1-2,本实施例所述的导联线清洗器,包括第一条形块1、第二条形块2、第一连杆5、第二连杆7,第一条形块1、第二条形块2自上而下并列放置且尺寸相同,第一连杆5、第二连杆7通过铰接点6铰接,第一连杆5一端与第一条形块1端部固定,第一连杆5另一端与水平的把手10固定,第二连杆7一端与第二条形块2端部固定,第二连杆7另一端与水平的限位短杆8固定,把手10与限位短杆8之间连接有弹簧9,其中:第一条形块1下表面、第二条形块2上表面的相同位置均开有若干个下凹的半圆形凹槽14,每个凹槽14内壁上粘有海绵层3,弹簧9自然状态时,第一条形块1、第二条形块2的凹槽14形成闭合的圆形的清洗空间。第一条形块1、第二条形块2均设有连通每个凹槽14与外部的滴液孔4。把手10表面设有下凹的波浪形防滑面13。第一条形块1、第二条形块2上凹槽14的数量均为5个。实施例2如图3-4,如实施例1所述,与实施例1所不同的是,本实施例还包括另一组的第一条形块1、第二条形块2,两个第一条形块1通过第一固定杆11连接,两个第二条形块2通过第二固定杆12连接,第一固定杆11与第一连杆5垂直固定,第二固定杆12与第二连杆7垂直固定。本实施例2设有第二组的第一条形块1、第二条形块2,使用时不向该组凹槽14内海绵层3滴液,海绵层3保持干燥,目的在于导联线经擦洗后经该组海绵层3及时吸水擦干,防止清洗液在导联线表面残留粘附更多污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导联线清洗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条形块(1)、第二条形块(2)、第一连杆(5)、第二连杆(7),第一条形块(1)、第二条形块(2)自上而下并列放置且尺寸相同,第一连杆(5)、第二连杆(7)通过铰接点(6)铰接,第一连杆(5)一端与第一条形块(1)端部固定,第一连杆(5)另一端与水平的把手(10)固定,第二连杆(7)一端与第二条形块(2)端部固定,第二连杆(7)另一端与水平的限位短杆(8)固定,把手(10)与限位短杆(8)之间连接有弹簧(9),其中:第一条形块(1)下表面、第二条形块(2)上表面的相同位置均开有若干个下凹的半圆形凹槽(14),每个凹槽(14)内壁上粘有海绵层(3),弹簧(9)自然状态时,第一条形块(1)、第二条形块(2)的凹槽(14)形成闭合的圆形的清洗空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导联线清洗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条形块(1)、第二条形块(2)、第一连杆(5)、第二连杆(7),第一条形块(1)、第二条形块(2)自上而下并列放置且尺寸相同,第一连杆(5)、第二连杆(7)通过铰接点(6)铰接,第一连杆(5)一端与第一条形块(1)端部固定,第一连杆(5)另一端与水平的把手(10)固定,第二连杆(7)一端与第二条形块(2)端部固定,第二连杆(7)另一端与水平的限位短杆(8)固定,把手(10)与限位短杆(8)之间连接有弹簧(9),其中:第一条形块(1)下表面、第二条形块(2)上表面的相同位置均开有若干个下凹的半圆形凹槽(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炜炜
申请(专利权)人:姜炜炜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