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段晓云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静脉注射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9284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1 10: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杂质过滤功能的新型静脉注射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静脉注射器,包括针筒、设置在针筒内的活塞和与活塞连接的推杆;针筒的下端设置有短连接柱,短连接柱内设置有两个竖向的通孔;还包括针头,针头由针体和设置在针体上端的连接头构成;连接头套设在短连接柱外,并与短连接柱螺纹连接;短连接柱的两个通孔内各设置有一组单向阀组件;两个通孔中一个为进液孔,另一个为出液孔,出液孔上端的针筒底面上还设置有杂质过滤网;进液孔内的阀筒的锥筒段朝下,出液孔内的阀筒的锥筒段朝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有效的对注射出的药液中的杂质进行去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静脉注射器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静脉注射器。
技术介绍
注射器是一种医疗过程中最常见的用具,可用于肌肉注射、皮下注射、心内注射等,安瓿瓶是注射药盛装中广泛采用的一种瓶体,其使用时敲瓶头,然后用注射器吸出其中的药液。然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往往由于操作不规范等因素的影响,会有微小的杂质混入药液中,而现有的注射器又不具备对杂质的过滤功能,导致异物进入人体血液系统,严重的影响了人体的健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杂质过滤功能的新型静脉注射器。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静脉注射器,包括针筒、设置在针筒内的活塞和与活塞连接的推杆;所述针筒的下端设置有短连接柱,所述短连接柱内设置有两个竖向的通孔;还包括针头,所述针头由针体和设置在针体上端的连接头构成;所述连接头套设在短连接柱外,并与短连接柱螺纹连接;所述短连接柱的两个通孔内各设置有一组单向阀组件;所述单向阀组件包括阀筒和设置在阀筒内的阀球,所述阀筒由相互连接的圆筒段和锥筒段构成;所述圆筒段与短连接柱内的通孔相配合,并安装在通孔内;所述锥筒段远离圆筒段一端的中心设置有过液孔,所述过液孔的尺寸小于阀球,所述圆筒段远离锥筒段的一端内还设置有用于防止阀球退出阀筒的限位条;两个所述通孔中一个为进液孔,另一个为出液孔,所述出液孔上端的针筒底面上还设置有杂质过滤网;所述进液孔内的阀筒的锥筒段朝下,所述出液孔内的阀筒的锥筒段朝上。优选的,所述阀筒与通孔螺纹连接。优选的,所述阀筒与通孔粘接。优选的,所述杂质过滤网与针筒粘接。优选的,所述短连接柱与针筒为一体结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集中体现在:能够有效的对注射出的药液中的杂质进行去除。具体来说,本技术在使用过程中,单向阀组件的工作原理为阀球在液体的推动下堵塞过液孔,实现封闭。进液孔内的单向阀组件起到由针头向针筒单向导通的作用,出液孔内的单向阀组件起到由针筒向针头单向导通的作用。在吸入药液时,药液依次经过针头、进液孔进入针筒内。在注射药液时,杂质被杂质过滤网截留在针筒内,药液依次经过出液孔和针头被压出。与传统的注射器相比,本技术能够在注射时将杂质有效的去除,减少甚至避免了药液中的杂质对人体的不良影响,且本技术操作方式与传统方式完全相同,非常便于推广和应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部放大图;图3为单向阀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结合图1-3所示的一种新型静脉注射器,与传统的注射器相同,本技术也包括针筒1、设置在针筒1内的活塞2和与活塞2连接的推杆3,针筒1、活塞2和推杆3之间的配合连接关系为现有技术,在本技术中不再赘述。本技术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针筒1的下端设置有短连接柱4,所述短连接柱4通常与针筒1为一体结构,采用医用级塑料制成。所述短连接柱4内设置有两个竖向的通孔5,通孔5的一端与针筒1连通,另一端延伸至短连接柱4的底面。当然,本技术还包括针头,所述针头由针体6和设置在针体6上端的连接头7构成,其内部设置液体通道,针头的结构大抵与市售的产品相当,且区别在于,所述连接头7套设在短连接柱4外,并与短连接柱4螺纹连接,连接的稳定性好。如图2所示,所述短连接柱4的两个通孔5内各设置有一组单向阀组件8,单向阀组件8的作用在于控制通孔5内的液体流向,也就是说能够使得两个通孔5内的液体流向相反,一个用于进液,一个用于出液。如图3所示,所述单向阀组件8包括阀筒和设置在阀筒内的阀球9,所述阀筒由相互连接的圆筒段10和锥筒段11构成。所述圆筒段10与短连接柱4内的通孔5相配合,并安装在通孔5内,其具体的安装方式可以是:在通孔5内壁和阀筒圆筒段10上设置螺纹,所述阀筒与通孔5螺纹连接。也可以是所述阀筒直接与通孔5壁粘接,粘接时选用的胶黏剂应当符合医用标准,并确保粘接稳固。如图3所示,所述锥筒段11远离圆筒段10一端的中心设置有过液孔12,所述过液孔12的尺寸小于阀球9,阀球9可对过液孔12进行封堵,所述圆筒段10远离锥筒段11的一端内还设置有用于防止阀球9退出阀筒的限位条13,所述限位条13的数量和具体位置不限,只要能起到相同的作用即可。如图3所示,所述限位条13为一根且位于阀筒中部,其两侧的开口都不足用让阀球9通过。本技术两个所述通孔5中一个为进液孔,另一个为出液孔,所述出液孔上端的针筒1底面上还设置有杂质过滤网14,所述杂质过滤网14与针筒1粘接,粘接的胶黏剂也应当选用医用级;当然,在保证稳定安装的前提下,采用其他方式进行杂质过滤网14的安装也是可行的。如图2所示,所述进液孔内的阀筒的锥筒段11朝下,所述出液孔内的阀筒的锥筒段11朝上。本技术在使用过程中,单向阀组件8的工作原理为阀球9在液体的推动下堵塞过液孔12,实现封闭。进液孔,也就是图2中左侧的通孔5内的单向阀组件8起到由针头向针筒1单向导通的作用,出液孔,也就是图2中右侧的通孔5内的单向阀组件8起到由针筒1向针头单向导通的作用。在吸入药液时,药液依次经过针头、进液孔进入针筒1内。在注射药液时,杂质被杂质过滤网14截留在针筒1内,药液依次经过出液孔和针头被压出。与传统的注射器相比,本技术能够在注射时将杂质有效的去除,减少甚至避免了药液中的杂质对人体的不良影响,且本技术操作方式与传统方式完全相同,非常便于推广和应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静脉注射器,包括针筒(1)、设置在针筒(1)内的活塞(2)和与活塞(2)连接的推杆(3);/n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筒(1)的下端设置有短连接柱(4),所述短连接柱(4)内设置有两个竖向的通孔(5);还包括针头,所述针头由针体(6)和设置在针体(6)上端的连接头(7)构成;所述连接头(7)套设在短连接柱(4)外,并与短连接柱(4)螺纹连接;/n所述短连接柱(4)的两个通孔(5)内各设置有一组单向阀组件(8);所述单向阀组件(8)包括阀筒和设置在阀筒内的阀球(9),所述阀筒由相互连接的圆筒段(10)和锥筒段(11)构成;所述圆筒段(10)与短连接柱(4)内的通孔(5)相配合,并安装在通孔(5)内;所述锥筒段(11)远离圆筒段(10)一端的中心设置有过液孔(12),所述过液孔(12)的尺寸小于阀球(9),所述圆筒段(10)远离锥筒段(11)的一端内还设置有用于防止阀球(9)退出阀筒的限位条(13);两个所述通孔(5)中一个为进液孔,另一个为出液孔,所述出液孔上端的针筒(1)底面上还设置有杂质过滤网(14);所述进液孔内的阀筒的锥筒段(11)朝下,所述出液孔内的阀筒的锥筒段(11)朝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静脉注射器,包括针筒(1)、设置在针筒(1)内的活塞(2)和与活塞(2)连接的推杆(3);
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筒(1)的下端设置有短连接柱(4),所述短连接柱(4)内设置有两个竖向的通孔(5);还包括针头,所述针头由针体(6)和设置在针体(6)上端的连接头(7)构成;所述连接头(7)套设在短连接柱(4)外,并与短连接柱(4)螺纹连接;
所述短连接柱(4)的两个通孔(5)内各设置有一组单向阀组件(8);所述单向阀组件(8)包括阀筒和设置在阀筒内的阀球(9),所述阀筒由相互连接的圆筒段(10)和锥筒段(11)构成;所述圆筒段(10)与短连接柱(4)内的通孔(5)相配合,并安装在通孔(5)内;所述锥筒段(11)远离圆筒段(10)一端的中心设置有过液孔(12),所述过液孔(12)的尺寸小于阀球(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晓云
申请(专利权)人:段晓云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