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独立送风系统的单笼位SPF级实验动物运输笼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890382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1 09: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动物实验装置领域,具体涉及具有独立送风系统的单笼位SPF级实验动物运输笼。目的是为了解决目前国内实验动物领域的SPF级实验动物在运输时多采用简易的纸质笼盒,国内尚无专业的SPF级实验动物运输笼。纸质笼盒虽然成本较低,但很难保证运输过程中SPF级实验动物的等级要求等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笼体、出风槽、送风系统操控箱和盖板。所述饲养笼在第一腔体后面和第二腔体前面设有初效过滤膜,在第一腔体与第三腔体和第二腔体与第四腔体之间设有中效过滤膜,第八腔体和第九腔体之间设有高效过滤膜,通过上述设备解决了SPF级动物运输笼笼体内的空气的洁净度问题。

Single cage SPF experimental animal transport cage with independent air supply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独立送风系统的单笼位SPF级实验动物运输笼
本技术属于动物实验装置领域,具体涉及具有独立送风系统的单笼位SPF级实验动物运输笼。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实验动物领域的SPF级实验动物在运输时多采用简易的纸质笼盒,国内尚无专业的SPF级实验动物运输笼。纸质笼盒虽然成本较低,但很难保证运输过程中SPF级实验动物的等级要求。另外纸质笼盒容易发生动物的逃逸和窒息死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独立送风系统的单笼位SPF级实验动物运输笼,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具有独立送风系统的单笼位SPF级实验动物运输笼,包括笼体、出风槽、送风系统操控箱和盖板;所述笼体为立方体结构,所述笼体的前面板和后面板底部均设有出风口Ⅰ,所述出风口Ⅰ上设置有滤膜,所述盖板盖合在送风系统操控箱上;所述出风槽的上边缘向内侧延伸,以便于笼体内嵌在出风槽时出风槽与笼体之间形成出风空腔,在所述出风槽的左右两侧面板各设置一个风门Ⅰ;所述送风系统操控箱由十个腔体组成,在第一腔体的后面板和第二腔体的前面板设有初效过滤膜,在第一腔体与第三腔体、第二腔体与第四腔体之间设有中效过滤膜,在第八腔体和第九腔体之间设有高效过滤膜,在第三腔体中设有空气加热装置,在第四腔体中设有空气降温装置,在第五腔体中设有加湿装置Ⅰ,在第六腔体中设有加湿装置Ⅱ,在第七腔体中设有水瓶且水瓶口位于笼体内,在第八腔体中设有空气混合装置,在第九腔体中设有风机,在第十腔体中设有供电装置和设备控释系装置,在第十腔体中还设有电子秤且电子秤的秤钩部分位于笼体内,在所述电子秤的秤钩部分上挂有食槽,在第三腔体与第五腔体、在第四腔体与第六腔体之间设有风门Ⅱ和风门Ⅲ,在第五腔体与第八腔体、第六腔体与第八腔体之间设有风门Ⅱ和风门Ⅲ,在第九腔体的下方设有送风口面罩;所述笼体的底部设置在出风槽中,且使设置在笼体上的出风口Ⅰ位于出风槽的空腔结构中,所述送风系统操控箱设置在笼体的顶部,并使送风系统操控箱的送风口面罩位于笼体的顶部。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空气加热装置为电加热装置。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送风口面罩为棱台型,在送风口面罩的侧面板及底面板设有数个出风口,保证了笼体内的空气具有流动性。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食槽是由多个W形状的不锈钢丝组成的镂空结构,保证了实验动物从W形状的镂空结构食槽下部就可以吃到食物。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在所述笼体的内侧壁上设有温度感应器、湿度感应器和压差感应器,可以有效测出笼体内的实时温度、湿度和压差。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在所述盖板的上板面设有显示屏,更加方便直观的控制和观察笼体内的温度、湿度、压差和食物剩余量。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在所述盖板的上板面设有控制面板,所述电子秤与显示屏为电性连接,以便于显示屏实时显示食槽内食物的剩余量;所述温度感应器、湿度感应器和压差感应器与显示屏为电性连接,以便于显示屏控制及显示笼体内部环境的温度、湿度和压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所述运输笼解决了目前实验动物领域没有标准的SPF级实验动物运输笼的问题。2.所述运输笼可根据屏障系统国标要求设定饲养笼体内温度、湿度、压差探头的检测范围,通过感应探头监测来调节加热装置和降温装置的温度、加湿装置的湿度、风机的工作效能及各个风门的闭合程度,使得饲养笼体内温度、湿度、压差符合屏障系统国标要求。解决了SPF级动物运输笼笼体内温度、湿度、压差符合屏障系统国标要求的问题。3.所述饲养笼在第一腔体后面和第二腔体前面设有初效过滤膜,在第一腔体与第三腔体和第二腔体与第四腔体之间设有中效过滤膜,第八腔体和第九腔体之间设有高效过滤膜,通过上述设备解决了SPF级动物运输笼笼体内的空气的洁净度问题。4.所述在送风口面罩的侧面板及底面板设有数个出风孔,且在第九腔体中设有风机,送风口面罩位于第九腔体的下方,且所述送风口面罩为棱台型;在所述笼体前面板和后面板的底部设有出风口Ⅰ;所述通风槽的上边缘向内侧延伸包被笼体前面板和后面板的出风口Ⅰ,以便于笼体上设置的出风口Ⅰ与通风槽之间形成通风回流空腔;在所述通风槽的左右两侧面板各设置一个风门Ⅰ,所有这些保证了笼体内空气流动的单向性、无死角,即顶部送风底部出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分解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笼体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出风槽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操控箱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盖板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笼体、1-1-出风口Ⅰ、1-12-温度感应器、1-13-湿度感应器、1-14-压差感应器、出风槽2、2-1-风门Ⅰ、3-送风系统操控箱、3-1-第一腔体、3-2-第二腔体、3-3-第三腔体、3-4-第四腔体、3-5-第五腔体、3-6-第六腔体、3-7-第七腔体、3-8-第八腔体、3-9-第九腔体、3-10-第十腔体、3-11-初效过滤膜、3-12-中效过滤膜、3-13-高效过滤膜、3-14-空气加热装置、3-15-空气降温装置加湿装置、3-16-加湿装置Ⅰ、3-17-加湿装置Ⅱ、3-18-水瓶、3-19-空气混合装置、3-20-风机、3-21-供电装置、3-22-设备控释系装置、3-23-电子秤、3-24-食槽、3-25-风门Ⅱ、3-26-风门Ⅲ、3-29-送风口面罩、4-盖板、4-1-显示屏。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详细说明:实施例1如图1-6所示,具有独立送风系统的单笼位SPF级实验动物运输笼,包括笼体1、出风槽2、送风系统操控箱3和盖板4;所述笼体1为立方体结构,所述笼体1的前面板和后面板底部均设有出风口Ⅰ1-1,所述出风口Ⅰ1-1上设置有滤膜,所述盖板4盖合在送风系统操控箱3上;所述出风槽2的上边缘向内侧延伸,以便于笼体1内嵌在出风槽2时出风槽2与笼体1之间形成出风空腔,在所述出风槽2的左右两侧面板各设置一个风门Ⅰ2-1;所述送风系统操控箱3由十个腔体3-1~3-10组成,在第一腔体3-1的后面板和第二腔体3-2的前面板设有初效过滤膜3-11,在第一腔体3-1与第三腔体3-3、第二腔体3-2与第四腔体3-4之间设有中效过滤膜3-12,在第八腔体3-8和第九腔体3-9之间设有高效过滤膜3-13,在第三腔体中设有空气加热装置3-14,在第四腔体3-4中设有空气降温装置3-15,在第五腔体3-5中设有加湿装置Ⅰ3-16,在第六腔体3-6中设有加湿装置Ⅱ3-17,在第七腔体3-7中设有水瓶3-18且水瓶3-18口位于笼体1内,在第八腔体3-8中设有空气混合装置3-19,在第九腔体3-9中设有风机3-20,在第十腔体3-10中设有供电装置3-21和设备控释系装置3-22,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具有独立送风系统的单笼位SPF级实验动物运输笼,其特征在于:包括笼体(1)、出风槽(2)、送风系统操控箱(3)和盖板(4);/n所述笼体(1)为立方体结构,所述笼体(1)的前面板和后面板底部均设有出风口Ⅰ(1-1),所述出风口Ⅰ(1-1)上设置有滤膜,所述盖板(4)盖合在送风系统操控箱(3)上;/n所述出风槽(2)的上边缘向内侧延伸,以便于笼体(1)内嵌在出风槽(2)时出风槽(2)与笼体(1)之间形成出风空腔,在所述出风槽(2)的左右两侧面板各设置一个风门Ⅰ(2-1);/n所述送风系统操控箱(3)由十个腔体(3-1~3-10)组成,在第一腔体(3-1)的后面板和第二腔体(3-2)的前面板设有初效过滤膜(3-11),在第一腔体(3-1)与第三腔体(3-3)、第二腔体(3-2)与第四腔体(3-4)之间设有中效过滤膜(3-12),在第八腔体(3-8)和第九腔体(3-9)之间设有高效过滤膜(3-13),在第三腔体中设有空气加热装置(3-14),在第四腔体(3-4)中设有空气降温装置(3-15),在第五腔体(3-5)中设有加湿装置Ⅰ(3-16),在第六腔体(3-6)中设有加湿装置Ⅱ(3-17),在第七腔体(3-7)中设有水瓶(3-18)且水瓶(3-18)口位于笼体(1)内,在第八腔体(3-8)中设有空气混合装置(3-19),在第九腔体(3-9)中设有风机(3-20),在第十腔体(3-10)中设有供电装置(3-21)和设备控释系装置(3-22),在第十腔体(3-10)中还设有电子秤(3-23)且电子秤(3-23)的秤钩部分位于笼体(1)内,在所述电子秤(3-23)的秤钩部分上挂有食槽(3-24),在第三腔体(3-3)与第五腔体(3-5)、在第四腔体(3-4)与第六腔体(3-6)之间设有风门Ⅱ(3-25)和风门Ⅲ(3-26),在第五腔体(3-5)与第八腔体(3-8)、第六腔体(3-6)与第八腔体(3-8)之间设有风门Ⅳ(3-27)和风门Ⅴ(3-28),在第九腔体(3-9)的下方设有送风口面罩(3-29);/n所述笼体(1)的底部设置在出风槽(2)中,且使设置在笼体(1)上的出风口Ⅰ(1-1)位于出风槽(2)的空腔结构中,所述送风系统操控箱(3)设置在笼体(1)的顶部,并使送风系统操控箱(3)的送风口面罩(3-29)位于笼体(1)的顶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具有独立送风系统的单笼位SPF级实验动物运输笼,其特征在于:包括笼体(1)、出风槽(2)、送风系统操控箱(3)和盖板(4);
所述笼体(1)为立方体结构,所述笼体(1)的前面板和后面板底部均设有出风口Ⅰ(1-1),所述出风口Ⅰ(1-1)上设置有滤膜,所述盖板(4)盖合在送风系统操控箱(3)上;
所述出风槽(2)的上边缘向内侧延伸,以便于笼体(1)内嵌在出风槽(2)时出风槽(2)与笼体(1)之间形成出风空腔,在所述出风槽(2)的左右两侧面板各设置一个风门Ⅰ(2-1);
所述送风系统操控箱(3)由十个腔体(3-1~3-10)组成,在第一腔体(3-1)的后面板和第二腔体(3-2)的前面板设有初效过滤膜(3-11),在第一腔体(3-1)与第三腔体(3-3)、第二腔体(3-2)与第四腔体(3-4)之间设有中效过滤膜(3-12),在第八腔体(3-8)和第九腔体(3-9)之间设有高效过滤膜(3-13),在第三腔体中设有空气加热装置(3-14),在第四腔体(3-4)中设有空气降温装置(3-15),在第五腔体(3-5)中设有加湿装置Ⅰ(3-16),在第六腔体(3-6)中设有加湿装置Ⅱ(3-17),在第七腔体(3-7)中设有水瓶(3-18)且水瓶(3-18)口位于笼体(1)内,在第八腔体(3-8)中设有空气混合装置(3-19),在第九腔体(3-9)中设有风机(3-20),在第十腔体(3-10)中设有供电装置(3-21)和设备控释系装置(3-22),在第十腔体(3-10)中还设有电子秤(3-23)且电子秤(3-23)的秤钩部分位于笼体(1)内,在所述电子秤(3-23)的秤钩部分上挂有食槽(3-24),在第三腔体(3-3)与第五腔体(3-5)、在第四腔体(3-4)与第六腔体(3-6)之间设有风门Ⅱ(3-25)和风门Ⅲ(3-26),在第五腔体(3-5)与第八腔体(3-8)、第六腔体(3-6)与第八腔体(3-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民王天奇王海龙高渊涛王春芳陈朝阳庞敏李宵李竞航周霞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医科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