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种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90052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1 09: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播种机具有搬运装置(2)和播种部(5)。播种部(5)具有:送出滚筒(11),在外周面形成供种子进入的凹部(11a),并且,绕旋转轴心(X1)旋转,从而将凹部(11a)内的种子送出;引导部件(12),沿着送出滚筒(11)的外周面设置,并且,将凹部(11a)内的种子向送出滚筒(11)的下方引导;以及清扫刷(13),绕旋转轴心(X2)旋转,从而清扫凹部(11a)。清扫刷(13)的旋转轴心(X2)位于比送出滚筒(11)的旋转轴心(X1)偏靠下侧的高度位置。引导部件(12)的下端(12a)位于比清扫刷(13)的旋转轴心(X2)偏靠下侧的高度位置。

Seed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播种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播种机。
技术介绍
以往,已知具有搬运装置和播种部的播种机,所述搬运装置搬运育苗箱,所述播种部向由搬运装置搬运来的育苗箱的床土播种种子。播种部具有送出滚筒,所述送出滚筒在外周面形成供种子进入的凹部,并且,绕沿着与搬运装置的搬运方向在俯视时正交的横向延伸的旋转轴心旋转,从而将凹部内的种子送出。就现有的播种机而言,由于凹部内的种子从育苗箱上方的较高的高度位置释放,因此,种子的落下高度较高,落下过程中的种子受到空气阻力的时间较长。因此,容易导致育苗箱的床土上的种子落下位置(播种位置)不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本技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播种位置的精度的播种机。(解决问题的方案)本技术的播种机具有:搬运装置,搬运育苗箱;以及播种部,向由所述搬运装置搬运来的所述育苗箱的床土播种种子,所述播种机的特征在于,所述播种部具有:送出滚筒,在外周面形成供种子进入的凹部,并且,绕沿着与所述搬运装置的搬运方向在俯视时正交的横向延伸的旋转轴心旋转,从而将所述凹部内的种子送出;引导部件,沿着所述送出滚筒的外周面设置,并且,将所述凹部内的种子向所述送出滚筒的下方引导;以及清扫刷,绕与所述送出滚筒的旋转轴心平行的旋转轴心旋转,从而清扫所述凹部,所述清扫刷的旋转轴心位于比所述送出滚筒的旋转轴心偏靠下侧的高度位置,所述引导部件的下端位于比所述清扫刷的旋转轴心偏靠下侧的高度位置。根据该结构特征,由于引导部件的下端位于比清扫刷的旋转轴心偏靠下侧的高度位置,因此,凹部内的种子从育苗箱上方的较低的高度位置释放。由此,种子的落下高度较低,落下过程中的种子受到空气阻力的时间较短。因此,能够提高播种位置的精度。并且,在本技术中,作为优选,所述引导部件的用于释放所述凹部内的种子的部位位于比所述清扫刷的旋转轴心偏靠下侧的高度位置。根据该结构特征,能够确保使凹部内的种子从比清扫刷的旋转轴心偏靠下侧的高度位置释放。并且,在本技术中,作为优选,所述播种部具有刮平刷,所述刮平刷绕与所述送出滚筒的旋转轴心平行的旋转轴心旋转,从而刮平所述凹部内多余的种子,所述刮平刷配置在所述送出滚筒的上方。根据该结构特征,能够妥善地利用送出滚筒上方的空间配置刮平刷。并且,在本技术中,作为优选,所述播种部具有旋转驱动所述送出滚筒的马达,所述马达配置在所述送出滚筒的上方。根据该结构特征,能够妥善地利用送出滚筒上方的空间配置马达。并且,在本技术中,作为优选,所述清扫刷、所述刮平刷以及所述马达配置在俯视时与所述送出滚筒重叠的位置。根据该结构特征,能够小型地配置送出滚筒、清扫刷、刮平刷以及马达。并且,在本技术中,作为优选,所述播种部具有环形转动式动力传递机构,所述动力传递机构向所述送出滚筒传递所述马达的动力,所述动力传递机构设置在所述播种部的位于所述横向上的一侧的侧部。根据该结构特征,通过使动力传递机构沿着播种部的位于横向上的一侧的侧部,从而以在横向上小型化的方式构成播种部。并且,在本技术中,作为优选,具有调节所述马达的上下位置的上下位置调节机构。根据该结构特征,通过上下位置调节机构调节马达的上下位置,从而能够调节环形转动体的张力。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播种机的侧视图。图2是表示播种部的侧面剖视图。图3是表示播种部的俯视图。图4是表示播种部的侧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育苗箱2:搬运装置5:播种部11:送出滚筒11a:凹部12:引导部件12a:引导部件的下端13:清扫刷14:刮平刷16:马达18:动力传递机构19:上下位置调节机构P:引导部件的用于释放凹部内的种子的部位X1:送出滚筒的旋转轴心X2:清扫刷的旋转轴心X3:刮平刷的旋转轴心具体实施方式根据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以下说明中,在图1中,箭头U的方向为“搬运装置的搬运方向上游侧”,箭头D的方向为“搬运装置的搬运方向下游侧”,与搬运装置的搬运方向在俯视时正交的方向为“横向(左右方向)”。此外,在左右方向上,沿着箭头D的方向的左侧方向为“左侧”,沿着箭头D的方向的右侧方向为“右侧”。(播种机的整体结构)图1示出了播种机。播种机具有:搬运装置2,搬运育苗箱1;床土部3,向育苗箱1装入床土;灌水部4,向育苗箱1的床土灌水;播种部5,向育苗箱1的床土播种种子(稻种);覆土部6,对育苗箱1的床土进行覆土;搬运框架7,支承搬运装置2等;马达8,搬运驱动搬运装置2;以及链条式动力传递机构9,向搬运装置2传递马达8的动力。就播种机而言,一边通过搬运装置2搬运育苗箱1,一边先通过床土部3向育苗箱1装入床土,然后,通过灌水部4向育苗箱1的床土灌水,然后,通过播种部5向育苗箱1的床土播种种子,最后,通过覆土部6对育苗箱1的床土进行覆土。搬运装置2由带输送器构成。从搬运装置2的搬运方向上游侧起按照床土部3、灌水部4、播种部5、覆土部6的顺序配置。床土部3相对于灌水部4配置在搬运装置2的搬运方向上游侧。灌水部4相对于播种部5配置在搬运装置2的搬运方向上游侧。覆土部6相对于播种部5配置在搬运装置2的搬运方向下游侧。在搬运框架7,除了支承有搬运装置2以外,还支承有床土部3、灌水部4、播种部5、覆土部6、马达8以及动力传递机构9等。(播种部)如图2至图4所示,播种部5具有:料斗10,存储种子;送出滚筒11;引导部件12;清扫刷13;刮平刷14;流下引导板15,将种子向送出滚筒11流下引导;马达16,旋转驱动送出滚筒11;以及箱体17,内置有送出滚筒11等。在箱体17的内部,除了设置有送出滚筒11以外,还设置有引导部件12、清扫刷13、刮平刷14、流下引导板15以及马达16等。在箱体17的上部安装有料斗10。清扫刷13、刮平刷14以及马达16配置在俯视时与送出滚筒11重叠的位置。在送出滚筒11的外周面形成有作为供种子进入的凹部的多个在左右方向上较长的槽形凹部11a。送出滚筒11绕旋转轴心X1旋转(图2所示的旋转方向A),从而将凹部11a内的种子送出。其中,旋转轴心X1沿着与搬运装置2的搬运方向在俯视时正交的横向(左右方向)延伸。清扫刷13绕与送出滚筒11的旋转轴心X1平行的旋转轴心X2旋转,从而清扫凹部11a。通过清扫刷13耙出残留在凹部11a的种子。清扫刷13相对于送出滚筒11配置在搬运装置2的搬运方向上游侧。清扫刷13的旋转轴心X2位于比送出滚筒11的旋转轴心X1偏靠下侧的高度位置。具体而言,清扫刷13的旋转轴心X2位于送出滚筒11的旋转轴心X1与送出滚筒11的下端之间的高度位置。刮平刷14绕与送出滚筒11的旋转轴心X1平行的旋转轴心X3旋转,从而刮平凹部11a内多余的种子。刮平刷1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播种机,具有:/n搬运装置,搬运育苗箱;以及/n播种部,向由所述搬运装置搬运来的所述育苗箱的床土播种种子,所述播种机的特征在于,/n所述播种部具有:送出滚筒,在外周面形成供种子进入的凹部,并且,绕沿着与所述搬运装置的搬运方向在俯视时正交的横向延伸的旋转轴心旋转,从而将所述凹部内的种子送出;引导部件,沿着所述送出滚筒的外周面设置,并且,将所述凹部内的种子向所述送出滚筒的下方引导;以及清扫刷,绕与所述送出滚筒的旋转轴心平行的旋转轴心旋转,从而清扫所述凹部,/n所述清扫刷的旋转轴心位于比所述送出滚筒的旋转轴心偏靠下侧的高度位置,/n所述引导部件的下端位于比所述清扫刷的旋转轴心偏靠下侧的高度位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播种机,具有:
搬运装置,搬运育苗箱;以及
播种部,向由所述搬运装置搬运来的所述育苗箱的床土播种种子,所述播种机的特征在于,
所述播种部具有:送出滚筒,在外周面形成供种子进入的凹部,并且,绕沿着与所述搬运装置的搬运方向在俯视时正交的横向延伸的旋转轴心旋转,从而将所述凹部内的种子送出;引导部件,沿着所述送出滚筒的外周面设置,并且,将所述凹部内的种子向所述送出滚筒的下方引导;以及清扫刷,绕与所述送出滚筒的旋转轴心平行的旋转轴心旋转,从而清扫所述凹部,
所述清扫刷的旋转轴心位于比所述送出滚筒的旋转轴心偏靠下侧的高度位置,
所述引导部件的下端位于比所述清扫刷的旋转轴心偏靠下侧的高度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播种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引导部件的用于释放所述凹部内的种子的部位位于比所述清扫刷的旋转轴心偏靠下侧的高度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竹内宏行王倩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久保田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