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7953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1 05: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建筑模块。建筑模块包括主体结构、连接组件和幕墙,连接组件包括连接座、中间连接件、钩接板、第一定位件与第二定位件;连接座连接至主体结构,且连接座设置有第一齿形面;中间连接件通过螺栓和螺母连接至连接座;钩接板连接至幕墙,且钩接板钩接至中间连接件;第一定位件套设在螺栓外侧且位于螺母和连接座之间,第一定位件设置有和第一齿形面对应的第二齿形面,螺栓和螺母配合以使第二齿形面抵接第一齿形面,从而阻止幕墙沿第一方向移动;第二定位件可拆卸地连接至钩接板和中间连接件,以阻止幕墙沿第二方向移动。由此,可减小在运输的过程中,由于颠簸或外力的作用,幕墙沿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移动的概率。

Building modu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建筑模块
本专利技术总地涉及建筑模块领域,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建筑模块。
技术介绍
建筑模块包括主体结构和幕墙。在待安装位置设置建筑模块时,需要先在加工厂将幕墙预先安装至主体结构上,然后将组装成一体的幕墙和主体结构运输至待安装位置,进而将组装成一体的幕墙堆叠成多层建筑模块。主体结构和幕墙之间通过螺栓连接,连接强度低。并且一些建筑模块将幕墙设置成沿水平方向可移动地连接至主体结构,以在待安装位置安装建筑模块时,可以调整幕墙因热胀冷缩引起的位移。因此,在运输组装成一体的幕墙和主体结构的过程中,由于颠簸或外力的作用,组装成一体的幕墙和建筑模块之间在水平方向上的相对位置可能发生变化,进而使组装成一体的幕墙和建筑模块之间的连接结构被破坏,进而失效。并且,幕墙和建筑模块上的堆叠安装位置也发生变化。而在待安装现场将组装成一体的幕墙和主体结构堆叠成建筑模块时,幕墙对安装精度的要求比较高。这样可能无法实现堆叠。因此,需要提供一种建筑模块,以至少部分地解决上面提到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实现思路
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例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为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提供了一种建筑模块,建筑模块包括主体结构、连接组件和幕墙,幕墙通过连接组件连接至主体结构,连接组件包括:连接座,连接座连接至主体结构,且连接座设置有第一齿形面;中间连接件,中间连接件通过螺栓和螺母连接至连接座;钩接板,钩接板连接至幕墙,且钩接板钩接至中间连接件;第一定位件,第一定位件套设在螺栓外侧且位于螺母和连接座之间,第一定位件设置有和第一齿形面对应的第二齿形面,螺栓和螺母配合以使第二齿形面抵接第一齿形面,从而阻止幕墙沿第一方向移动;以及第二定位件,第二定位件可拆卸地连接至钩接板和中间连接件,以阻止幕墙沿第二方向移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建筑模块,第一齿形面和第二齿形面啮合,可以减小在运输的过程中,由于颠簸或外力的作用,幕墙沿第一方向移动的概率;第二定位件可以阻止在运输的过程中,由于颠簸或外力的作用,幕墙在水平方向上沿和幕墙的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移动,即可以保证组装成一体的幕墙和主体结构在水平方向上的相对位置不会变化,进而减小在运输过程中组装成一体的幕墙和主体结构发生结构破坏和定位失效的概率;同时可以减小组装成一体的幕墙和主体结构上的堆叠安装位置发生变化的概率,方便将组装成一体的幕墙和主体结构堆叠成建筑模块。可选地,第一齿形面位于连接座的下表面。可选地,第一齿形面的齿形和第二齿形面的齿形均沿第二方向延伸。可选地,第二定位件设置有开口朝下的定位件缺口,第二定位件通过定位件缺口挂设在钩接板上,第二定位件通过螺栓连接中间连接件。可选地,中间连接件和连接座均构造成L型结构,中间连接件的水平部分搭接在连接座的水平部分上,且中间连接件的竖直部分与连接座的竖直部分平行且间隔。可选地,中间连接件和连接座的至少一个设置有沿第一方向延伸的长孔,螺栓穿设在长孔内,以连接中间连接件和连接座。可选地,第二定位件为板件,第二定位件所在的平面和钩接板所在的平面垂直。可选地,第二定位件用于在运输主体结构和幕墙时连接至钩接板和中间连接件,在待安装位置将主体结构和幕墙堆叠成建筑模块时,第二定位件脱离钩接板和中间连接件。可选地,钩接板设置有开口朝下的钩接板缺口,钩接板通过钩接板缺口挂设在中间连接件上。可选地,主体结构为箱式结构。附图说明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更容易理解,将通过参考在附图中示出的具体实施方式更详细地描述上文简要描述的本专利技术。可以理解这些附图只描绘了本专利技术的典型实施方式,因此不应认为是对其保护范围的限制,通过附图以附加的特性和细节描述和解释本专利技术。图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的建筑模块的局部示意图;图2为图1的建筑模块的侧视图的局部剖视示意图;图3为图1的建筑模块的立体图的局部示意图;图4为图3的A处局部放大示意图;以及图5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优选实施方式的建筑模块的立体图的局部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10:主体结构111:连接座112:第一齿形面113:第一连接长孔120:幕墙130:第一定位件131:第二齿形面140:第二定位件150:连接螺栓160:螺母170:钩接板180:中间连接件具体实施方式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专利技术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为了彻底了解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将在下列的描述中提出详细的结构。显然,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施行并不限定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习的特殊细节。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如下,然而除了这些详细描述外,本专利技术还可以具有其他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建筑模块。该建筑模块包括主体结构110、幕墙120与连接组件。主体结构110、幕墙120与连接组件可以在加工厂组装成一体。然后将组装成一体的主体结构110、幕墙120与连接组件运输至待放置的位置,以在该位置堆叠成建筑模块。参考图1至图4。主体结构110可以是集装箱、货车车箱,以及火车车箱等具有一定空间尺寸的箱式结构。箱式结构具有内部空间。本实施方式的主体结构110是集装箱。本实施方式以在集装箱的端壁上设置幕墙120为例进行说明。可以理解,集装箱的侧壁也可以设置幕墙120。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连接组件包括连接座111、中间连接件180、钩接板170、第一定位件130与第二定位件140。集装箱的端壁连接(焊接或螺栓连接)连接座111。连接座111可以通过中间连接件180和钩接板170连接幕墙120。这样,集装箱的端壁通过连接座111连接至幕墙120,以支撑幕墙120并承受作用在幕墙120上的载荷。连接座111可以是L形结构。连接座111的竖直部分可以焊接在集装箱的端壁上,例如连接座111的竖直部分焊接在集装箱的角柱、顶端梁或底端梁上。连接座111的水平部分沿集装箱的长度方向延伸。并且连接座111的水平部分朝向集装箱的外侧延伸。连接座111的水平部分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一齿形面112。第一齿形面112的齿沿集装箱的宽度方向从连接座111的一端延伸至其另一端。连接座111的水平部分上设置有第一连接长孔113。第一连接长孔113沿集装箱的长度方向延伸。如图2所示,连接组件还包括连接螺栓150和螺母160。幕墙120可以通过中间连接件180和钩接板170连接连接座111。中间连接件180可以是L形结构。中间连接件180的水平部分搭接在连接座111的水平部分上。中间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模块包括主体结构、连接组件和幕墙,所述幕墙通过所述连接组件连接至所述主体结构,所述连接组件包括:/n连接座,所述连接座连接至所述主体结构,且所述连接座设置有第一齿形面;/n中间连接件,所述中间连接件通过螺栓和螺母连接至所述连接座;/n钩接板,所述钩接板连接至所述幕墙,且所述钩接板钩接至所述中间连接件;/n第一定位件,所述第一定位件套设在所述螺栓外侧且位于所述螺母和所述连接座之间,所述第一定位件设置有和所述第一齿形面对应的第二齿形面,所述螺栓和所述螺母配合以使所述第二齿形面抵接所述第一齿形面,从而阻止所述幕墙沿第一方向移动;以及/n第二定位件,所述第二定位件可拆卸地连接至所述钩接板和所述中间连接件,以阻止所述幕墙沿第二方向移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模块包括主体结构、连接组件和幕墙,所述幕墙通过所述连接组件连接至所述主体结构,所述连接组件包括:
连接座,所述连接座连接至所述主体结构,且所述连接座设置有第一齿形面;
中间连接件,所述中间连接件通过螺栓和螺母连接至所述连接座;
钩接板,所述钩接板连接至所述幕墙,且所述钩接板钩接至所述中间连接件;
第一定位件,所述第一定位件套设在所述螺栓外侧且位于所述螺母和所述连接座之间,所述第一定位件设置有和所述第一齿形面对应的第二齿形面,所述螺栓和所述螺母配合以使所述第二齿形面抵接所述第一齿形面,从而阻止所述幕墙沿第一方向移动;以及
第二定位件,所述第二定位件可拆卸地连接至所述钩接板和所述中间连接件,以阻止所述幕墙沿第二方向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形面位于所述连接座的下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形面的齿形和所述第二齿形面的齿形均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定位件设置有开口朝下的定位件缺口,所述第二定位件通过所述定位件缺口挂设在所述钩接板上,所述第二定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杰源陈洋周永亮罗赵铁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中集建筑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