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再生棉纤维及其纱线纺制方法、纺织品织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878795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1 05: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再生棉纤维及其纱线纺制方法、纺织品织造方法,该再生棉纤维由以下制备方法制得:先去除纺织废料中的大颗粒固体杂质,再根据纤维成分及颜色特征进行分类,得到分类纺织废料;将分类纺织废料切割成长度为2‑3cm的分类纺织废料碎块;使用纤维养生设备对分类纺织废料碎块,依次施加第一养生液和第二养生液,得到养生纺织布料;将养生纺织布料通过多级开松,收集长度为14‑20mm的纤维,得到再生棉纤维。保证再生棉纤维长度,提高再生棉纤维的可纺性,适用于环锭纺方法。

A kind of recycled cotton fiber and its yarn spinning method, textile weaving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再生棉纤维及其纱线纺制方法、纺织品织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纺织
,特别是涉及一种再生棉纤维及其纱线纺制方法、纺织品织造方法。
技术介绍
当前,全球纺织业遭遇纤维原料和能源供给紧张的难题。纤维原料、淡水、石油和电力的缺乏对企业的生产造成了直接影响,而纤维原料的供给形势尤其严峻,在不久的将来,纺织原材料的短缺将成困扰纺织行业发展的重大挑战。再生棉纤维主要来源是纺织厂、印染厂、制衣厂生产过程中的纺织废料,包括在开松、纺纱、织造、印染、裁剪等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丝、回花、回丝、废纱、碎料布片、下脚料、边角料等废料及降等料。这些废旧纺织品先经过挑选和分拣,按颜色、成分等特征进行分级和分类,然后进行分别处理。其中,各类好的可利用棉纤维必须先清洗、消毒、剥色、漂白,漂白的干净的棉纤维再经过开松、梳理等处理过程,成为再生棉纤维,达到回收利用的目的。也就是说,再生棉与人们通常理解的二手服装、旧衣服不是一个概念。气流纺是由气流方式输送纤维,由一端握持加捻而进行纺纱,所纺纱线品质较差,一般用于粗支纱。环锭纺是两端握持加捻而进行纺纱,环锭纱所纺得纱线毛羽较少,强度较高,品质较好。但是,现有技术中制得的再生棉纤维较短,力学强度相对较低、易断裂、抱合力差、可纺性较差,难以满足环锭纱纺制高品质纱线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再生棉纤维及其纱线纺制方法、纺织品织造方法,以解决再生棉纤维短、纤维抱合力差,而造成环锭纺纺纱困难的问题。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再生棉纤维,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先去除废丝、回花、回丝、废纱、碎料布片、下脚料、边角料及降等料中的大颗粒固体杂质,再根据纤维成分及颜色特征进行分类,得到分类纺织废料。(2)将分类纺织废料切割成边长尺寸为2-3cm的分类纺织废料碎块。(3)使用纤维养生设备对分类纺织废料碎块依次施加第一养生液和第二养生液,得到养生纺织布料,其中,第一养生液包括硅油、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和去离子水,第二养生液包括甘油、纳米二氧化钛、聚乙烯醇、壳聚糖和去离子水。(4)将养生纺织布料通过多级开松,收集长度为14-20mm的纤维,得到再生棉纤维。(5)通过风送系统,将再生棉纤维输送到打包机,打包成袋备用。可选地,第一养生液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硅油1-15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0.1-0.3份、去离子水70-82份;第二养生液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甘油1-15份、纳米二氧化钛0.1-0.3份、聚乙烯醇2-5份、壳聚糖1-3份、去离子水50-70份。可选地,步骤(3)包括:首先通过纤维养生设备施加第一养生液,施加量为分类纺织废料碎块总质量的50-80%,室温静置12-24h,得到初步养生纺织布料;然后施加第二养生液,施加量为分类纺织废料碎块总质量的20-50%,40-50℃下处理3-5h,静置12-24h,得到养生纺织布料。可选地,步骤(4)中,在多级开松的同时进行除尘,除尘的气体流速为5-20m/s。可选地,所述硅油为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乙烯基三(β-甲氧乙氧基)硅烷、四甲基四乙烯基环四硅氧烷中的一种或多种。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再生棉纱线纺制方法,以第一方面提供的再生棉纤维、原生棉纤维、涤纶纤维为原料,采用环锭纺的方法,纺制再生棉纱线,所述再生棉纱线为再生棉纤维纯纺纱线或再生棉纤维与原生棉纤维和/或涤纶纤维混纺纱线,所述再生棉纱线的支数为3-40S。可选地,纺纱工艺流程为预处理及配棉→清花→梳棉→并条→粗纱→细纱→络筒→成包,其中:预处理及配棉工序:将再生棉纤维或再生棉纤维与原生棉纤维和/或涤纶纤维放入预定的原棉平衡间,在温湿条件下进行充分吸湿养生,根据排包图合理排列,按工艺混纺比例,在抓棉机中开棉,在大仓混棉箱中充分混棉,所述原棉平衡间温度24-31℃,相对湿度58-65%,所述混棉纤维原料的回潮率在7-7.5%之间。清花工序:抓棉机的打手速度为700-800r/min,回转小车速度为1.3-3.3r/min;给棉罗拉打手速度为430-530r/min;棉箱打手速度为400-500r/min;综合打手速度为850-950r/min;棉卷重量384-416g/m;棉卷长度32m。梳棉工序:锡林速度310-410r/min;道夫速度30-90r/min;刺辊速度700-800r/min;盖板速度50-150r/min;锡林到盖板的隔距8,7,7,7,8英丝;生条定量20-24g/5m;生条重量不匀率≤5%;生条条干不匀率≤20%。并条工序:按工艺要求将8-10根生条,进行并条牵伸,得到熟条;棉条定量22-24g/5m,并合根数6-8根,牵伸倍数6-8倍,罗拉隔距6.5×5.5×10mm,喇叭口直径3.1-3.4mm;出条速度150±50m/min。粗纱工序:粗纱定量7.5±1g/10m,牵伸倍数6.5-7.5倍,牵伸中心距42-57mm,捻系数120,锭子转速700±50r/min。细纱工序:牵伸倍数24-48倍,牵伸中心距44-65mm,前罗拉转速120±20r/min,捻系数380-420;络筒工序:滚筒络纱速度1100±50m/min。同时,将再生棉纱线纺制过程中产生的废料及降等料,根据纤维成分及颜色特征进行分类,并入分类纺织废料。可选地,若再生棉纱线为再生棉纤维、原生棉纤维和/或涤纶纤维混纺纱线,则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再生棉纤维100份、原生棉纤维0-200份和/或涤纶纤维0-200份。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再生棉纺织品织造方法,以第二方面所述方法制得的再生棉纱线织造。可选地,织造工艺流程为小张力低速整经→经纱空气低温等离子处理→经纱预湿上浆→经纱穿筘→低张力织造→坯布验整,其中:小张力低速整经:根据坯布组织规格和工艺要求,将经纱卷绕在整经机经轴上,得到经轴,整经机通过张力格数控制再生棉纱线整个轴张力均匀分布;整经机速度≤600r/min,张力片质量为20g,整经机前三分之一张力按3格配置,中三分之一张力按2格配置,后三分之一张力按1格配置;经纱空气低温等离子处理:将经轴并列在经轴架上,进入带有低温等离子发生器的反应室后,进行经纱空气低温等离子处理;低温等离子发生器的放电功率密度为0.08-0.48W/cm2,处理时间为0.5-5min,板极间距为2-10mm;经纱预湿上浆:经纱经预湿浸渍水后,浸渍上浆液经纱完成上浆,烘干后并轴,得到织轴;预湿水温为2-4℃;上浆浆料为木薯酯化淀粉;浆料与水质量比为1:10;经纱上浆烘干后回潮率为8%-8.5%;经纱穿筘:使用自动穿筘机飞穿穿筘,穿筘速度为140根/min,将经纱穿入停经片,综丝钢筘,完成穿筘;低张力织造:将穿筘的织轴挂在织机,调整织机上机张力、织机相位角、织机开口角度,织得坯布;织机上机张力为170-180kgf;所述织机相位角为30°;织机开口角度采用290°;坯布验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再生棉纤维,其特征在于,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n(1)先去除废丝、回花、回丝、废纱、碎料布片、下脚料、边角料及降等料中的大颗粒固体杂质,再根据纤维成分及颜色特征进行分类,得到分类纺织废料;/n(2)将分类纺织废料切割成边长尺寸为2-3cm的分类纺织废料碎块;/n(3)使用纤维养生设备对分类纺织废料碎块依次施加第一养生液和第二养生液,得到养生纺织布料,其中,第一养生液包括硅油、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和去离子水,第二养生液包括甘油、纳米二氧化钛、聚乙烯醇、壳聚糖和去离子水;/n(4)将养生纺织布料通过多级开松,收集长度为14-20mm的纤维,得到再生棉纤维;/n(5)通过风送系统,将再生棉纤维输送到打包机,打包成袋备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再生棉纤维,其特征在于,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先去除废丝、回花、回丝、废纱、碎料布片、下脚料、边角料及降等料中的大颗粒固体杂质,再根据纤维成分及颜色特征进行分类,得到分类纺织废料;
(2)将分类纺织废料切割成边长尺寸为2-3cm的分类纺织废料碎块;
(3)使用纤维养生设备对分类纺织废料碎块依次施加第一养生液和第二养生液,得到养生纺织布料,其中,第一养生液包括硅油、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和去离子水,第二养生液包括甘油、纳米二氧化钛、聚乙烯醇、壳聚糖和去离子水;
(4)将养生纺织布料通过多级开松,收集长度为14-20mm的纤维,得到再生棉纤维;
(5)通过风送系统,将再生棉纤维输送到打包机,打包成袋备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再生棉纤维,其特征在于,第一养生液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硅油1-15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0.1-0.3份、去离子水70-82份;第二养生液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甘油1-15份、纳米二氧化钛0.1-0.3份、聚乙烯醇2-5份、壳聚糖1-3份、去离子水50-70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再生棉纤维,其特征在于,步骤(3)包括:首先通过纤维养生设备施加第一养生液,施加量为分类纺织废料碎块总质量的50-80%,室温静置12-24h,得到初步养生纺织布料;然后施加第二养生液,施加量为分类纺织废料碎块总质量的20-50%,40-50℃下处理3-5h,静置12-24h,得到养生纺织布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再生棉纤维,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在多级开松的同时进行除尘,除尘的气体流速为5-20m/s。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再生棉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硅油为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乙烯基三(β-甲氧乙氧基)硅烷、四甲基四乙烯基环四硅氧烷中的一种或多种。


6.一种再生棉纱线纺制方法,其特征在于,以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再生棉纤维、原生棉纤维、涤纶纤维为原料,采用环锭纺的方法,纺制再生棉纱线,所述再生棉纱线为再生棉纤维纯纺纱线或再生棉纤维与原生棉纤维和/或涤纶纤维混纺纱线,所述再生棉纱线的支数为3-40S。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再生棉纱线纺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纺纱工艺流程为预处理及配棉→清花→梳棉→并条→粗纱→细纱→络筒→成包,其中:
预处理及配棉工序:将再生棉纤维或再生棉纤维与原生棉纤维和/或涤纶纤维放入预定的原棉平衡间,在温湿条件下进行充分吸湿养生,根据排包图合理排列,按工艺混纺比例,在抓棉机中开棉,在大仓混棉箱中充分混棉,所述原棉平衡间温度24-31℃,相对湿度58-65%,所述混棉纤维原料的回潮率在7-7.5%之间;
清花工序:抓棉机的打手速度为700-800r/min,回转小车速度为1.3-3.3r/min;给棉罗拉打手速度为430-530r/min;棉箱打手速度为400-500r/min;综合打手速度为850-950r/min;棉卷重量384-416g/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曰兴高洪国吕洪棣莫振恩荣振银胡召贤王玉平张国清冯玉和夏玉
申请(专利权)人:愉悦家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