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波导热双功能粉体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877724 阅读: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1 05: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吸波和散热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吸波导热双功能粉体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称取FeSiAl磁粉50g,将FeSiAl磁粉在乙醇和丙酮中清洗不少于5次,随后进行烘干处理;S2、取步骤S1预处理后的FeSiAl磁粉与0.5L缓冲液进行混合,调节pH至3‑6,混合时采用超声分散处理,混合均匀后得悬浊液;通过控制或调节吸收剂的电磁参数,使其尽量满足阻抗匹配和高损耗的要求,从而可以有效展宽频带,改善高频段阻抗匹配性能的主要措施是通过包覆改性,降低介电常数的异质壳层包覆在金属磁性吸收剂表面,形成具有核壳结构的新型吸收剂,从而改善其阻抗匹配性能,包覆的壳核材料可极大的增加吸收剂的填充比例,从而提高材料的吸波性能和导热性能。

A preparation method of wave absorbing and heat conducting dual function powd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吸波导热双功能粉体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吸波和散热
,尤其涉及一种吸波导热双功能粉体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各种电子、电气设备向结构的小型化、模块的集成化、功能的多元化的方向发展的过程中,其工作过程中的电磁兼容和散热越来越成为科研工作者们必须面对的问题。一方面电磁辐射与干扰问题又制约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导致人类生存空间的电磁环境日益恶化;另一方面散热问题也是电子产品必须解决的问题。散热问题有可能在电子器件和电子元件,组件,部分数字控制/功率放大器芯片位置发生,利用导热垫片,使热量快速传导至表面而散发出去,降低电子器件的局部温度,这样避免点热源发生。但是这样,会发现EMI干扰问题仍然存在,且散热贴片已占据了设备的物理空间,构造上已没有额外的厚度空间允许使用吸收性材料。而导热吸波材料可直接应用于散热部位和金属外壳之间,能有效的将热能导出。同时该材料具有电磁及电磁波吸收性能,为电子通信设备,网络设备及光通信设备在导热和电磁兼容提供综合解决方案基于此类需求,可以同时解决这两个问题的导热型吸波复合材料应运而生。现有技术中,公开号为CN108633243A,名称为一种导热吸波材料,该吸波材料的组成按质量份包括A组分和B组分,其中,A组分包括硅油6-15份、导热填料6-15份、吸波剂70-85份、偶联剂1-5份。B组分包括固化剂10-25份、催化剂10-25份、促进剂1-3份。该技术采用吸收剂和导热填料的简单复合配置,明显的缺点是吸收剂通常是金属合金,吸收剂添加量过大产品整体的电阻率降低,会有短路风险。吸收剂的添加量过多,导热填料的添加量也会减少,导热系数必然降低,无法同时兼顾导热率和磁导率,两个参数无法做到同时增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电阻率降低、存在短路缝隙、无法同时兼顾导热率和磁导率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吸波导热双功能粉体制备方法。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吸波导热双功能粉体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称取FeSiAl磁粉50g,将FeSiAl磁粉在乙醇和丙酮中清洗不少于5次,随后进行烘干处理;S2、取步骤S1预处理后的FeSiAl磁粉与0.5L缓冲液进行混合,调节pH值至3-6,混合时采用超声分散处理,混合均匀后得悬浊液;S3、将步骤S2中所制得的悬浊液加热至75℃,随后在悬浊液中逐滴加入Al(NO3)3溶液,并充分搅拌1h,搅拌完成后在75℃下静置3h得到混合反应液;S4、对步骤S3中所得混合反应液进行过滤得到包覆粉体,随后将包覆粉体放入烘箱内烘干,在保护气氛下加热至700℃锻烧后得到双功能粉体。S5、称取S4步骤中所制得的双功能粉体5g,倒入250mL三口烧瓶,向其中注入50mL蒸馏水,搅拌30-60min后,再倒入50mL的NaAlO2溶液,然后缓慢注入柠檬酸溶液将pH调节至确定值,之后继续搅拌,反应一段时间后,经过抽虑、洗涤、真空干燥后得到吸波导热双功能粉体产品。优选的,所述缓冲液为乙酸-乙酸钠,且乙酸-乙酸钠的比例为1:3。优选的,所述超声分散时间为3-5分钟。优选的,所述乙醇和丙酮的比例为1:1。优选的,所述Al(NO3)3溶液的分量为150mL,且Al(NO3)3溶液的浓度为30wt%。优选的,所述NaAlO2溶液的浓度为1.0mol/L,所述柠檬酸溶液的浓度为1.0mol/L。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专利技术通过控制或调节吸收剂的电磁参数,使其尽量满足阻抗匹配和高损耗的要求,从而可以有效展宽频带,改善高频段阻抗匹配性能的主要措施是通过包覆改性,降低介电常数的异质壳层包覆在金属磁性吸收剂表面,形成具有核壳结构的新型吸收剂,从而改善其阻抗匹配性能,包覆的壳核材料可极大的增加吸收剂的填充比例,从而提高材料的吸波性能和导热性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吸波导热双功能粉体制备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实施例1,一种吸波导热双功能粉体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称取FeSiAl磁粉50g,将FeSiAl磁粉在乙醇和丙酮中清洗5次(乙醇和丙酮的比例为1:1),随后进行烘干处理;S2、取步骤S1预处理后的FeSiAl磁粉与0.5L缓冲液进行混合(缓冲液为乙酸-乙酸钠,且乙酸-乙酸钠的比例为1:3),调节pH值至3,混合时采用超声分散处理,超声分散时间为3分钟,混合均匀后得悬浊液;S3、将步骤S2中所制得的悬浊液加热至75℃,随后在悬浊液中逐滴加入Al(NO3)3溶液(Al(NO3)3溶液的分量为150mL,且Al(NO3)3溶液的浓度为30wt%),并充分搅拌1h,搅拌完成后在75℃下静置3h得到混合反应液;S4、对步骤S3中所得混合反应液进行过滤得到包覆粉体,随后将包覆粉体放入烘箱内烘干,在保护气氛下加热至700℃,将生成的Al(OH)3转化为Al2O3,锻烧后得到双功能粉体;S5、称取S4步骤中所制得的双功能粉体5g,倒入250mL三口烧瓶,向其中注入50mL蒸馏水,搅拌35min后,再倒入50mL的NaAlO2溶液(NaAlO2溶液的浓度为1.0mol/L),然后缓慢注入柠檬酸溶液(柠檬酸溶液的浓度为1.0mol/L)将pH调节至确定值,之后继续搅拌,反应一段时间后,经过抽虑、洗涤、真空干燥后得到成品一。实施例2,一种吸波导热双功能粉体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称取FeSiAl磁粉50g,将FeSiAl磁粉在乙醇和丙酮中清洗6次(乙醇和丙酮的比例为1:1),随后进行烘干处理;S2、取步骤S1预处理后的FeSiAl磁粉与0.5L缓冲液进行混合(缓冲液为乙酸-乙酸钠,且乙酸-乙酸钠的比例为1:3),调节pH值至4,混合时采用超声分散处理,超声分散时间为4分钟,混合均匀后得悬浊液;S3、将步骤S2中所制得的悬浊液加热至75℃,随后在悬浊液中逐滴加入Al(NO3)3溶液(Al(NO3)3溶液的分量为150mL,且Al(NO3)3溶液的浓度为30wt%),并充分搅拌1h,搅拌完成后在75℃下静置3h得到混合反应液;S4、对步骤S3中所得混合反应液进行过滤得到包覆粉体,随后将包覆粉体放入烘箱内烘干,在保护气氛下加热至700℃,将生成的Al(OH)3转化为Al2O3,锻烧后得到双功能粉体;S5、称取S4步骤中所制得的双功能粉体5g,倒入250mL三口烧瓶,向其中注入50mL蒸馏水,搅拌45min后,再倒入50mL的NaAlO2溶液(NaAlO2溶液的浓度为1.0mol/L),然后缓慢注入柠檬酸溶液(柠檬酸溶液的浓度为1.0mol/L)将pH调节至确定值,之后继续搅拌,反应一段时间后,经过抽虑、洗涤、真空干燥后得到成品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吸波导热双功能粉体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S1、称取FeSiAl磁粉50g,将FeSiAl磁粉在乙醇和丙酮中清洗不少于5次,随后进行烘干处理;/nS2、取步骤S1预处理后的FeSiAl磁粉与0.5L缓冲液进行混合,调节pH值至3-6,混合时采用超声分散处理,混合均匀后得悬浊液;/nS3、将步骤S2中所制得的悬浊液加热至75℃,随后在悬浊液中逐滴加入Al(NO3)3溶液,并充分搅拌1h,搅拌完成后在75℃下静置3h得到混合反应液;/nS4、对步骤S3中所得混合反应液进行过滤得到包覆粉体,随后将包覆粉体放入烘箱内烘干,在保护气氛下加热至700℃锻烧后得到双功能粉体。/nS5、称取S4步骤中所制得的双功能粉体5g,倒入250mL三口烧瓶,向其中注入50mL蒸馏水,搅拌30-60min后,再倒入50mL的NaAlO2溶液,然后缓慢注入柠檬酸溶液将pH调节至确定值,之后继续搅拌,反应一段时间后,经过抽虑、洗涤、真空干燥后得到吸波导热双功能粉体产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吸波导热双功能粉体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称取FeSiAl磁粉50g,将FeSiAl磁粉在乙醇和丙酮中清洗不少于5次,随后进行烘干处理;
S2、取步骤S1预处理后的FeSiAl磁粉与0.5L缓冲液进行混合,调节pH值至3-6,混合时采用超声分散处理,混合均匀后得悬浊液;
S3、将步骤S2中所制得的悬浊液加热至75℃,随后在悬浊液中逐滴加入Al(NO3)3溶液,并充分搅拌1h,搅拌完成后在75℃下静置3h得到混合反应液;
S4、对步骤S3中所得混合反应液进行过滤得到包覆粉体,随后将包覆粉体放入烘箱内烘干,在保护气氛下加热至700℃锻烧后得到双功能粉体。
S5、称取S4步骤中所制得的双功能粉体5g,倒入250mL三口烧瓶,向其中注入50mL蒸馏水,搅拌30-60min后,再倒入50mL的NaAlO2溶液,然后缓慢注入柠檬酸溶液将pH调节至确定值,之后继续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忠庆赵栋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铂韬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