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近岸蓝藻水华的收集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875972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1 04: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近岸蓝藻水华的收集处理方法,具体实施步骤包括:a.水泵持续从蓝藻集中富集的近岸待清理区域内抽水至渗水箱内进行过滤渗水,并将水体中的蓝藻收集到渗水箱内形成堆积蓝藻,通过渗水板过滤的洁净水则通过排水管排入到洁净水区域内;b.收集的蓝藻加入到螺旋挤压机内进行挤压脱水,并将含MC废水和挤干的蓝藻分别进行收集处理;c.收集的废水依次通过紫外线处理箱和臭氧处理箱内进行二级处理;d.收集的脱水完成的蓝藻,进入到加热铜套内进行加热灭活,使其长时间保持40‑50℃状态,基本灭失了生物活性。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对近岸的蓝藻进行的收集打捞,降低水体中的MC含量,避免了其获得生物竞争优势,从而遏制蓝藻水华的发生和恶化。

A method of collection and treatment of cyanobacteria bloo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近岸蓝藻水华的收集处理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近岸蓝藻水华的收集处理方法,属于生物环保行业蓝藻水华预防及处理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水体污染问题日益严峻。2007年太湖蓝藻水华引起的饮用水危机以来,蓝藻水华一直备受社会各界关注。蓝藻如果清理不及时,产生的毒素对水体生物造成致命的威胁,并且蓝藻死亡分解消耗大量的氧气,水体缺氧从而破坏正常的食物链,威胁到饮用水安全,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社会问题。微囊藻毒素Microcystins(MC)是由蓝藻水华,如固氮的鱼腥藻(Anabaena)、束丝藻(Aphanizomenon)等暴发所产生的一种肝毒素。微囊藻毒素为七肽单环肝毒素,结构中存在着环状结构和间隔双键,因而具有相当的稳定性。微囊藻毒素是一种具有自我强化机制作用的生态生长调节素,高浓度MC可以影响水生植物种类的多样性,从而帮助蓝藻获得竞争优势,直至形成水华。因此,去除或降低水体中的MC含量是处理和预防蓝藻水华的重要途径。当蓝藻水华发生前期,湖水近岸区域首先会富集大量蓝藻,当前为了在早期处理蓝藻水华问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近岸蓝藻水华的收集处理方法,包括布置在岸边的可移动式收集打捞系统和蓝藻处理预防系统;实施步骤包括:/na.水泵持续从蓝藻集中富集的近岸待清理区域(1)内抽水至渗水箱(6)内进行过滤渗水,并将水体中的蓝藻收集到渗水箱(6)内形成堆积蓝藻(26),通过渗水板(27)过滤到积水区(28)内的洁净水则通过排水管二(14)排入到洁净水区域二(15)内;/nb.收集的蓝藻加入到螺旋挤压机内进行挤压脱水,并将含MC废水和挤干的蓝藻分别进行收集处理;/nc.收集的废水依次通过紫外线处理箱(9)和臭氧处理箱(10)内进行二级处理;/nd.收集的脱水完成的蓝藻,进入到加热铜套(30)内进行加热灭活,使其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近岸蓝藻水华的收集处理方法,包括布置在岸边的可移动式收集打捞系统和蓝藻处理预防系统;实施步骤包括:
a.水泵持续从蓝藻集中富集的近岸待清理区域(1)内抽水至渗水箱(6)内进行过滤渗水,并将水体中的蓝藻收集到渗水箱(6)内形成堆积蓝藻(26),通过渗水板(27)过滤到积水区(28)内的洁净水则通过排水管二(14)排入到洁净水区域二(15)内;
b.收集的蓝藻加入到螺旋挤压机内进行挤压脱水,并将含MC废水和挤干的蓝藻分别进行收集处理;
c.收集的废水依次通过紫外线处理箱(9)和臭氧处理箱(10)内进行二级处理;
d.收集的脱水完成的蓝藻,进入到加热铜套(30)内进行加热灭活,使其长时间保持40-50℃状态,基本灭失了生物活性,进行后续处理。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庆国郝焱刘梅穆军刘雨薇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海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