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旷田华专利>正文

一种汽车用车载支撑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74585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1 04: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用车载支撑机构。所述汽车用车载支撑机构包括固定底座、支撑筒、升降弹簧与置物盘,所述固定底座固定于汽车驾驶室置物板上,所述支撑筒凸设于所述固定底座上,所述升降弹簧套设于所述支撑筒上,所述置物盘的底部连接有定位盘,所述定位盘滑动地套设于所述支撑筒上并支撑于所述升降弹簧上,所述定位盘能够相对所述支撑筒定位于两个不同的高度位置,进而使得所述汽车用车载支撑机构具有两个不同的支撑高度。

A vehicle support mechanism for automobi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用车载支撑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用车载支撑机构。
技术介绍
在汽车上可以设置各种支撑机构例如承载板及置物板,用来放置装饰品或者手机,以便于装饰汽车的驾驶室或者利用手机来播放音乐/视频或者进行导航。然而,一般的支撑机构仅有一个支撑高度,无法实现两个高度位置的置放,使得物品的置放高度难以调节。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具有两个支撑高度的汽车用车载支撑机构。一种汽车用车载支撑机构,包括固定底座、支撑筒、升降弹簧与置物盘,所述固定底座固定于汽车驾驶室置物板上,所述支撑筒凸设于所述固定底座上,所述升降弹簧套设于所述支撑筒上,所述置物盘的底部连接有定位盘,所述定位盘滑动地套设于所述支撑筒上并支撑于所述升降弹簧上,所述定位盘能够相对所述支撑筒定位于两个不同的高度位置。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底座包括第一圆板、第二圆板与固定柱,所述固定柱连接所述第一圆板与所述第二圆板。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圆板与所述第二圆板平行,所述固定柱设置于所述第一圆板的侧边,所述固定柱的相对两端分别垂直连接所述第一圆板与所述第二圆板。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圆板与所述第二圆板之间形成有操作间隙,所述操作间隙内设置有调高组件。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圆板的底面设置有粘胶层,所述粘胶层粘附于所述汽车驾驶室置物板上,以支撑所述支撑筒。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圆板的中部开设有通孔,所述支撑筒的底部固定于所述第二圆板上,并穿设于所述通孔中。r>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通孔的周面设置有螺合部,所述升降弹簧的底端包绕于所述通孔外并抵持于所述第一圆板上。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调高组件包括调高件,所述调高件包括螺旋圆板与螺纹管,所述螺旋圆板位于所述操作间隙中,所述螺纹管凸设于所述螺旋圆板的中央,所述螺纹管穿设于所述通孔中。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螺纹管的外壁与所述通孔的螺纹部相互螺合。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螺旋圆板的厚度小于所述操作间隙的高度,以使所述螺旋圆板能够带动所述螺纹管凸伸至所述固定底座上方以抵持所述定位盘。汽车用车载支撑机构在使用时,由于所述定位盘能够相对所述支撑筒定位于两个不同的高度位置,因此使得所述置物盘能够定位于两个不同的支撑高度,以支撑各种物品,提高其使用方便性。附图说明图1为一实施例的汽车用车载支撑机构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汽车用车载支撑机构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示意图。图3为一实施例的调高组件与支撑筒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4为图3所示调高组件与支撑筒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专利技术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用车载支撑机构。例如,所述汽车用车载支撑机构包括固定底座、支撑筒、升降弹簧与置物盘,所述固定底座固定于汽车驾驶室置物板上。例如,所述支撑筒凸设于所述固定底座上,所述升降弹簧套设于所述支撑筒上,所述置物盘的底部连接有定位盘,所述定位盘滑动地套设于所述支撑筒上并支撑于所述升降弹簧上。例如,所述定位盘能够相对所述支撑筒定位于两个不同的高度位置。请参阅图1至图4,一种汽车用车载支撑机构,包括固定底座10、支撑筒20、升降弹簧30与置物盘40,所述固定底座10固定于汽车驾驶室置物板上,所述支撑筒20凸设于所述固定底座10上,所述升降弹簧30套设于所述支撑筒20上,所述置物盘40的底部连接有定位盘45,所述定位盘45滑动地套设于所述支撑筒20上并支撑于所述升降弹簧30上,所述定位盘45能够相对所述支撑筒20定位于两个不同的高度位置。例如,汽车用车载支撑机构在使用时,由于所述定位盘45能够相对所述支撑筒20定位于两个不同的高度位置,因此使得所述置物盘40能够定位于两个不同的支撑高度,以支撑各种物品,提高其使用方便性。例如,为了便于固定所述固定底座10,所述固定底座10包括第一圆板11、第二圆板12与固定柱13,所述固定柱13连接所述第一圆板11与所述第二圆板12。所述第一圆板11与所述第二圆板12平行,所述固定柱13设置于所述第一圆板11的侧边,所述固定柱13的相对两端分别垂直连接所述第一圆板11与所述第二圆板12。所述第一圆板11与所述第二圆板12之间形成有操作间隙15,所述操作间隙15内设置有调高组件50。所述第二圆板12的底面设置有粘胶层,所述粘胶层粘附于所述汽车驾驶室置物板上,以支撑所述支撑筒20。通过于所述固定底座10底部的第二圆板12的底面设置粘胶层,因此方便利用所述粘胶层来粘附固定所述固定底座10。例如,为了便于抵持所述定位盘45,所述第一圆板11的中部开设有通孔115,所述支撑筒20的底部固定于所述第二圆板12上,并穿设于所述通孔115中。所述通孔115的周面设置有螺合部,所述升降弹簧30的底端包绕于所述通孔115外并抵持于所述第一圆板11上。所述调高组件50包括调高件51,所述调高件51包括螺旋圆板513与螺纹管515,所述螺旋圆板513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圆板11的直径。所述螺旋圆板513位于所述操作间隙15中,所述螺纹管515凸设于所述螺旋圆板513的中央,所述螺纹管515穿设于所述通孔115中。所述螺纹管515的外壁与所述通孔115的螺纹部相互螺合。所述螺旋圆板513的厚度小于所述操作间隙15的高度,以使所述螺旋圆板513能够带动所述螺纹管515凸伸至所述固定底座10上方以抵持所述定位盘45。通过旋转所述调高件51,从而可以使得所述螺纹管515螺合所述通孔115的螺纹部上,继而上升以利用所述螺纹管515抵持所述定位盘45上升,以提高所述置物盘40的高度。例如,尤其重要的是,为了便于实现所述两个支撑高度,所述定位盘45为钢盘,所述固定底座10为磁性底座,例如为强磁性底座,所述调高件51由铝材制成。所述定位盘45的两个不同的高度位置分别为第一定位高度与第二定位高度,所述第一定位高度低于所述第二定位高度。所述定位盘45的底部设置有定位环,所述定位环包绕于所述升降弹簧30的周缘。在第一定位高度,所述定位盘45压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用车载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底座、支撑筒、升降弹簧与置物盘,所述固定底座固定于汽车驾驶室置物板上,所述支撑筒凸设于所述固定底座上,所述升降弹簧套设于所述支撑筒上,所述置物盘的底部连接有定位盘,所述定位盘滑动地套设于所述支撑筒上并支撑于所述升降弹簧上,所述定位盘能够相对所述支撑筒定位于两个不同的高度位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用车载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底座、支撑筒、升降弹簧与置物盘,所述固定底座固定于汽车驾驶室置物板上,所述支撑筒凸设于所述固定底座上,所述升降弹簧套设于所述支撑筒上,所述置物盘的底部连接有定位盘,所述定位盘滑动地套设于所述支撑筒上并支撑于所述升降弹簧上,所述定位盘能够相对所述支撑筒定位于两个不同的高度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用车载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底座包括第一圆板、第二圆板与固定柱,所述固定柱连接所述第一圆板与所述第二圆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用车载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圆板与所述第二圆板平行,所述固定柱设置于所述第一圆板的侧边,所述固定柱的相对两端分别垂直连接所述第一圆板与所述第二圆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用车载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圆板与所述第二圆板之间形成有操作间隙,所述操作间隙内设置有调高组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用车载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圆板的底面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旷田华
申请(专利权)人:旷田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