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胎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74312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1 03: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轮胎能够确保湿路性能,并且发挥优异的转弯性能。轮胎具有指定了向车辆安装的方向的胎面部(2)。胎面部(2)具有:外侧胎面接地端(To)、内侧胎面接地端(Ti)以及轮胎赤道(C)与外侧胎面接地端(To)之间的外侧胎面部(4)。在胎面部(2)设置有:在轮胎赤道(C)与内侧胎面接地端(Ti)之间沿轮胎周向连续地延伸的第一主沟(11)、和从第一主沟(11)至少延伸至外侧胎面接地端(To)的多个第一横沟(16)。从轮胎赤道(C)至第一主沟(11)的沟中心线的轮胎轴向的距离为胎面一半宽度的0.20倍以下。在外侧胎面部(4)不设置沿轮胎周向连续地延伸的主沟。

ty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轮胎
本专利技术涉及轮胎,详细而言涉及适于高速行驶的轮胎。
技术介绍
在下述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供公路行驶和赛道行驶双方利用的轮胎。为了确保在公路行驶的湿路性能,该轮胎具有:配置在轮胎赤道与内侧胎面接地端之间的第一主沟、和一端与第一主沟连通并且另一端在外侧胎面部形成终端的第二横沟。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7-030604号公报然而,上述第一主沟和上述第二横沟存在在湿路行驶时,无法充分地将外侧胎面部与路面之间的水排出的问题。另一方面,存在当在外侧胎面部配置有沿轮胎周向连续地延伸的主沟的情况下,外侧胎面部的花纹刚性降低,从而在干燥路面的转弯性能变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以上那样的问题所做出的,主要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确保湿路性能,并发挥优异的转弯性能的轮胎。本专利技术是一种轮胎,具有指定了向车辆安装的方向的胎面部,所述胎面部具有:在车辆安装时成为车辆外侧的外侧胎面接地端、在车辆安装时成为车辆内侧的内侧胎面接地端、以及轮胎赤道与所述外侧胎面接地端之间的外侧胎面部,在所述胎面部设置有:在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轮胎,具有指定了向车辆安装的方向的胎面部,其特征在于,/n所述胎面部具有:在车辆安装时成为车辆外侧的外侧胎面接地端、在车辆安装时成为车辆内侧的内侧胎面接地端、以及轮胎赤道与所述外侧胎面接地端之间的外侧胎面部,/n在所述胎面部设置有:在轮胎赤道与所述内侧胎面接地端之间沿轮胎周向连续地延伸的第一主沟、和从所述第一主沟至少延伸至所述外侧胎面接地端的多个第一横沟,/n从轮胎赤道至所述第一主沟的沟中心线的轮胎轴向的距离为胎面一半宽度的0.20倍以下,/n在所述外侧胎面部不设置沿轮胎周向连续地延伸的主沟。/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613 JP 2018-1130431.一种轮胎,具有指定了向车辆安装的方向的胎面部,其特征在于,
所述胎面部具有:在车辆安装时成为车辆外侧的外侧胎面接地端、在车辆安装时成为车辆内侧的内侧胎面接地端、以及轮胎赤道与所述外侧胎面接地端之间的外侧胎面部,
在所述胎面部设置有:在轮胎赤道与所述内侧胎面接地端之间沿轮胎周向连续地延伸的第一主沟、和从所述第一主沟至少延伸至所述外侧胎面接地端的多个第一横沟,
从轮胎赤道至所述第一主沟的沟中心线的轮胎轴向的距离为胎面一半宽度的0.20倍以下,
在所述外侧胎面部不设置沿轮胎周向连续地延伸的主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横沟相对于轮胎轴向以0~20°的角度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胎面部设置有从所述第一主沟向所述外侧胎面接地端侧延伸,并且在轮胎赤道与所述外侧胎面接地端之间中断的多个第二横沟。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横沟相对于轮胎轴向以0~20°的角度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小高和真
申请(专利权)人: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