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胎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74313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1 03: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能够兼顾干燥路面上的转弯性能和湿路性能的轮胎。该轮胎具有向车辆的安装的朝向被指定的胎面部。胎面部(2)具有:内侧胎面接地端(Ti)、外侧胎面接地端(To)、在内侧胎面接地端(Ti)与轮胎赤道(C)之间沿轮胎周向连续地延伸的内侧主沟(6)、在外侧胎面接地端(To)与轮胎赤道(C)之间沿轮胎周向连续地延伸且具有小于内侧主沟(6)的沟宽的外侧细沟(7)、在内侧主沟(6)与外侧细沟(7)之间沿轮胎周向连续地延伸的中央主沟(8)、和被划分于中央主沟(8)与外侧细沟(7)之间的外侧胎冠陆地部11。在外侧胎冠陆地部(11)设置有两端在外侧胎冠陆地部(11)内中断的多个外侧胎冠横沟(15)。

ty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轮胎
本专利技术涉及轮胎,详细而言涉及适于高速行驶的轮胎。
技术介绍
在下述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用于公共道路行驶和环道行驶这双方的轮胎。上述轮胎为了确保公共道路行驶中的湿路性能,而在轮胎赤道与内侧胎面接地端之间的内侧胎面部具有沿轮胎周向连续地延伸的第1主沟和第2主沟。另外,上述轮胎在轮胎赤道与外侧胎面接地端之间的外侧胎面部不设置沿轮胎周向连续地延伸的沟。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7-030604号公报然而,上述第1主沟和上述第2横沟存在在湿路行驶时无法充分地将外侧胎面部与路面之间的水排出的问题。另一方面,当在外侧胎面部配置有与第1主沟和第2主沟相同的主沟的情况下,存在外侧胎面部的花纹刚性降低,而导致干燥路面上的转弯性能变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以上的问题点而提出的,其主要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兼顾干燥路面上的转弯性能和湿路性能的轮胎。本专利技术是具有向车辆的安装的方向被指定的胎面部的轮胎,优选为:上述胎面部具有:内侧胎面接地端,其在车辆安装时成为车辆内侧;外侧胎面接地端,其在车辆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轮胎,具有向车辆的安装的方向被指定的胎面部,/n所述轮胎的特征在于,/n所述胎面部具有:/n内侧胎面接地端,其在车辆安装时成为车辆内侧;/n外侧胎面接地端,其在车辆安装时成为车辆外侧;/n内侧主沟,其在所述内侧胎面接地端与轮胎赤道之间沿轮胎周向连续地延伸;/n外侧细沟,其在所述外侧胎面接地端与轮胎赤道之间沿轮胎周向连续地延伸,且具有比所述内侧主沟的沟宽小的沟宽;/n中央主沟,其在所述内侧主沟与所述外侧细沟之间沿轮胎周向连续地延伸;以及/n外侧胎冠陆地部,其被划分于所述中央主沟与所述外侧细沟之间,/n在所述外侧胎冠陆地部设置有两端在所述外侧胎冠陆地部内中断的多个外侧胎冠横沟。/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613 JP 2018-1130441.一种轮胎,具有向车辆的安装的方向被指定的胎面部,
所述轮胎的特征在于,
所述胎面部具有:
内侧胎面接地端,其在车辆安装时成为车辆内侧;
外侧胎面接地端,其在车辆安装时成为车辆外侧;
内侧主沟,其在所述内侧胎面接地端与轮胎赤道之间沿轮胎周向连续地延伸;
外侧细沟,其在所述外侧胎面接地端与轮胎赤道之间沿轮胎周向连续地延伸,且具有比所述内侧主沟的沟宽小的沟宽;
中央主沟,其在所述内侧主沟与所述外侧细沟之间沿轮胎周向连续地延伸;以及
外侧胎冠陆地部,其被划分于所述中央主沟与所述外侧细沟之间,
在所述外侧胎冠陆地部设置有两端在所述外侧胎冠陆地部内中断的多个外侧胎冠横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
所述胎面部具有被划分于所述外侧胎面接地端与所述外侧细沟之间的外侧胎肩陆地部,
在所述外侧胎肩陆地部未设置有与所述外侧细沟连通的横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
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依田崚平小高和真
申请(专利权)人: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