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断位置的确定方法、设备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873767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1 03:48
本发明专利技术设计产品连续切断设备,特别提供了一种切断位置的确定方法、设备及系统,包括:获取待切断体上预设标识点的位置以及切断长度;基于所述预设标识点的位置以及所述切断长度,确定切断位置;获取相邻缺口之间的距离;其中,所述缺口形成在所述待切断体上;根据获取到的所述距离以及切断位置,在所述切断长度内确定所述待切断体上的最后一个预设缺口的位置;当最后一个预设缺口与所述切断位置之间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时,形成第一控制指令;其中,所述第一控制指令为停止在所述最后一个预设缺口的位置形成所述缺口;上述方法能够有效降低切断位置与待切断体上的缺口重合的可能性。

Determination method, equipment and system of cut-off posi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切断位置的确定方法、设备及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条状产品切断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切断位置的确定方法、设备及系统。
技术介绍
挤出机挤出的多数产品都是生产出长度较长的半成品,再对半成品进行切割。而挤出半成品上通常会设置各类型的缺口;在实际切割过程中,若落刀位置完全按照实际长度来切割,可能切断位置会落在缺口处,影响产品横截面的质量。目前,申请公布号为CN103286817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汽车密封条的定长切断打孔机的制作方法,其公开的方案中,包括气动横梁,在气动横梁的两端制作有端头切断刀夹具,在两个端头切断刀夹具之间设置有打孔机,随着气动横梁的上下移动,端头切断刀夹具和打孔机对汽车密封条同时进行切断和打孔的工序。上述结构中气动横梁两端的端头切断刀夹具之间的距离就是待切断体的切断距离,在气动横梁上设置有2个~25个打孔机,在同一批待切断体的处理过程中,打孔机数量固定且与气动横梁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保持不变,更适用于控制单一尺寸型号的待切断体;若待切断体的尺寸发生变化,需调节打孔机数量和端头切断刀夹具的位置,目前行业中多采用根据刻度手动调节的方式,调节过程复杂且易发生偏差,尤其待切断体长度较长的情况下,对应的设备上端头切断刀夹具之间的距离又有极限位置,难以适用于多种不同规格要求的待切断体切断工序。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切断位置落在排气孔处、难以适用于多个尺寸的待切断体的现象,从而提供一种带孔产品避孔切断方法。一种切断位置的确定方法,包括:获取待切断体上预设标识点的位置以及切断长度;基于所述预设标识点的位置以及所述切断长度,确定切断位置;获取相邻缺口之间的距离;其中,所述缺口形成在所述待切断体上;根据获取到的所述距离以及切断位置,在所述切断长度内确定所述待切断体上的最后一个预设缺口的位置;当最后一个预设缺口与所述切断位置之间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时,形成第一控制指令;其中,所述第一控制指令为停止在所述最后一个预设缺口的位置形成所述缺口。所述方法还包括:基于当前段待切断体上最后一个缺口的位置以及所述相邻缺口之间的距离,确定下一段待切断体上的第一个缺口的位置。沿所述切断位置从所述待切断体上切断所述当前段待切断体。所述下一段待切断体上的第一个缺口与所述当前段待切断体上最后一个缺口之间的距离为所述相邻缺口之间的距离的第一预设倍数;其中,所述第一预设倍数大于或等于2。所述方法还包括:当最后一个预设缺口与所述初始切断位置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距离时,形成第二控制指令;其中,所述第二控制指令为在所述最后一个预设缺口的位置形成所述缺口。所述下一段待切断体上的第一个缺口与所述当前段待切断体上最后一个缺口之间的距离为所述相邻缺口之间的距离的第二预设倍数;其中,所述第一预设倍数大于或等于1.5。所述缺口为气孔。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避开待切断体上缺口位置的切断设备。一种切断设备,包括:控制器,用于执行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切断位置的确定方法;切断单元,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用于接收所述控制器形成的控制指令,并执行相应的操作。所述切断单元包括:分别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的切刀以及打孔装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避开待切断体上缺口位置的切断系统。一种切断系统,包括:第一传感器,用于识别待切断体上的预设标识点;第二传感器,用于测量所述待切断体的长度;上述权利要求所述的切断设备,与所述第一传感器以及所述第二传感器连接。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切断位置的确定方法,在下刀切断之前,先对下刀位置处是否有缺口进行判断,并且根据下刀位置与最近的缺口之间的距离,与预设距离进行比较判断,若实际测得的距离比预设距离小,那么切刀就暂时处在悬停状态,不下刀,以免切断位置落在缺口处或与缺口处太近,影响切断位置处的强度。若切断位置距离缺口太近,那么在后期粘接时,该切口处相较于其他切口在同样大小力的作用下更容易形变,影响粘接面的平整程度。这种切断位置的确定方法无需根据实际待切断体的长度调整设备的尺寸,只需有能够切断的刀具即能够实现切断的动作,不易受待切断体的尺寸影响。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切断设备,在应用了上述的切断方法后,能够适用于多种尺寸的待切断体加工,有效降低切断时与缺口重合或过近的可能性。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切断系统,包括用于识别待切断体上各处记号例如标识点、缺口等的传感器,相较于常规的人工打孔精度更高;更便于清楚识别待切断体上的各种记号。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的操作方法流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中的操作方法流程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的设备中信号传输方向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4中系统的信号传输方向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专利技术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的待切断体可以是汽车密封条,也可以是由挤出机挤出成型的条状零件例如胶管等;待切断体上的缺口可以为汽车密封条上的气孔,也可为连接孔。在下文的描述中以汽车密封条为例,其中,缺口为气孔。实施例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切断位置的确定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如下步骤:S11,获取待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切断位置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获取待切断体上预设标识点的位置以及切断长度;/n基于所述预设标识点的位置以及所述切断长度,确定切断位置;/n获取相邻缺口之间的距离;其中,所述缺口形成在所述待切断体上;/n根据获取到的所述距离以及切断位置,在所述切断长度内确定所述待切断体上的最后一个预设缺口的位置;/n当最后一个预设缺口与所述切断位置之间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时,形成第一控制指令;其中,所述第一控制指令为停止在所述最后一个预设缺口的位置形成所述缺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切断位置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待切断体上预设标识点的位置以及切断长度;
基于所述预设标识点的位置以及所述切断长度,确定切断位置;
获取相邻缺口之间的距离;其中,所述缺口形成在所述待切断体上;
根据获取到的所述距离以及切断位置,在所述切断长度内确定所述待切断体上的最后一个预设缺口的位置;
当最后一个预设缺口与所述切断位置之间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时,形成第一控制指令;其中,所述第一控制指令为停止在所述最后一个预设缺口的位置形成所述缺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基于当前段待切断体上最后一个缺口的位置以及所述相邻缺口之间的距离,确定下一段待切断体上的第一个缺口的位置。
沿所述切断位置从所述待切断体上切断所述当前段待切断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下一段待切断体上的第一个缺口与所述当前段待切断体上最后一个缺口之间的距离为所述相邻缺口之间的距离的第一预设倍数;其中,所述第一预设倍数大于或等于2。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山岗张金璐张显郝尊崇
申请(专利权)人:瀚德中国汽车密封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