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联轴器装配设备及其工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87331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1 03: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联轴器装配设备,包括底座和垫板,所述垫板转动安装在承重板的上部,底座的顶部两端均连接有固定盘,所述承重板转动安装在两个固定盘之间。所述垫板的两侧均竖直连接有若干个竖杆,一侧的若干个竖杆的顶部均连接有压板,另一侧的若干个竖杆的底部均连接有压板,上方压板的底部和下方压板的顶部均连接有托板,托板与压板之间连接有若干个液压柱。联轴器装配时可以改变方向和倾斜角度,能适应不同的装配需求,装配过程中更加方便快捷,工作的效率得到提高。在配重块的作用下,装载盒的重心始终在底部,使得装载盒在转动中顶部始终朝向上方,装载盒内部的零部件不会向下掉落,零部件能得到很好的储存,方便后续的使用。

A kind of coupling assembly equipment and its working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联轴器装配设备及其工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装配设备,具体涉及一种联轴器装配设备及其工作方法,属于联轴器加工应用领域。
技术介绍
联轴器用来联接不同机构中的两根轴(主动轴和从动轴)使之共同旋转以传递扭矩的机械零件。在高速重载的动力传动中,有些联轴器还有缓冲、减振和提高轴系动态性能的作用。联轴器由两半部分组成,分别与主动轴和从动轴联接。一般动力机大都借助于联轴器与工作机相联接。但是现有的联轴器装配设备在使用中仍存在一定的不足。现有的联轴器装配设备结构简单,联轴器在装配过程中位置和方向不方便调节,装配的效率较低,且装配过程中不能适应不同尺寸的联轴器,联轴器固定的稳定性能不好,容易发生晃动,装配的精度不高。且装配中的零部件取放繁琐,不能快速的对联轴器装配零件进行取放,局限性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联轴器装配设备及其工作方法,可以解决现有的联轴器装配设备结构简单,联轴器在装配过程中位置和方向不方便调节,装配的效率较低,且装配过程中不能适应不同尺寸的联轴器,联轴器固定的稳定性能不好,容易发生晃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联轴器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和垫板(4),所述垫板(4)转动安装在承重板(3)的上部,底座(1)的顶部两端均连接有固定盘(2),所述承重板(3)转动安装在两个固定盘(2)之间;/n所述垫板(4)的两侧均竖直连接有若干个竖杆(7),一侧的若干个竖杆(7)的顶部均连接有压板(5),另一侧的若干个竖杆(7)的底部均连接有压板(5),上方压板(5)的底部和下方压板(5)的顶部均连接有托板(10),托板(10)与压板(5)之间连接有若干个液压柱(9),托板(10)远离压板(5)的端部转动连接有限位板(11),限位板(11)的端部通过转轴(12)与托板(10)转动连接,且转轴(1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联轴器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和垫板(4),所述垫板(4)转动安装在承重板(3)的上部,底座(1)的顶部两端均连接有固定盘(2),所述承重板(3)转动安装在两个固定盘(2)之间;
所述垫板(4)的两侧均竖直连接有若干个竖杆(7),一侧的若干个竖杆(7)的顶部均连接有压板(5),另一侧的若干个竖杆(7)的底部均连接有压板(5),上方压板(5)的底部和下方压板(5)的顶部均连接有托板(10),托板(10)与压板(5)之间连接有若干个液压柱(9),托板(10)远离压板(5)的端部转动连接有限位板(11),限位板(11)的端部通过转轴(12)与托板(10)转动连接,且转轴(12)的一端通过链条和链轮连接电机(13)的输出轴;
所述底座(1)的顶部一端安装有防护壳(8),防护壳(8)的内部转动安装有主轴,主轴的两端均连接有侧板(19),两个侧板(19)之间转动安装有若干个装载盒(18),侧板(19)的端部通过第四转动杆(21)与防护壳(8)转动连接;所述装载盒(18)的底部连接有配重块(22);
所述侧板(19)的内部沿圆周方向设置有若干个插孔(23),第三转动杆(20)插接在插孔(23)的内部,插孔(23)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推板(24),推板(24)的侧面与插孔(23)的内端之间连接有若干个减震弹簧(2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联轴器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板(3)的两端均通过第一转动杆(14)与固定盘(2)转动连接,且固定盘(2)的内部安装有驱动马达,驱动马达的输出端与第一转动杆(14)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联轴器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垫板(4)的底部中端通过第二转动杆(15)与承重板(3)转动连接,第二转动杆(15)分别垂直于垫板(4)和承重板(3),垫板(4)与承重板(3)呈平行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联轴器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板(3)的顶部竖直连接有若干个弹性伸缩柱(1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滨叶永生范胜刚方坤
申请(专利权)人:马鞍山市正大传动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