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锤头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72756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1 03: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锤头机构,包括驱动机箱、液压筒、主动活塞及活动锤头,主动活塞顶连接第一直杆,第一直杆铆接异形三角架,异形三角架铆接第二直杆及扇形转动板,扇形转动板穿接主动轴;第二直杆铆接滑动套,滑动套铆接第三直杆,第三直杆穿接第一销轴,滑动套套接摆动螺杆,摆动螺杆一端连接定位块及第二销轴,滑动套对接螺杆套;驱动机箱开设条形通孔,螺杆套外套接橡皮套。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折线形连杆结构来驱动液压筒的主动活塞作往复运动,且主动活塞的冲程长度可以调节,带给活动锤头不同的冲速和冲压力,实现了对锤头力度的连续性调节,以适应与不同强度、不同厚度的汽车钣金件的敲击修复工作。

A hammer mechanis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锤头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钣金件修复作业
,尤其涉及一种锤头机构。
技术介绍
在汽车意外受到碰撞或挤压过程中,汽车钣金件极易变形。现有技术中,汽车钣金件常用的修复方法主要由以下五种组成:敲去修理法、撬顶修理法、拉伸修理法、加热收缩法、起褶法等。最常用还是维修工采用锤头对钣金件进行仔细锤击、敲打,使钣金件表面的凹陷、褶皱等弯曲变形回复原状。在锤击过程中,不同厚度和硬度的钣金件需要不同锤击力度,这往往需要修理工的力度把握经验,具有不确定性,经验不足容易损坏钣金件。现有车间需要较为精确地控制锤头的力度,并根据钣金件的不同来调整锤头力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锤头机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锤头机构,主要由驱动机箱、连通在驱动机箱底部的液压筒、套接在液压筒上部的主动活塞以及套接在液压筒下部的活动锤头组成,活动锤头的上部活动套接在液压筒内,活动锤头的顶端通过圆柱连接有导液台,导液台具体为上表面尺寸小于下表面尺寸的平头圆锥体,导液台开设有斜孔,斜孔自上而下尺寸逐渐增大,活动锤头的底端伸出液压筒外且设有倒角面;主动活塞与活动锤头之间有间隙且填充有液压油,主动活塞上表面的中心通过铰链架连接有第一直杆,第一直杆远离主动活塞的一端铆接有异形三角架,异形三角架具体是各边为弧边的类等腰三角形结构,第一直杆铆接在异形三角架的等腰角位置,异形三角架的另一个等腰角位置铆接有第二直杆,异形三角架的顶角位置铆接有扇形转动板,扇形转动板的具体是由直扇柄和半圆弧板组成的类纸扇形结构,异形三角架铆接在扇形转动板的扇柄位置,扇形转动板半圆弧板的重心位置固定穿接有主动轴;第二直杆远离异形三角架的一端通过长铆钉铆接在滑动套的外表面,长铆钉还铆接有第三直杆,第三直杆远离滑动套一端穿接有第一销轴,第一销轴架设在驱动机箱的侧壁上,第一直杆、异形三角架、第二直杆、扇形转动板、滑动套及第三直杆均位于驱动机箱内部;滑动套内部螺纹套接有摆动螺杆,摆动螺杆的一端连接有定位块,定位块通过第二销轴架设在驱动机箱侧壁上,滑动套远离定位块的端面通过外螺母对接有螺杆套,螺杆套远离滑动套的一端伸出驱动机箱外且螺杆套的口部穿接有定位销;驱动机箱的顶壁开设有与螺杆套对应的条形通孔,条形通孔沿长度方向呈波浪齿状,螺杆套的外壁固定套接有橡皮套,橡皮套过盈卡接在条形通孔的波浪齿内;第一直杆、异形三角架底边、第二直杆及摆动螺杆形成不重叠的折线形连杆结构。优选地,主动轴伸出驱动机箱外的一端连接有低速电机,低速电机通过支撑架固定在驱动机箱的外侧壁上。优选地,橡皮套具体是发泡橡胶材质,且橡皮套的厚度为10-25mm。优选地,长铆钉的长度为第二直杆与第三直杆厚度和的3-5倍,且第二直杆与第三直杆铆接在长铆钉的钉帽处,且第二直杆及第三直杆的两侧均设有定位垫圈。优选地,扇形转动板通过平键固定在主动轴上,第三直杆通过平键固定在固定在第一销轴上,定位块通过平键固定在第二销轴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驱动机箱内的折线形连杆结构来驱动液压筒的主动活塞作往复运动,通过液压传递将冲击力传递给活动锤头,进而对汽车钣金件进行敲击修复,折线形连杆结构由第一直杆、异形三角架、第二直杆及摆动螺杆组成,摆动螺杆作为手动调整部件,用以调整折线形连杆结构的运动范围,从而控制主动活塞以不同长度的冲程进行往复运动。不同的冲程,在液压作用下,带给活动锤头不同的冲速和冲压力,从而实现了对锤头力度的连续性调节,以适应与不同强度、不同厚度的汽车钣金件的敲击修复工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锤头机构的内部结构图一(短冲程);图2为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锤头机构的内部结构图二(长冲程);图3为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锤头机构的外观图;图4为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锤头机构的摆动螺杆立体图。图中:驱动机箱1、液压筒2、主动活塞3、活动锤头4、圆柱5、导液台6、斜孔7、第一直杆8、异形三角架9、第二直杆10、扇形转动板11、主动轴12、滑动套13、第三直杆14、第一销轴15、摆动螺杆16、定位块17、第二销轴18、螺杆套19、定位销20、条形通孔21、橡皮套22、低速电机23、长铆钉24。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4,一种锤头机构,主要由驱动机箱1、连通在驱动机箱1底部的液压筒2、套接在液压筒2上部的主动活塞3以及套接在液压筒2下部的活动锤头4组成,活动锤头4的上部活动套接在液压筒2内,活动锤头4的顶端通过圆柱5连接有导液台6,导液台6具体为上表面尺寸小于下表面尺寸的平头圆锥体,导液台6开设有斜孔7,斜孔7自上而下尺寸逐渐增大,活动锤头4的底端伸出液压筒2外且设有倒角面;导液台6用于通过进出孔径的液压差将活动锤头4固定在液压筒2内,使活动锤头4易上行不易下行,避免活动锤头4从液压筒2上脱落;主动活塞3与活动锤头4之间有间隙且填充有液压油,主动活塞3上表面的中心通过铰链架连接有第一直杆8,第一直杆8远离主动活塞3的一端铆接有异形三角架9,异形三角架9具体是各边为弧边的类等腰三角形结构,第一直杆8铆接在异形三角架9的等腰角位置,异形三角架9的另一个等腰角位置铆接有第二直杆10,异形三角架9的顶角位置铆接有扇形转动板11,扇形转动板11的具体是由直扇柄和半圆弧板组成的类纸扇形结构,异形三角架9铆接在扇形转动板11的扇柄位置,扇形转动板11半圆弧板的重心位置固定穿接有主动轴12;第二直杆10远离异形三角架9的一端通过长铆钉24铆接在滑动套13的外表面,长铆钉24还铆接有第三直杆14,第三直杆14远离滑动套13一端穿接有第一销轴15,第一销轴15架设在驱动机箱1的侧壁上,第一直杆8、异形三角架9、第二直杆10、扇形转动板11、滑动套13及第三直杆14均位于驱动机箱1内部;滑动套13内部螺纹套接有摆动螺杆16,摆动螺杆16的一端连接有定位块17,定位块17通过第二销轴18架设在驱动机箱1侧壁上,滑动套13远离定位块17的端面通过外螺母对接有螺杆套19,螺杆套19远离滑动套13的一端伸出驱动机箱1外且螺杆套19的口部穿接有定位销20;驱动机箱1的顶壁开设有与螺杆套19对应的条形通孔21,条形通孔21沿长度方向呈波浪齿状,螺杆套19的外壁固定套接有橡皮套22,橡皮套22过盈卡接在条形通孔21的波浪齿内;第一直杆8、异形三角架9底边、第二直杆10及摆动螺杆16形成不重叠的折线形连杆结构。参照图3,主动轴12伸出驱动机箱1外的一端连接有低速电机23,低速电机23通过支撑架固定在驱动机箱1的外侧壁上。参照图1-4,橡皮套22具体是发泡橡胶材质,且橡皮套22的厚度为10-25mm,便于橡皮套22固定在条形通孔21内,有效防止摆动螺杆16的摆动,而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锤头机构,主要由驱动机箱(1)、连通在驱动机箱(1)底部的液压筒(2)、套接在液压筒(2)上部的主动活塞(3)以及套接在液压筒(2)下部的活动锤头(4)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锤头(4)的上部活动套接在液压筒(2)内,所述活动锤头(4)的顶端通过圆柱(5)连接有导液台(6),所述导液台(6)具体为上表面尺寸小于下表面尺寸的平头圆锥体,所述导液台(6)开设有斜孔(7),所述斜孔(7)自上而下尺寸逐渐增大,所述活动锤头(4)的底端伸出液压筒(2)外且设有倒角面;/n所述主动活塞(3)与活动锤头(4)之间有间隙且填充有液压油,所述主动活塞(3)上表面的中心通过铰链架连接有第一直杆(8),所述第一直杆(8)远离主动活塞(3)的一端铆接有异形三角架(9),所述异形三角架(9)具体是各边为弧边的类等腰三角形结构,所述第一直杆(8)铆接在异形三角架(9)的等腰角位置,所述异形三角架(9)的另一个等腰角位置铆接有第二直杆(10),所述异形三角架(9)的顶角位置铆接有扇形转动板(11),所述扇形转动板(11)的具体是由直扇柄和半圆弧板组成的类纸扇形结构,所述异形三角架(9)铆接在所述扇形转动板(11)的扇柄位置,所述扇形转动板(11)半圆弧板的重心位置固定穿接有主动轴(12);/n所述第二直杆(10)远离异形三角架(9)的一端通过长铆钉(24)铆接在滑动套(13)的外表面,所述长铆钉(24)还铆接有第三直杆(14),所述第三直杆(14)远离滑动套(13)一端穿接有第一销轴(15),所述第一销轴(15)架设在驱动机箱(1)的侧壁上,所述第一直杆(8)、异形三角架(9)、第二直杆(10)、扇形转动板(11)、滑动套(13)及第三直杆(14)均位于驱动机箱(1)内部;/n所述滑动套(13)内部螺纹套接有摆动螺杆(16),所述摆动螺杆(16)的一端连接有定位块(17),所述定位块(17)通过第二销轴(18)架设在驱动机箱(1)侧壁上,所述滑动套(13)远离定位块(17)的端面通过外螺母对接有螺杆套(19),所述螺杆套(19)远离滑动套(13)的一端伸出驱动机箱(1)外且所述螺杆套(19)的口部穿接有定位销(20);/n所述驱动机箱(1)的顶壁开设有与螺杆套(19)对应的条形通孔(21),所述条形通孔(21)沿长度方向呈波浪齿状,所述螺杆套(19)的外壁固定套接有橡皮套(22),所述橡皮套(22)过盈卡接在条形通孔(21)的波浪齿内;/n所述第一直杆(8)、异形三角架(9)底边、第二直杆(10)及摆动螺杆(16)形成不重叠的折线形连杆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锤头机构,主要由驱动机箱(1)、连通在驱动机箱(1)底部的液压筒(2)、套接在液压筒(2)上部的主动活塞(3)以及套接在液压筒(2)下部的活动锤头(4)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锤头(4)的上部活动套接在液压筒(2)内,所述活动锤头(4)的顶端通过圆柱(5)连接有导液台(6),所述导液台(6)具体为上表面尺寸小于下表面尺寸的平头圆锥体,所述导液台(6)开设有斜孔(7),所述斜孔(7)自上而下尺寸逐渐增大,所述活动锤头(4)的底端伸出液压筒(2)外且设有倒角面;
所述主动活塞(3)与活动锤头(4)之间有间隙且填充有液压油,所述主动活塞(3)上表面的中心通过铰链架连接有第一直杆(8),所述第一直杆(8)远离主动活塞(3)的一端铆接有异形三角架(9),所述异形三角架(9)具体是各边为弧边的类等腰三角形结构,所述第一直杆(8)铆接在异形三角架(9)的等腰角位置,所述异形三角架(9)的另一个等腰角位置铆接有第二直杆(10),所述异形三角架(9)的顶角位置铆接有扇形转动板(11),所述扇形转动板(11)的具体是由直扇柄和半圆弧板组成的类纸扇形结构,所述异形三角架(9)铆接在所述扇形转动板(11)的扇柄位置,所述扇形转动板(11)半圆弧板的重心位置固定穿接有主动轴(12);
所述第二直杆(10)远离异形三角架(9)的一端通过长铆钉(24)铆接在滑动套(13)的外表面,所述长铆钉(24)还铆接有第三直杆(14),所述第三直杆(14)远离滑动套(13)一端穿接有第一销轴(15),所述第一销轴(15)架设在驱动机箱(1)的侧壁上,所述第一直杆(8)、异形三角架(9)、第二直杆(10)、扇形转动板(11)、滑动套(13)及第三直杆(14)均位于驱动机箱(1)内部;
所述滑动套(13)内部螺纹套接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业峰卢兵卞磊王传江管世龙
申请(专利权)人:宣城恒皓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