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暨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甾体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2871281 阅读:1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1 02: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甾体类化合物及其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用途,同时揭示了其制备方法,提供了一种制备其高纯度产物的制备方法。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a steroid compou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甾体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天然药物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甾体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技术介绍
鱼栖苔属(Acanthophora)海藻属于红藻门(Rhodophyta)仙菜目(Ceramiales)松节藻科(Rhodomalaceae),包括26个种,目前在分类学上已经被标记的有7种,分别为:刺枝鱼栖苔(Acanthophoraspecifera)、中国台湾鱼栖苔(A.aokii)、藓状鱼栖苔(A.muscoides)、A.dendroides、A.nayadiformis、A.pacifica和A.ramulosa。我国主要有3种:刺枝鱼栖苔、中国台湾鱼栖苔和藓状鱼栖苔。文献报道该属海藻中含有多种结构类型的次级代谢产物,主要包括甾体、黄酮、含氮化合物、脂质和糖类等。这些化合物表现出丰富多样的生物活性,如抗肿瘤、抗炎、抗氧化和抗菌等,得到了相关学者的广泛关注。迄今为止,已从鱼栖苔属中分离得到46个化合物,其中甾体类化合物1个,黄酮类化合物6个,含氮类化合物5个,脂质类化合物1个,糖类化合物3个,其它类化合物0个,绝大多数来自刺枝鱼栖苔A.specifera且大部分化合物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但是截止目前,并未发现其中的甾体类化合物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活性。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抗肿瘤作用的化合物及药物,以及该药物的制备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甾体类化合物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甾体类化合物如式(I)所示:式中:R1选自H-、CH3O-、-OH中的任意一种;R2、R4或R5选自H、CH3-中的任意一种;R3选自H-、CH3-或-OH中的任意一种;进一步可选的,所述甾体类化合物为(3β,5β,22R)-3,22-二羟基胆甾-6-酮,R1和R3均为-OH;R2、R4、R5均为CH3-。进一步的,所述甾体类化合物由干燥的刺枝鱼栖苔A.spicifera经提取、分离得到。进一步可选的,所述甾体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干燥的刺枝鱼栖苔A.spicifera粉碎后用8~12倍质量的95%V/V乙醇冷浸提取,提取液经减压浓缩得总浸膏,用水混悬后分别用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得到乙酸乙酯部位和正丁醇部位;S2:乙酸乙酯部位进行硅胶柱色谱分离,以石油醚-乙酸乙酯体积比为100:0~0:100的混合溶剂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所述混合溶剂用量为乙酸乙酯部位质量的8~12倍;经薄层色谱法检验后合并极性类似的部分,得到10个流分Fr.P1-P10;S3:流分Fr.P6经反复硅胶柱色谱以及高效液相制备色谱法分离纯化后,即得所述甾体类化合物。进一步的,S3中,所述经反复硅胶柱色谱分离的步骤包括:以氯仿-丙酮体积比为100:0~0:100的混合溶剂为流动相进行硅胶柱色谱梯度洗脱分离,所述混合溶剂用量为Fr.P6流分质量的8~12倍,分离得到Fr.P6-1~Fr.P6-77个子流分;更进一步的,所述子流分Fr.P6-6再以氯仿-丙酮体积比为100:0~0:100的混合溶剂为流动相经过硅胶柱色谱进行梯度洗脱分离,所述混合溶剂用量为Fr.P6-6子流分质量的8~12倍,分离得到Fr.P6-6-1~Fr.P6-1-55个次级流分;进一步的,S3中,所述经制备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的步骤包括:次级流分Fr.P6-1-4以甲醇-水体积比为70:30混合溶剂为流动相进行制备高效液相色谱法等度洗脱分离,即分离得到所述甾体类化合物,所述甾体类化合物的保留时间tR为80.5min;优选的,所述甾体类化合物的纯度为99%更进一步的,所述制备高效液相色谱法的色谱条件包括:色谱仪为Agilent1200型色谱仪;色谱柱为日本Cosmosil公司生产的色谱柱C18-MS-II,规格:20×250mm,粒径为4μm;所述流动相的流速为6mL/min。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具有抗肿瘤作用的药物组合物,包括如式(I)所示的甾体类化合物:或其药学上所接受的盐;式中:R1选自H-、CH3O-、-OH中的任意一种;R2、R4或R5选自H、CH3-中的任意一种;R3选自H-、CH3-或-OH中的任意一种;进一步可选的,所述甾体类化合物,R1和R3均为-OH;R2、R4或R5均为CH3-,即为(3β,5β,22R)-3,22-二羟基胆甾-6-酮;进一步可选的,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药物组合物中含有的活性成份(即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甾体类化合物)的量可以根据患者的病情、医生诊断的情况特定的加以应用,活性化合物的量或浓度在一个较宽的范围内调节,所述式(Ⅱ)(3β,5β,22R)-3,22-二羟基胆甾-6-酮或其药学上所接受的盐占所述组合物重量的1-90%;优选的,所述式Ⅱ(3β,5β,22R)-3,22-二羟基胆甾-6-酮的或其药学上所接受的盐占所述组合物重量的2~20%。进一步可选的,所述药物组合物还含有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包括稀释剂、润滑剂、粘合剂、崩解剂、稳定剂和/或溶剂等;本专利技术所述稀释剂包括但不限于淀粉、微晶纤维素、蔗糖、糊精、乳糖、糖粉、葡萄糖等;所述润滑剂包括但不限于硬脂酸镁、硬脂酸、氯化钠、油酸钠、月桂醇硫酸钠、泊洛沙母等;所述粘合剂包括但不限于水、乙醇、淀粉浆、糖浆、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钠、海藻酸钠、聚乙烯吡咯烷酮等;所述崩解剂包括但不限于淀粉泡腾混合物即碳酸氢钠和枸橼酸、酒石酸、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等;所述稳定剂包括但不限于多糖如金合欢胶、琼脂、藻酸、纤维素醚和羧甲基甲壳酯等;所述溶剂包括但不限于水、平衡的盐溶液等。进一步可选的,所述药物组合物为口服制剂或注射剂;优选的,所述口服制剂包括但不限于普通片剂、分散片、肠溶片、颗粒、胶囊、滴丸、散剂、口服液或乳剂中的任意一种;优选的,所述注射剂选自小水针剂、输液剂或冻干粉针剂中的任意一种。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还提供了上述任一项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进一步的,所述的抗肿瘤药物为抗宫颈癌药物或抗胶质瘤药物。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所示的甾体类化合物具有显著的细胞毒活性,对宫颈癌细胞和胶质瘤的细胞毒作用较好;本专利技术采用现代化的分离技术手段,制备出了上述化合物,其制备工艺简单且重复性好,制备出的化合物具有极高的纯度。附图说明图1化合物1(式Ⅱ)的1HNMR谱信息图2化合物1(式Ⅱ)的13CNMR谱信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进一步的来举例说明本专利技术。需要指出的是,所述实施例说明了一些制备或使用方法,然而,要理解的是,这些实施例不限制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以所附权利要求书记载的内容为准。实施例1.海藻材料实验用海藻于2017年5月采自广东省徐闻县海域,由青岛海大蓝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刘翠研究员鉴定为刺枝鱼栖苔A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甾体类化合物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用途,其特征在于,如式(I)所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甾体类化合物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用途,其特征在于,如式(I)所示:



式中:
R1选自H-、CH3O-、-OH中的任意一种;
R2、R4或R5选自H、CH3-中的任意一种;
R3选自H-、CH3-或-OH中的任意一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甾体类化合物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甾体类化合物为(3β,5β,22R)-3,22-二羟基胆甾-6-酮,R1和R3均为-OH;R2、R4、R5均为CH3-。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甾体类化合物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甾体类化合物由干燥的刺枝鱼栖苔Acanthophoraspicifera经提取、分离得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甾体类化合物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甾体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干燥的刺枝鱼栖苔A.spicifera粉碎后用8~12倍质量的95%V/V乙醇冷浸提取,提取液经减压浓缩得总浸膏,用水混悬后分别用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得到乙酸乙酯部位和正丁醇部位;
S2:乙酸乙酯部位进行硅胶柱色谱分离,以石油醚-乙酸乙酯体积比为100:0~0:100的混合溶剂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所述混合溶剂用量为乙酸乙酯部位质量的8~12倍;经薄层色谱法检验后合并极性类似的部分,得到10个流分Fr.P1-P10;
S3:流分Fr.P6经反复硅胶柱色谱以及高效液相制备色谱法分离纯化后,即得所述甾体类化合物;
进一步的,S3中,所述经反复硅胶柱色谱分离的步骤包括:以氯仿-丙酮体积比为100:0~0:100的混合溶剂为流动相进行硅胶柱色谱梯度洗脱分离,所述混合溶剂用量为Fr.P6流分质量的8~12倍,分离得到Fr.P6-1~Fr.P6-77个子流分;
更进一步的,S3中,所述子流分Fr.P6-6再以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冰心徐石海廖小建林嘉莉
申请(专利权)人:暨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