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面皮压延厚度实时检测及自适应调节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869788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1 02:26
一种面皮压延厚度实时检测及自适应调节方法,涉及面皮压延技术领域,包括:将初始面皮放置在压延机前端面皮输入支撑组件上,并将其端部放入压延机上压辊与下压辊之间的间隙内准备对初始面皮进行压延;初始面皮厚度测量组件对初始面皮厚度进行测量,并将测量数据输至控制单元内;对初始面皮厚度测量数据进行分析,判断该初始面皮是否适应压延机预设的压延比,并控制压辊间隙调节机构微调压延机压延比;对初始面皮进行压延,压延后的成型面皮经过面皮输出支撑组件进行输出,成型面皮厚度测量组件实时对成型面皮厚度进行测量,将测量数据输至控制单元内;对成型面皮厚度测量数据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控制压辊间隙调节机构调节上下压辊的间隙。

A real-time measurement and adaptive adjustment method of calendering thicknes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面皮压延厚度实时检测及自适应调节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面皮压延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面皮压延厚度实时检测及自适应调节方法。
技术介绍
面皮压延是面条制作过程中的一道重要工序,通常由压延机来完成。压延机的作用是将松散的面团轧成细密的、达到规定厚度要求的薄面皮。压延机要保证面皮厚薄均匀,平整光滑,无破边洞孔,色泽均匀,并有一定的韧性和强度,以保证产品质量。传统压延机所压延的面皮厚度种类单一,可调式的压延机多数通过调节压辊间隙达到调整压延面皮厚度的效果,而现有压延机的压辊间隙调节多数通过手轮或其他工具拧紧或松动安装在压辊台架上部的螺栓来实现,这种方式很繁琐费力,时常需要停机测量面皮厚度,影响生产效率。并且现有压延机压延面皮时经常出现面皮两侧厚度不均的情况,主要是因为压延机的压辊之间不够平行,而面皮薄厚不一致不仅影响面条质量,还容易造成压延过程中面皮在压辊之间横向位置的偏移,影响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面皮压延厚度实时检测及自适应调节方法,可以对面皮压延厚度实时检测,再根据面皮厚度自适应的调节压辊间隙,整个过程无需停机操作,提高生产效率。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面皮压延厚度实时检测及自适应调节方法,包括:步骤1、将初始面皮放置在压延机前端的面皮输入支撑组件上,并将其端部放入压延机上压辊与下压辊之间的间隙内准备对初始面皮进行压延;步骤2、初始面皮厚度测量组件对初始面皮的厚度进行测量,并将测量数据输至控制单元内;步骤3、控制单元对初始面皮厚度测量数据进行分析,判断该初始面皮是否适应压延机预设的压延比,并控制压辊间隙调节机构微调压延机的压延比;步骤4、压延机对初始面皮进行压延,压延后的成型面皮经过面皮输出支撑组件进行输出,在此过程中成型面皮厚度测量组件实时对成型面皮的厚度进行测量,将测量数据输至控制单元内;步骤5、控制单元对成型面皮厚度测量数据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控制压辊间隙调节机构调节上下压辊的间隙。可选地,所述压延机通过其一侧的驱动机构驱动下压辊转动,通过其另一侧的传动机构带动上压辊与下压辊同步相向转动实现对面皮的压延。可选地,所述压辊间隙调节机构包括左伺服电机组件和右伺服电机组件,所述左伺服电机组件和右伺服电机组件输出端均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上传动配合设置有滑块,所述上压辊转动连接在左右两个滑块中间。可选地,所述初始面皮厚度测量组件包括设置在面皮输入支撑组件上方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上均布有多个测距传感器,所述成型面皮厚度测量组件设置于面皮输出支撑组件上方,其构成与初始面皮厚度测量组件构成相同。可选地,所述初始面皮厚度测量组件和成型面皮厚度测量组件均与控制单元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单元与左伺服电机组件和右伺服电机组件电性连接。可选地,所述分析结果包括成型面皮左侧厚度偏小(或偏大)成型面皮右侧厚度正常,此时控制单元控制左伺服电机组件转动,调节上压辊左端的高度直至压辊间隙均匀。可选地,所述分析结果还包括成型面皮左侧厚度正常成型面皮右侧厚度偏小(或偏大),此时控制单元控制右伺服电机组件转动,调节上压辊右端的高度直至压辊间隙均匀。可选地,所述分析结果还包括成型面皮整体厚度偏小,此时控制单元控制左伺服电机组件和右伺服电机组件同步转动,同步调节上压辊左右两端的高度,增大压辊间隙。可选地,所述分析结果还包括成型面皮整体厚度偏大,此时控制单元控制左伺服电机组件和右伺服电机组件同步转动,同步调节上压辊左右两端的高度,减小压辊间隙。可选地,所述分析结果还包括成型面皮断裂,此时控制单元控制左伺服电机组件和右伺服电机组件同步转动,同步调节上压辊左右两端的高度,增大压辊间隙。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面皮压延厚度实时检测及自适应调节方法,其有益效果在于:1、无需停机实时测量面皮压延前后的厚度,改变了传统繁琐费力的工作方式,提高了生产效率,保证产品质量;2、根据面皮压延后厚度测量采取的自适应调整方法,提高了压延机的自动化程度,通过实时调节压辊间隙,实现了面皮压延过程中的厚度变化的自动调整。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通过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更详细的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明显,其中,在本专利技术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相同的参考标号通常代表相同部件。图1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一种压延机和初始面皮厚度测量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一种压延机和成型面皮厚度测量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一种压延机的压辊间隙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压延机;2、面皮输入支撑组件;3、上压辊;4、下压辊;5、初始面皮厚度测量组件;6、压辊间隙调节机构;7、面皮输出支撑组件;8、成型面皮厚度测量组件;9、驱动机构;10、传动机构;11、左伺服电机组件;12、右伺服电机组件;13、丝杆;14、滑块;15、支撑杆;16、测距传感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更详细地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虽然以下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然而应该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专利技术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使本专利技术更加透彻和完整,并且能够将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完整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面皮压延厚度实时检测及自适应调节方法,包括:步骤1、将初始面皮放置在压延机前端的面皮输入支撑组件上,并将其端部放入压延机上压辊与下压辊之间的间隙内准备对初始面皮进行压延;步骤2、初始面皮厚度测量组件对初始面皮的厚度进行测量,并将测量数据输至控制单元内;步骤3、控制单元对初始面皮厚度测量数据进行分析,判断该初始面皮是否适应压延机预设的压延比,并控制压辊间隙调节机构微调压延机的压延比;步骤4、压延机对初始面皮进行压延,压延后的成型面皮经过面皮输出支撑组件进行输出,在此过程中成型面皮厚度测量组件实时对成型面皮的厚度进行测量,将测量数据输至控制单元内;步骤5、控制单元对成型面皮厚度测量数据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控制压辊间隙调节机构调节上下压辊的间隙。可选地,所述压延机通过其一侧的驱动机构驱动下压辊转动,通过其另一侧的传动机构带动上压辊与下压辊同步相向转动实现对面皮的压延。驱动机构通过驱动电机和链传动带动下压辊转动,而下压辊与传动机构相连接,传动机构通过链传动带动上压辊转动形成与下压辊同步相向的转动,通过上压辊和下压辊的同步相向转动和其与面皮之间的摩擦力将面皮压延成一定的厚度。可选地,所述压辊间隙调节机构包括左伺服电机组件和右伺服电机组件,所述左伺服电机组件和右伺服电机组件输出端均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上传动配合设置有滑块,所述上压辊转动连接在左右两个滑块中间。左、右伺服电机组件通过左、右伺服电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面皮压延厚度实时检测及自适应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步骤1、将初始面皮放置在压延机前端的面皮输入支撑组件上,并将其端部放入压延机上压辊与下压辊之间的间隙内准备对初始面皮进行压延;/n步骤2、初始面皮厚度测量组件对初始面皮的厚度进行测量,并将测量数据输至控制单元内;/n步骤3、控制单元对初始面皮厚度测量数据进行分析,判断该初始面皮是否适应压延机预设的压延比,并控制压辊间隙调节机构微调压延机的压延比;/n步骤4、压延机对初始面皮进行压延,压延后的成型面皮经过面皮输出支撑组件进行输出,在此过程中成型面皮厚度测量组件实时对成型面皮的厚度进行测量,将测量数据输至控制单元内;/n步骤5、控制单元对成型面皮厚度测量数据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控制压辊间隙调节机构调节上下压辊的间隙。/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面皮压延厚度实时检测及自适应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1、将初始面皮放置在压延机前端的面皮输入支撑组件上,并将其端部放入压延机上压辊与下压辊之间的间隙内准备对初始面皮进行压延;
步骤2、初始面皮厚度测量组件对初始面皮的厚度进行测量,并将测量数据输至控制单元内;
步骤3、控制单元对初始面皮厚度测量数据进行分析,判断该初始面皮是否适应压延机预设的压延比,并控制压辊间隙调节机构微调压延机的压延比;
步骤4、压延机对初始面皮进行压延,压延后的成型面皮经过面皮输出支撑组件进行输出,在此过程中成型面皮厚度测量组件实时对成型面皮的厚度进行测量,将测量数据输至控制单元内;
步骤5、控制单元对成型面皮厚度测量数据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控制压辊间隙调节机构调节上下压辊的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皮压延厚度实时检测及自适应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延机通过其一侧的驱动机构驱动下压辊转动,通过其另一侧的传动机构带动上压辊与下压辊同步相向转动实现对面皮的压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皮压延厚度实时检测及自适应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辊间隙调节机构包括左伺服电机组件和右伺服电机组件,所述左伺服电机组件和右伺服电机组件输出端均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上传动配合设置有滑块,所述上压辊转动连接在左右两个滑块中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皮压延厚度实时检测及自适应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初始面皮厚度测量组件包括设置在面皮输入支撑组件上方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上均布有多个测距传感器,所述成型面皮厚度测量组件设置于面皮输出支撑组件上方,其构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强曾艳红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轻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