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大棚蔬菜移栽水肥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⑴按照蔬菜种类做畦;⑵在畦背上按照株距要求进行蔬菜秧苗的移栽;⑶移栽期中,对蔬菜秧苗根系附近的土壤通过供水机构进行水肥的根灌;⑷移栽期后,对蔬菜秧苗根系旁侧且畦背下方的土壤通过供水机构进行水肥的根灌;⑸按照步骤⑷的方法进行蔬菜的水肥管理直至蔬菜果实采收。本发明专利技术中,水肥通过滴箭直接作用于蔬菜苗的根系,滴箭不易堵塞,水蒸发少,避免大棚内过度潮湿导致的病菌的大量繁殖,水肥不经过表层土壤,不会浸泡蔬菜苗位于表层土壤处的茎,不会破坏表层土壤团粒结构以及避免了表层土壤的盐碱化,避免了表层土壤的板结,并且对蔬菜的生长有促进,提高农作物抗病能力。
A water and fertilizer management method and special irrigation structure for transplanting vegetables in Greenhou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棚蔬菜移栽水肥管理方法及其专用灌溉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大棚蔬菜种植
,涉及蔬菜水肥管理技术,尤其是一种大棚蔬菜移栽水肥管理方法及其专用灌溉结构。
技术介绍
大棚是一种常用的农业设施,其以竹木杆、水泥杆、钢管等材料为骨架,在骨架上覆盖塑料薄膜,具有保温效果好、经济效益高等优点,被广泛的使用在蔬菜种植。在大棚蔬菜种植过程中,对蔬菜的灌溉方法有很多,包括地面灌溉、喷灌、滴灌、微喷灌、渗灌和地下灌溉,各种方式具体是:1.地面灌溉:灌溉水通过沟渠或管道进入农田,顺着畦面、垄沟或苗床流入田间,是一种最原始、最古老、最传统的灌溉方式。地面灌溉的优点是植物吸收水分充足,缺点是灌水量难以控制,水资源浪费严重,灌溉水利用率低,灌溉区环境湿度高,容易诱发各种植物病害。2.喷灌:在田间设置喷头,利用喷头的旋转以及水流的高速喷出实现田间蔬菜的灌溉。喷灌的优点是占用耕地少,节省劳动力等,主要缺点是受风影响大、灌溉水利用率较低且成本较高等。3.滴灌:滴灌是在田间间隔设置软管,软管上间隔的开出小孔,小孔使水一滴一滴地缓慢地滴入植物根系附近地面土壤。明显优点是节省水分,缺点是小孔的孔径非常小,水的流速低,出水口非常容易堵塞,而且购买的软管的小孔的间隔是固定的,现场使用时无法按照植株的株距进行调整。4.微喷灌:在大棚高处设置折射、旋转、或辐射式微型喷头,水喷洒到作物枝叶等区域。微喷灌与滴灌相似,解决了滴灌中小孔容易堵塞的问题。微喷灌最大的问题是水从空中滴落并洒到枝叶上,不仅使大棚的空气过于湿润,而且枝叶上沾上过多的水分降低了喷洒质量,再有投资比较大。5.渗灌:是在低压条件下,通过埋于作物根系活动层的灌水器(微孔渗灌管),根据作物的生长需水量定时定量地向土壤中渗水供给作物。渗灌最大的问题是渗灌管需埋入地下30~40厘米处,工程量大,而且水肥由渗灌管渗出后容易直接渗入地下,从而产生土壤深层水肥渗漏,降低水肥利用率。上述第1~4项中,水由土壤外部通过地表进入土壤深层处,蔬菜位于地表的茎处会经常处于地表水的浸泡或含水地表土的包围中,地表水的蒸发还会导致大棚内的水分含量的升高,上述原因极易诱发蔬菜的多种病害。另外,水中含有的肥料会造成地表土的盐分增高,长期地表给水时会造成地表土的盐碱化,也会造成蔬菜植株的萎蔫甚至死亡。上述第5项中,由于渗灌管预埋在土壤中,在转年翻土时,需要将渗灌管取出,处理好土壤后再埋入,在取出、埋入的过程中,不仅容易损坏渗灌管,而且更容易使渗灌管堵塞,从而降低渗灌的效果。综上所述,如何在大棚蔬菜灌溉时节省水资源、提高灌溉效率、减少水的蒸发、提高蔬菜移栽时的成活率以及保证蔬菜健康成长是大棚蔬菜种植技术发展的重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利用导水管将水肥导入到蔬菜根系附近、水蒸发大幅减少且灌溉效率高的一种大棚蔬菜暗坑式根灌结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大棚蔬菜移栽水肥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⑴按照蔬菜种类做畦;⑵在畦背上按照株距要求进行蔬菜秧苗的移栽;⑶移栽期中,对蔬菜秧苗根系附近的土壤通过供水机构进行水肥的根灌;⑷移栽期后,对蔬菜秧苗根系旁侧且畦背下方的土壤通过供水机构进行水肥的根灌;⑸按照步骤⑷的方法进行蔬菜的水肥管理直至蔬菜果实采收。再有,步骤⑶中,在蔬菜秧苗外侧的土壤中设置限根管,蔬菜秧苗的根系整体位于限根管内,根系旁的限根管空间内填充基质,在基质内设置一供水机构,该供水机构出口段为根系提供水肥。再有,步骤⑷中,在蔬菜秧苗外侧的土壤中设置限根管,蔬菜秧苗的根系上端位于限根管内,根系旁的限根管空间内填充基质,在限根管旁侧且畦背下方的土壤内设置一供水机构,该供水机构出口段为根系提供水肥。再有,在畦背下方的土壤中沿着畦延伸方向设置有一暗沟,该暗沟内填充秸秆或沙子或基质,所述蔬菜秧苗的根系的下端位于暗沟上方的土壤内、或所述蔬菜秧苗的根系的下端位于暗沟内的秸秆或沙子或基质内。再有,所述基质包括菌渣1~2份、沼渣2~3份、牛粪3~4份和肥料;肥料的添加量为每立方米菌渣、沼渣和牛粪的混合物中添加饼肥6~10kg、腐殖酸肥6~10kg、螯合微肥1kg、复合肥2~3kg、过磷酸钙3~4kg。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棚蔬菜移栽水肥管理方法的移栽期后的专用灌溉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水管、文丘里施肥器、肥料罐、总管、支管、毛细管和供水机构,所述水管并联文丘里施肥器的两端,文丘里施肥器的水肥口与肥料罐连通,水管的末端与总管的一端连通,总管连通多个相互间隔设置的支管,每个支管位于两个畦背之间的地面,每个支管上设置有相互间隔的分流器,每个分流器上设置多个毛细管,每个毛细管的末端设置供水机构;在蔬菜秧苗旁侧的畦背上设置有向畦背下方延伸的竖坑,每个竖坑内的下部放置沙层,在沙层上方的竖坑内放置土层,在土层内设置一导水管,该导水管下端嵌入至所述沙层内,该导水管上端伸出竖坑,在导水管内插入所述供水机构。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权利要求4所述的大棚蔬菜移栽水肥管理方法的移栽期后的专用灌溉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水管、文丘里施肥器、肥料罐、总管、支管、毛细管和供水机构,所述水管并联文丘里施肥器的两端,文丘里施肥器的水肥口与肥料罐连通,水管的末端与总管的一端连通,总管连通多个相互间隔设置的支管,每个支管位于两个畦背之间的地面,每个支管上设置有相互间隔的分流器,每个分流器上设置多个毛细管,每个毛细管的末端设置供水机构;在蔬菜秧苗旁侧的畦背上设置有向畦背下方延伸的竖坑,每个竖坑的下端与畦背内沿着畦延伸方向设置的暗沟连通,在暗沟内放置利于水肥扩散的秸秆或沙子或基质,每个竖坑内的下部放置沙层,在沙层上方的竖坑内放置土层,在土层内设置一导水管,该导水管下端嵌入至所述沙层内,该导水管上端伸出竖坑,在导水管内插入所述供水机构。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权利要求4所述的大棚蔬菜移栽水肥管理方法的移栽期中的专用灌溉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水管、文丘里施肥器、肥料罐、总管、支管、毛细管和供水机构,所述水管并联文丘里施肥器的两端,文丘里施肥器的水肥口与肥料罐连通,水管的末端与总管的一端连通,总管连通多个相互间隔设置的支管,每个支管位于两个畦背之间的地面,每个支管上设置有相互间隔的分流器,每个分流器上设置多个毛细管,每个毛细管的末端设置供水机构;在畦背上间隔设置多个限根管,每个限根管内填充基质且栽植有一株蔬菜秧苗,每个限根管下端与畦背内沿着畦延伸方向设置的暗沟连通,在暗沟内放置利于水肥扩散的秸秆或沙子或基质,每个限根管内的基质中插入所述供水机构。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权利要求4所述的大棚蔬菜移栽水肥管理方法的移栽期后的专用灌溉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水管、文丘里施肥器、肥料罐、总管、支管、毛细管和供水机构,所述水管并联文丘里施肥器的两端,文丘里施肥器的水肥口与肥料罐连通,水管的末端与总管的一端连通,总管连通多个相互间隔设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棚蔬菜移栽水肥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⑴按照蔬菜种类做畦;/n⑵在畦背上按照株距要求进行蔬菜秧苗的移栽;/n⑶移栽期中,对蔬菜秧苗根系附近的土壤通过供水机构进行水肥的根灌;/n⑷移栽期后,对蔬菜秧苗根系旁侧且畦背下方的土壤通过供水机构进行水肥的根灌;/n⑸按照步骤⑷的方法进行蔬菜的水肥管理直至蔬菜果实采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棚蔬菜移栽水肥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⑴按照蔬菜种类做畦;
⑵在畦背上按照株距要求进行蔬菜秧苗的移栽;
⑶移栽期中,对蔬菜秧苗根系附近的土壤通过供水机构进行水肥的根灌;
⑷移栽期后,对蔬菜秧苗根系旁侧且畦背下方的土壤通过供水机构进行水肥的根灌;
⑸按照步骤⑷的方法进行蔬菜的水肥管理直至蔬菜果实采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棚蔬菜移栽水肥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⑶中,在蔬菜秧苗外侧的土壤中设置限根管,蔬菜秧苗的根系整体位于限根管内,根系旁的限根管空间内填充基质,在基质内设置一供水机构,该供水机构出口段为根系提供水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棚蔬菜移栽水肥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⑷中,在蔬菜秧苗外侧的土壤中设置限根管,蔬菜秧苗的根系上端位于限根管内,根系旁的限根管空间内填充基质,在限根管旁侧且畦背下方的土壤内设置一供水机构,该供水机构出口段为根系提供水肥。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大棚蔬菜移栽水肥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畦背下方的土壤中沿着畦延伸方向设置有一暗沟,该暗沟内填充秸秆或沙子或基质,所述蔬菜秧苗的根系的下端位于暗沟上方的土壤内、或所述蔬菜秧苗的根系的下端位于暗沟内的秸秆或沙子或基质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大棚蔬菜移栽水肥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质包括菌渣1~2份、沼渣2~3份、牛粪3~4份和肥料;肥料的添加量为每立方米菌渣、沼渣和牛粪的混合物中添加饼肥6~10kg、腐殖酸肥6~10kg、螯合微肥1kg、复合肥2~3kg、过磷酸钙3~4kg。
6.一种用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棚蔬菜移栽水肥管理方法的移栽期后的专用灌溉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水管、文丘里施肥器、肥料罐、总管、支管、毛细管和供水机构,所述水管并联文丘里施肥器的两端,文丘里施肥器的水肥口与肥料罐连通,水管的末端与总管的一端连通,总管连通多个相互间隔设置的支管,每个支管位于两个畦背之间的地面,每个支管上设置有相互间隔的分流器,每个分流器上设置多个毛细管,每个毛细管的末端设置供水机构;
在蔬菜秧苗旁侧的畦背上设置有向畦背下方延伸的竖坑,每个竖坑内的下部放置沙层,在沙层上方的竖坑内放置土层,在土层内设置一导水管,该导水管下端嵌入至所述沙层内,该导水管上端伸出竖坑,在导水管内插入所述供水机构。
7.一种用于权利要求4所述的大棚蔬菜移栽水肥管理方法的移栽期后的专用灌溉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水管、文丘里施肥器、肥料罐、总管、支管、毛细管和供水机构,所述水管并联文丘里施肥器的两端,文丘里施肥器的水肥口与肥料罐连通,水管的末端与总管的一端连通,总管连通多个相互间隔设置的支管,每个支管位于两个畦背之间的地面,每个支管上设置有相互间隔的分流器,每个分流器上设置多个毛细管,每个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春生,曹春英,赵志会,王洪芸,刘冬梅,张琳琳,杨翠萍,刘学丽,贺伟,刘艳华,李童瑶,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美丽乡村农场,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