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颖草原种繁育的方法、良种繁育的方法和栽培繁育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869439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1 02: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大颖草原种繁育的方法、良种繁育的方法和栽培繁育的方法,涉及牧草栽培技术领域,所述大颖草原种繁育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择深耕22~28cm的土地,施用基肥;所述基肥为磷酸二铵和尿素;2)在当年4~6月播种大颖草种子,播种的行距为25~35cm,播种的深度为2~4cm;3)第二年在春季大颖草返青后追施氮肥和磷肥;所述氮肥的施用量为8~12kg/亩,所述磷肥的施用量为8~12kg/亩;4)在第二年6月下旬分蘖期采用除草剂灭除双子叶杂草,待种子成熟进行采收。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为大颖草在三江源区沙化草地治理恢复重建中推广应用,为沙化草地改良和治理提供了实践依据。

A method of breed breeding, a method of improved breed breeding and a method of cultiv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颖草原种繁育的方法、良种繁育的方法和栽培繁育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牧草栽培
,具体涉及一种大颖草原种繁育的方法、良种繁育的方法和栽培繁育的方法。
技术介绍
草地沙化是草地生态恶化的重要表现形态之一,也是土地沙化的主要组成部分。根据统计青海省沙化土地面积为1255.8×104hm2,占全省国土面积的17.5%,其中流动沙地(丘)128.7×104hm2,半固定沙地(丘)110.3×104hm2,固定沙地(丘)111.8×104hm2,露沙地205.7×104hm2,非生物治沙工程地0.08×104hm2,风蚀劣地312.9×104hm2,风蚀残丘73.3×104hm2,戈壁313.1×104hm2。其中柴达木盆地沙区沙化土地面积948.9×104hm2,占全省沙化土地面积的75.9%;共和盆地沙区35.3×104hm2,占2.8%;青海湖沙区11.7×104hm2,占0.9%;黄河源头沙区64.3×104hm2,占5.2%;长江源头沙区189.5×104hm2,占15.2%;泽库沙区0.6×104hm2。沙化土地单位面积产能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颖草原种繁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1)选择深耕22~28cm的土地,施用基肥;所述基肥为磷酸二铵和尿素;所述磷酸二铵的施用量为8~12kg/亩,所述尿素的施用量为4~6kg/亩;/n2)在当年4~6月播种大颖草种子,播种的行距为25~35cm,播种的深度为2~4cm;/n3)第二年在春季大颖草返青后追施氮肥和磷肥;所述氮肥的施用量为8~12kg/亩,所述磷肥的施用量为8~12kg/亩;/n4)在第二年6月下旬分蘖期采用除草剂灭除双子叶杂草,待种子成熟进行采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颖草原种繁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选择深耕22~28cm的土地,施用基肥;所述基肥为磷酸二铵和尿素;所述磷酸二铵的施用量为8~12kg/亩,所述尿素的施用量为4~6kg/亩;
2)在当年4~6月播种大颖草种子,播种的行距为25~35cm,播种的深度为2~4cm;
3)第二年在春季大颖草返青后追施氮肥和磷肥;所述氮肥的施用量为8~12kg/亩,所述磷肥的施用量为8~12kg/亩;
4)在第二年6月下旬分蘖期采用除草剂灭除双子叶杂草,待种子成熟进行采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种繁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磷酸二铵的施用量为10kg/亩,尿素的施用量为5kg/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种繁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播种的行距为30cm,播种的深度为3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种繁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氮肥的施用量为10kg/亩,磷肥的施用量为10kg/亩。


5.一种大颖草良种繁育的方法,包括整地、施肥、播种、中耕除草、追肥和病虫害防治,其特征在于,所述整地包括:选择深耕2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乔安海唐俊伟张洪明马力贾顺斌王晓彤刘华周学丽贺有龙索南才让卢成保
申请(专利权)人:青海省草原总站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青海;6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