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军燕专利>正文

一种土壤重金属污染生态修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805940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4 09: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土壤重金属污染生态修复方法,一个生态修复周期包括:S1冬耕,S2种植一季绿植,S3稻田改造,S4沟内种植水草,S5春耕,S6养殖一季小龙虾,S7种植一季水稻。本发明专利技术在不破坏稻田现有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提供种植一季绿植+养殖一季小龙虾+种植一季水稻的边生产边修复模式,减少了化肥农药的投入;减轻并逐步消除稻田病虫害和土壤连作障碍,水稻每亩增产5%以上;降低小龙虾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小龙虾产量可达100~300斤/亩;有机种植和养殖提升了农产品的品质,每亩比传统种植一季水稻种植增收1000元以上,很好的调动农民实施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积极性,是投资低、可持续进行且适用大范围推广的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与农业生产兼顾的生态修复模式。

A method of ecological remediation of heavy metal pollution in soi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土壤重金属污染生态修复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重金属污染修复的
,具体涉及一种土壤重金属污染生态修复方法。
技术介绍
重金属污染是指由重金属镉(Cd)、铅(Pb)、汞(Hg)、铬(Cr)等造成的环境污染。随着工农业的发展,城镇化的快速推进,矿山采选废水、化工电镀废水、生活污水及其他污染性废水的排放强度越来越大,煤炭燃烧、工业废气等大气污染物沉降量的增加,这些污染物不断累积在土壤环境中,引发我国诸多耕地尤其是基本农田遭受重金属等污染物污染的问题,土壤环境的自净能力有限,如果土壤污染得不到有效控制和修复,将直接或间接影响地表地下水污染、农产品安全。我国农地土壤的重金属污染还与土壤酸化有很大关系。土壤酸化带来的直接影响是增加重金属在土壤中的活性,使其更容易被作物吸收,从一定程度上加剧了重金属污染的危害。导致土壤酸化的主要原因就在于农用化学品的大量投入以及不合理耕作等。随着我国重金属污染环境的控制,化肥农药的滥用已逐渐成为农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长三角有些地方20年间土壤酸度增加了10倍,珠三角30年间耕地土壤pH值从5.7下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土壤重金属污染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一个生态修复周期包括如下步骤:/nS1冬耕:一季稻收割后,稻田保持适当水量,每亩撒施30-80公斤左右粪肥后将酵素益生菌按比例稀释遍洒在稻桩和稻草上,进行深度为15CM-20CM的翻耕,之后稻田保持翻耕后稻桩、稻草和粪肥可发酵水量;/nS2种植一季绿植:半月后,在稻田种植一季冬春季绿植,作为第二年改善土壤肥沃程度的有机肥;/nS3稻田改造:第二年的1-2月份在稻田的周边开小于稻田总面积10%的围沟,开好围沟后,对稻田和围沟用生石灰兑水化开遍洒清野消毒;/nS4沟内种植水草:清野消毒半月后同时稻田水温在5度以上时,在围沟内种植不超过围沟面积30%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土壤重金属污染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一个生态修复周期包括如下步骤:
S1冬耕:一季稻收割后,稻田保持适当水量,每亩撒施30-80公斤左右粪肥后将酵素益生菌按比例稀释遍洒在稻桩和稻草上,进行深度为15CM-20CM的翻耕,之后稻田保持翻耕后稻桩、稻草和粪肥可发酵水量;
S2种植一季绿植:半月后,在稻田种植一季冬春季绿植,作为第二年改善土壤肥沃程度的有机肥;
S3稻田改造:第二年的1-2月份在稻田的周边开小于稻田总面积10%的围沟,开好围沟后,对稻田和围沟用生石灰兑水化开遍洒清野消毒;
S4沟内种植水草:清野消毒半月后同时稻田水温在5度以上时,在围沟内种植不超过围沟面积30%的水草,沟内水位保持在60CM以上;
S5春耕:3月,稻田保持适当水量,每亩撒施30-80公斤左右粪肥后将酵素益生菌按比例稀释后遍洒在稻田绿植上,进行深度为15-20CM的翻耕,之后稻田保持翻盖后绿植粪肥可发酵水量;
S6养殖一季小龙虾:三月底4月初,稻田内水温在15度左右时,向围沟内投放小龙虾虾苗,放养规格为每尾0.1-0.2两,放养密度为每亩5000-10000尾,5-6月份陆续采用捕大留小的方式捕获小龙虾,未捕获的小龙虾继续在围沟内生长并根据生长情况捕获,其间稻田内水位保持在10CM-15CM之间;
S7种植一季水稻:先用生石灰10公斤/亩兑水化开满田遍洒消毒杀虫,适时在稻田内种植一季稻,水稻成熟后及时收割稻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壤重金属污染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1冬耕步骤中,翻耕时,将粪肥、稻桩和稻草覆盖在土壤下充分发酵分解,翻耕上来的土壤高于稻田水面进行冬晒。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土壤重金属污染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军燕曾建新戴金鹏陈奕冰
申请(专利权)人:陈军燕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