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杂交苎麻种子穴盘浅覆土育苗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775814 阅读:1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1 00: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杂交苎麻种子穴盘浅覆土育苗的方法,通过选择地势平坦,土壤疏松的地块作苗床地,由高温、紫外灯照射等方法杀死土壤中的病虫、草种等,提升了土壤质量,降低了病虫及草种对种子的影响,减少了劳动力,降低了成本,并通过穴盘浅覆土的方式育苗,便于移栽,可通过将穴盘直接运送到拟栽麻大田,易于远距离运输,通过直接从穴盘中带土取苗,保护了种苗根系和生长点,保水率高,提高幼苗的成活率。

A method of raising Hybrid Ramie seedlings with shallow soil cover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ethod for Hybrid Ramie seeds to be raised by shallow covering soil on the hole plate. By selecting the flat and loose land as the seedling bed, and using high temperature and ultraviolet light to kill the pests and grass seeds in the soil, the quality of the soil is improved, the influence of the pests and grass seeds on the seeds is reduced, the labor force is reduced, and the cost is reduced The method of seedling raising is convenient for transplanting. It can be directly transported to the field of hemp to be planted by the hole tray, which is easy for long-distance transportation. By directly taking seedlings from the soil in the hole tray, the root system and growth point of the seedlings are protected, the water retention rate is high, and the survival rate of the seedlings is improv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杂交苎麻种子穴盘浅覆土育苗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种植领域,更具体的说,本专利技术主要涉及一种杂交苎麻种子穴盘浅覆土育苗的方法。
技术介绍
苎麻是我国的特产,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占世界的90%以上,为多年生宿根性草本天然纤维作物,苎麻的繁殖方式为常规无性繁殖和种子繁殖两种,目前杂交苎麻育苗种子采用大田育苗,但杂草较多,人工除草对苎麻育苗影响较大,且劳动成本较高,采用人工扯苗的方式易伤苗,影响栽种成活率,不利于长距离运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杂交苎麻种子穴盘浅覆土育苗的方法,以期望解决目前杂交苎麻种子育苗过程中除草成本高,不便于远距离运输,取苗易伤苗的问题。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杂交苎麻种子穴盘浅覆土育苗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A苗床选择,选择地势平坦,土壤疏松的地块作苗床地;步骤B苗床整理,育苗前,根据穴盘规格在其内部开沟作厢,缓坡地厢面与等高线平行,精细平整厢面;步骤C选种与播种,选用干净,籽粒饱满的杂交苎麻种子,每亩苗床杂交苎麻种子用量为350~400g,按照陈草木灰质量为杂交苎麻种子质量的25倍至35倍的比例拌匀备用,并按照分厢、定量、反复多次撒播的方法均匀播种,再将预处理的覆盖土均匀撒在苗床表面,并没过杂交苎麻种子,同时保持厢面湿润;步骤D苗床覆盖,用竹弓拱膜覆盖,将膜内温度控制在28℃,并保持膜内土壤湿润度为20%~30%;步骤E揭膜炼苗,待麻苗长到4~5片真叶时,将气温控制在14℃以上,并选择无阳光直射或光照强度较弱的时段揭膜炼苗;步骤F育苗移栽,待幼苗长至6-7片叶时,将穴盘移出育苗地,用于下一批育苗或耕作,待穴盘内的幼苗长到8~10片真叶时,即可开始移栽。作为优选,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在所述步骤B中的苗床整理时,所述穴盘规格按厢宽100~110㎝、厢沟30×20㎝的规格开沟作厢。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在所述步骤C中的选种时,所述杂交苎麻种子选用室内发芽率为50%以上的杂交苎麻种子。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在所述步骤C中的选种与播种前,预先通过高温、紫外灯照射等方法杀死土壤中的病虫、草种。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在所述步骤E中的揭膜炼苗时,所述揭膜需缓慢进行,首先揭开膜的两端,其次由两端向中部逐步揭开,并在1~2天内将膜全部揭去。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在所述步骤F中的育苗移栽前,对于叶片数较多,株高超过40cm的麻苗应减去部分叶片,减少水分蒸腾。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在所述步骤F中的育苗移栽时,出苗后长到10~12片真叶期为最佳移栽期。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在所述步骤F中的育苗移栽后,将穴盘由机械运送到拟栽麻大田,并直接从穴盘中带土取苗,保护种苗根系和生长点。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在所述步骤A中的苗床选择时,所述苗床选用两以上未种植过苎麻的地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之一是:本专利技术采用的育苗方法,通过高温、紫外灯照射等方法杀死土壤中的病虫、草种等,提升了土壤质量,降低了病虫及草种对杂交苎麻种子的影响,减少了劳动力,降低了成本,通过将穴盘直接运送到拟栽麻大田,易于远距离运输,通过直接从穴盘中带土取苗,保护了种苗根系和生长点,保水率高,提高幼苗的成活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阐述。实施例1一种杂交苎麻种子穴盘浅覆土育苗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A苗床的选择:选择地势平坦,土壤疏松的地块作苗床地;步骤B苗床整理:育苗前,根据穴盘规格在其内部开沟作厢,缓坡地厢面与等高线平行,精细平整厢面;步骤C选种与播种:选用干净,籽粒饱满的杂交苎麻种子,每亩苗床杂交苎麻种子用量为350~400g,按照陈草木灰质量为杂交苎麻种子质量的25倍至35倍的比例拌匀备用,并按照分厢、定量、反复多次撒播的方法均匀播种,再将预处理的覆盖土均匀撒在苗床表面,并没过杂交苎麻种子,同时保持厢面湿润;步骤D苗床覆盖:用竹弓拱膜覆盖,将膜内温度控制在28℃,并保持膜内土壤湿润度为20%~30%;步骤E揭膜炼苗:待麻苗长到4~5片真叶时,将气温控制在14℃以上,并选择无阳光直射或光照强度较弱的时段揭膜炼苗;步骤F育苗移栽:待幼苗长至6-7片叶时,将穴盘移出育苗地,用于下一批育苗或耕作,待穴盘内的幼苗长到8~10片真叶时,即可开始移栽。实施例2一种杂交苎麻种子穴盘浅覆土育苗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A苗床的选择:选择地势平坦,背风向阳,水源方便,易于灌溉,土壤疏松,疏松的土壤有益于幼苗的生长,土地肥沃,杂草少,两年以上未种植过苎麻的地块作苗床地。步骤B苗床整理:在育苗前2~3天,根据穴盘规格,可按厢宽100~110㎝、厢沟30×20㎝的规格在穴盘内部开沟作厢,缓坡地厢面与等高线平行,精细平整厢面,达到上实下虚、表土细密。步骤C选种与播种:选用干净,籽粒饱满,且室内发芽率为50%以上的杂交苎麻种子,每亩苗床杂交苎麻种子用量为350~400g,为了促进杂交苎麻种子发芽,提高杂交苎麻种子成苗率,按照陈草木灰质量为杂交苎麻种子质量的30倍的比例拌匀备用,不仅可增加底肥和营养土的有效成分,促进根系生长,提高对病虫害的抵抗力,陈草木灰复函丰富的微量元素,提升了土壤的肥效,并按照分厢、定量、反复多次撒播的方法将搅拌后的杂交苎麻种子均匀播种在苗床上,通过将穴盘分隔成大小一致的厢,并将前述混合均匀的杂交苎麻种子按照相同的计量,均匀的撒播在每一个厢内,并且反复多次的均匀撒播,再将预处理的覆盖土均匀撒在苗床表面,并没过杂交苎麻种子,同时保持厢面湿润,例如通过洒壶或者喷雾器充分浇湿厢面,以保土壤湿润度为20%~30%。步骤D苗床覆盖:待杂交苎麻种子播种完毕后,用竹弓拱膜覆盖,将膜内温度控制在28℃,若温度超过28℃时,需揭开地膜两端通风降温或在竹弓支起的地膜上加盖遮阳网以防高温烧伤麻苗,且畦面不能显白,根据测定,当畦面发白,其土壤含水量低于10%时,无法满足幼苗的生长环境,会因土壤水分缺失引起幼苗的大量死亡,期间需要经常浇水,浇水宜在早晚进行,并保持膜内土壤湿润度为20%~30%,如果土壤湿度太大,需要揭开地膜两端通风调湿,降低土壤湿度,如果土壤湿度较低,需要揭膜补充水分,并将土壤湿度控制在20%~30%。步骤E揭膜炼苗:待麻苗长到4片真叶时,将气温控制在14℃以上,并选择无阳光直射或光照强度较弱的时段揭膜炼苗,如将幼苗直接在太阳光照下,持续3~4个小时,则幼苗可全部死亡,同时揭膜需缓慢进行,首先揭开膜的两端,其次由两端向中部逐步揭开,并在1~2天内将膜全部揭去,在揭膜后,若发现苗床杂草应及早拔去,当麻苗长到6片真叶期开始,根据麻苗植株形态,除去群体中植株形态明显不同的麻苗,提升麻苗的质量,对于秋季育苗,需在霜冻来临之前,在未长好萝卜根的苗床加盖双层地膜以备安全越冬。步骤F育苗移栽:精细管理条件下,当幼苗长至6片叶时,即可将穴盘移出育苗地,进行下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杂交苎麻种子穴盘浅覆土育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A苗床选择,选择地势平坦,土壤疏松的地块作苗床地;步骤B苗床整理,育苗前,根据穴盘规格在其内部开沟作厢,缓坡地厢面与等高线平行,精细平整厢面;步骤C选种与播种,选用干净,籽粒饱满的杂交苎麻种子,每亩苗床杂交苎麻种子用量为350~400g,按照陈草木灰质量为杂交苎麻种子质量的25倍至35倍的比例拌匀备用,并按照分厢、定量、反复多次撒播的方法均匀播种,再将预处理的覆盖土均匀撒在苗床表面,并没过杂交苎麻种子,同时保持厢面湿润;步骤D苗床覆盖,用竹弓拱膜覆盖,将膜内温度控制在28℃,并保持膜内土壤湿润度为20%~30%;步骤E揭膜炼苗,待麻苗长到4~5片真叶时,将气温控制在14℃以上,并选择无阳光直射或光照强度较弱的时段揭膜炼苗;步骤F育苗移栽,待幼苗长至6-7片叶时,将穴盘移出育苗地,用于下一批育苗或耕作,待穴盘内的幼苗长到8~10片真叶时,即可开始移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杂交苎麻种子穴盘浅覆土育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A苗床选择,选择地势平坦,土壤疏松的地块作苗床地;步骤B苗床整理,育苗前,根据穴盘规格在其内部开沟作厢,缓坡地厢面与等高线平行,精细平整厢面;步骤C选种与播种,选用干净,籽粒饱满的杂交苎麻种子,每亩苗床杂交苎麻种子用量为350~400g,按照陈草木灰质量为杂交苎麻种子质量的25倍至35倍的比例拌匀备用,并按照分厢、定量、反复多次撒播的方法均匀播种,再将预处理的覆盖土均匀撒在苗床表面,并没过杂交苎麻种子,同时保持厢面湿润;步骤D苗床覆盖,用竹弓拱膜覆盖,将膜内温度控制在28℃,并保持膜内土壤湿润度为20%~30%;步骤E揭膜炼苗,待麻苗长到4~5片真叶时,将气温控制在14℃以上,并选择无阳光直射或光照强度较弱的时段揭膜炼苗;步骤F育苗移栽,待幼苗长至6-7片叶时,将穴盘移出育苗地,用于下一批育苗或耕作,待穴盘内的幼苗长到8~10片真叶时,即可开始移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杂交苎麻种子穴盘浅覆土育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B中的苗床整理时,所述穴盘规格按厢宽100~110㎝、厢沟30×20㎝的规格开沟作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杂交苎麻种子穴盘浅覆土育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C中的选种时,所述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忠刚黄娟杨燕苟云李亚玲李萍唐朝霞张中华
申请(专利权)人:达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