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加热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68910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8 05: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家用电器领域,公开了一种微波加热设备,其中,所述微波加热设备包括固态源、控制板(8)、均热板(2)以及散热部(3),所述固态源和所述控制板(8)设置在所述均热板(2)的第一表面上,所述散热部(3)贴合于所述均热板(2)的第二表面上。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微波加热设备的控制板、固态源与散热部之间增加了均热板结构,均热板可以提高整体的吸热能力,保证发热量相同的情况下,整体的温度上升幅度相对较小,提高了对固态源和控制板的散热降温能力,保证设备在合适的温度下稳定地运行。

Microwave heating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微波加热设备
本技术涉及家用电器,具体地涉及一种微波加热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微波炉普遍采用磁控管产生微波实现加热,而磁控管具有体积大、额定电压高等缺点。一些新型的微波炉采用微波源为固态源,固态源在工作的过程中,主电路板特别是芯片位置会产生大量热量,如果热量不能及时散开则会影响芯片的效率和寿命,导致输出功率下降等情况发生。现有技术中,使用铝合金型材做成包括基板和齿状结构的散热部,使得基板与固态源接合以接收热量,齿状结构可以增大金属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并且再辅以风扇直吹齿状结构表面,加速空气流动,以实现风冷散热。然而,风扇结构的静音效果差,且散热能力相对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微波加热设备,以解决对固态源的散热能力不足、散热部件噪音大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微波加热设备,其中,所述微波加热设备包括固态源、控制板、均热板以及散热部,所述固态源和所述控制板设置在所述均热板的第一表面上,所述散热部贴合于所述均热板的第二表面上。根据本技术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微波加热设备包括设置在所述均热板的第一表面上的电源部。根据本技术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散热部包括主体板和散热齿,所述主体板的第一表面贴合于所述均热板,所述散热齿间隔排列在所述主体板的第二表面上。根据本技术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所述主体板的面积大于或等于所述均热板的面积。根据本技术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微波加热设备包括能够朝向所述散热部提供散热气流的风扇。根据本技术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微波加热设备包括加热腔室,所述风扇和所述散热部支撑在所述加热腔室的顶壁上。根据本技术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散热齿支撑在所述顶壁上,多个所述散热齿之间设置有平行于所述顶壁且沿第一方向延伸的风道,所述风扇沿所述第一方向朝向所述散热齿。根据本技术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固态源包括设置在所述散热部上的信号板和功率放大器。根据本技术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均热板包括内部设有微孔的铜板以及设置在所述微孔中的冷却水。根据本技术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微波加热设备为微波炉或固态源烹饪设备。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微波加热设备的控制板、固态源与散热部之间增加了均热板结构,均热板可以提高整体的导热能力,保证发热量相同的情况下,整体的温度上升幅度相对较小,提高了对固态源和控制板的散热降温能力,保证设备在合适的温度下稳定地运行。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方式所述的微波加热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方式所述的微波加热设备的部分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信号板2均热板3散热部4电源部5风扇6功率放大器7加热腔室8控制板31主体板32散热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微波加热设备,其中,所述微波加热设备包括固态源、控制板8、均热板2以及散热部3,所述固态源和所述控制板8设置在所述均热板2的第一表面上,所述散热部3贴合于所述均热板2的第二表面上。在微波加热设备中,固态源和控制固态源的控制板8为主要热源,因此需要对这两部分部件进行散热;均热板2可以包括具有微孔的导热板件以及设置在微孔中的冷却液,冷却液可以充分地吸收来自固态源和控制板8的热量,特别是冷却液可以汽化,提高吸热能力,缓解温度过快上升;散热部3可以吸收均热板2的热量,并且具有较好的散热能力,可以将热量散发,从而降低均热板2以及固态源的温度。其中,均热板2包括两个表面,其中一个表面上设置固态源和控制板8,以吸收热量,吸收的热量可以转移到另一个表面上,散热部3可以贴合于另一个表面而吸收均热板2的热量。另外,所述微波加热设备包括设置在所述均热板2的第一表面上的电源部4。电源部4可以向控制板8和所述固态源提供电力,同时,电源部4也产生热量,因此,将电源部4与固态源一起设置在均热板2上,通过均热板2吸收电源部4产生的热量,保证电源部4在合适的温度下运行。电源部4可以为电池,或者可以为接收外部电力的电源。具体地,所述散热部3包括主体板31和散热齿32,所述主体板31的第一表面贴合于所述均热板2,所述散热齿32间隔排列在所述主体板31的第二表面上。散热部3可以由导热性能良好的材料制成,比如金属、合金等,以便于更快速地从均热板2吸收热量。如图2所示,散热部3包括主体板31和散热齿32,二者可以一体成型,主体板31与均热板2充分地接合以高效地吸收热量,散热齿32可以增加散热部3的整体表面积,增加散热面积,提高散热效率,以有效地降低整体温度。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参考图1所示,散热部3可以仅包括散热齿32,多个散热齿32接合于均热板2,以吸收均热板2的热量,并可以向外散发热量,提高整体的散热面积。进一步地,所述主体板31的面积大于或等于所述均热板2的面积。这样的设计使得主体板31具有一定的余量或至少不存在不足,保证均热板2的第二表面完全处于主体板31的范围之内,保证均热板2的第二表面与散热部3完全接合,提高散热效率。另外,所述微波加热设备包括能够朝向所述散热部3提供散热气流的风扇5。风扇5可以通过以上所述的电源部8提供电力,风扇5向散热部3提供散热气流,实现对散热部3的风冷散热处理。当然,所述固态源、均热板2与散热部3的距离很近,也可以接收来自风扇5的散热气流,实现风冷散热处理。另外,所述微波加热设备包括加热腔室7,所述风扇5和所述散热部3支撑在所述加热腔室7的顶壁上。加热腔室7通过多个板件围成,风扇5和散热部3设置在加热腔室7的顶壁上,该顶壁可以处于外部暴露状态,即风扇5、散热部3以及固态源等部件也处于外部暴露状态,从而提高部件附近的气体流动性,便于各个部件的风冷散热处理。进一步地,所述散热齿32支撑在所述顶壁上,多个所述散热齿32之间设置有平行于所述顶壁且沿第一方向延伸的风道,所述风扇5沿所述第一方向朝向所述散热齿32。散热部3的主体板31、均热板2可以大致平行于所述顶壁,多个散热齿32大致垂直于顶壁并支撑在所述顶壁上,相邻的散热齿32之间形成多个风道,多个风道可以沿同一方向延伸,风扇5沿该方向提供散热气流,以使得散热气流吹过散热齿32的表面并通过风道,使得散热气流可以快速地穿过多个散热齿32,提高散热效率。具体地,所述固态源包括设置在所述散热部3上的信号板1和功率放大器6。信号板1和功率放大器6为所述固态源的主要部件,信号板1和功率放大器6共同运行而能够产生并向外发射微波,功率放大器6为发射微波的部件,微波可以通过导波通道导入到以上所述的加热腔室7中,或者可以通过天线馈入到加热腔室7中,以向其中的待加热物体发射微波,实现对物体的加热。具体地,所述均热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波加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波加热设备包括固态源、控制板(8)、均热板(2)以及散热部(3),所述固态源和所述控制板(8)设置在所述均热板(2)的第一表面上,所述散热部(3)贴合于所述均热板(2)的第二表面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波加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波加热设备包括固态源、控制板(8)、均热板(2)以及散热部(3),所述固态源和所述控制板(8)设置在所述均热板(2)的第一表面上,所述散热部(3)贴合于所述均热板(2)的第二表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波加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波加热设备包括设置在所述均热板(2)的第一表面上的电源部(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波加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部(3)包括主体板(31)和散热齿(32),所述主体板(31)的第一表面贴合于所述均热板(2),所述散热齿(32)间隔排列在所述主体板(31)的第二表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波加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板(31)的面积大于或等于所述均热板(2)的面积。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波加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波加热设备包括能够朝向所述散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宗龙高肖陈茂顺唐相伟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