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扬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永磁领圈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6838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8 05:43
一种永磁领圈电机,属于磁悬浮电机技术领域,结构上由领口转轴、电机盖、永磁环、固定支架、硅钢片、线圈等连接构成,其结构新颖,通过永磁环间的相互作用完成对转轴的径向与轴向定位,当缠绕在硅钢片上的线圈通有电流时,硅钢片产生磁场,由于转轴相同轴向位置处放有永磁环,该永磁环在磁场作用下,带动转轴进行旋转,进而可完成缠线的动作,且由于电机主轴采用磁悬浮结构,可大大减小摩擦,提高转速,同时可精确控制轴的位置,从而可大大提高加工效率和精度。

A permanent magnet collar mo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永磁领圈电机
本技术属于磁悬浮电机
,涉及一种永磁电机,特别是涉及一种带有领圈结构的永磁电机。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用量最多,最通用的纺纱方法是环锭纺,其工序多,用工多,用工成本高,且基本上都是使用传统的双边轴承电机,采用领圈固定,绕线轴旋转的方式进行绕线。这种双边轴承电机,体型较大,轴向易产生滑动,精度、灵敏度较低,转速较慢。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目前纺织产业广泛使用的双边轴承电机,其体型较大,轴向易滑动,精度、灵敏度较低等不足,提出一种永磁领圈电机,结构上采用一组集中式单边轴承来支承主轴,结构紧凑、安装方便、连接可靠,可防止电机轴在轴承内圈中轴向窜动,在提高转速的同时还能精确控制轴的位置,可提高加工效率和精度。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永磁领圈电机,包括安装在机床上的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内部设有领口转轴,所述领口转轴与固定支架形成上端环形槽和下端环形槽,所述领口转轴顶部设有领口结构,所述上端环形槽内设有转轴永磁环,所述下端环形槽内设有电机永磁环,所述转轴永磁环、电机永磁环紧密贴合在领口转轴的外壁上,所述转轴永磁环的上端设有轴向上永磁环,下端设有轴向下永磁环,侧面设有径向永磁环,通过轴向上永磁环、轴向下永磁环实现对转轴永磁环以及领口转轴的轴向定位,通过径向永磁环实现对转轴永磁环以及领口转轴的径向定位,所述下端环形槽内设有硅钢片和线圈,所述硅钢片的一侧与所述电机永磁环之间设有间隙,所述硅钢片的另一侧与所述固定支架连接固定。所述上端环形槽顶部连接设有电机盖,轴向上永磁环固定设置在电机盖的背面,轴向下永磁环固定设置在上端环形槽的槽底,径向永磁环固定设置在固定支架的内壁上。所述领口结构是设置在领口转轴顶部内外侧用于收纳缠绕线的梯形槽。所述转轴永磁环与轴向上永磁环、轴向下永磁环、径向永磁环形成悬浮连接,电机永磁环与硅钢片、线圈形成悬浮连接,线圈产生的磁场给领口转轴转动提供动力。所述电机盖安装在领口转轴外部梯形槽以下,电机盖一侧与领口转轴之间的间隙形状为一倾斜直线,电机盖的另一侧与固定支架连接固定。所述硅钢片与电机永磁环同轴向设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永磁领圈电机,结构上由领口转轴、电机盖、永磁环、固定支架、硅钢片、线圈等连接构成,其结构新颖,通过永磁环间的相互作用完成对转轴的径向与轴向定位,当缠绕在硅钢片上的线圈通有电流时,硅钢片产生磁场,由于转轴相同轴向位置处放有永磁环,该永磁环在磁场作用下,带动转轴进行旋转,进而可完成缠线的动作,且由于电机主轴采用磁悬浮结构,可大大减小摩擦,提高转速,同时可精确控制轴的位置,从而可大大提高加工效率和精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全剖结构示意图。图中:领口转轴1、电机盖2、轴向上永磁环3、转轴永磁环4、径向永磁环5、轴向下永磁环6、固定支架7、电机永磁环8、硅钢片9、线圈1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永磁领圈电机,包括安装在机床上的固定支架7,固定支架7内部设有领口转轴1,领口转轴1与固定支架7形成上端环形槽和下端环形槽,领口转轴1顶部设有领口结构,上端环形槽内设有转轴永磁环4,下端环形槽内设有电机永磁环8,转轴永磁环4、电机永磁环8紧密贴合在领口转轴1的外壁上,转轴永磁环4的上端设有轴向上永磁环3,下端设有轴向下永磁环6,侧面设有径向永磁环5,通过轴向上永磁环3、轴向下永磁环6实现对转轴永磁环4以及领口转轴1的轴向定位,通过径向永磁环5实现对转轴永磁环4以及领口转轴1的径向定位,下端环形槽内设有硅钢片9和线圈10,硅钢片9的一侧与电机永磁环8之间设有间隙,硅钢片9的另一侧与固定支架7连接固定。如图1所示,一种永磁领圈电机,上端环形槽顶部连接设有电机盖2,轴向上永磁环3固定设置在在电机盖2的背面,轴向下永磁环6固定设置在上端环形槽的槽底,径向永磁环5固定设置在固定支架7的内壁上;领口结构是设置在领口转轴1顶部内外侧用于收纳缠绕线的梯形槽;转轴永磁环4与轴向上永磁环3、轴向下永磁环6、径向永磁环5形成悬浮连接,电机永磁环8与硅钢片9、线圈10形成悬浮连接,线圈10产生的磁场给领口转轴1转动提供动力;电机盖2安装在领口转轴1外部梯形槽以下,电机盖2一侧与领口转轴1之间的间隙形状为一倾斜直线,电机盖2的另一侧与固定支架7连接固定;硅钢片9与电机永磁环8同轴向设置。如图1所示,一种永磁领圈电机的工作原理如下:当电机进行工作时,向缠绕在硅钢片9上的线圈10通电,硅钢片9在通电线圈10的作用下产生磁场,由于在领口转轴1相同轴向位置处放有电机永磁环8,电机永磁环8在磁场作用下,带动领口转轴1进行旋转,进而可完成缠线的动作。硅钢片9和线圈10组成的结构实际为一小永磁电机模型的简化,该电机本身转速很快,给转轴1提供旋转动力。外部支承结构固定在机床上,可以承受较高的转速。永磁领圈电机转轴1与支承结构之间采用磁悬浮连接,可大大减小摩擦,进一步提高转速,从而可提高加工效率。当转轴1受到外力产生轴向窜动时,轴向上永磁环3或轴向下永磁环6与转轴永磁环4之间的距离缩小,永磁环之间的排斥力增大,可与受到的外力保持平衡;同理,当转轴1受到外力产生径向窜动时,径向永磁环5产生的排斥力亦可与受到的外力保持平衡。当外力消失时,永磁环间的斥力会使转轴1回到原来的位置。同时由于各定位磁环与转轴永磁环4之间距离较小,相互间的斥力较大,转轴受到外力后,径、轴向的位移也较小,因此整个电机的运行会更加平稳,从而可大大提高加工精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永磁领圈电机,包括安装在机床上的固定支架(7);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7)内部设有领口转轴(1),所述领口转轴(1)与固定支架(7)形成上端环形槽和下端环形槽,所述领口转轴(1)顶部设有领口结构,所述上端环形槽内设有转轴永磁环(4),所述下端环形槽内设有电机永磁环(8),所述转轴永磁环(4)、电机永磁环(8)紧密贴合在领口转轴(1)的外壁上,所述转轴永磁环(4)的上端设有轴向上永磁环(3),下端设有轴向下永磁环(6),侧面设有径向永磁环(5),通过轴向上永磁环(3)、轴向下永磁环(6)实现对转轴永磁环(4)以及领口转轴(1)的轴向定位,通过径向永磁环(5)实现对转轴永磁环(4)以及领口转轴(1)的径向定位,所述下端环形槽内设有硅钢片(9)和线圈(10),所述硅钢片(9)的一侧与所述电机永磁环(8)之间设有间隙,所述硅钢片(9)的另一侧与所述固定支架(7)连接固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永磁领圈电机,包括安装在机床上的固定支架(7);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7)内部设有领口转轴(1),所述领口转轴(1)与固定支架(7)形成上端环形槽和下端环形槽,所述领口转轴(1)顶部设有领口结构,所述上端环形槽内设有转轴永磁环(4),所述下端环形槽内设有电机永磁环(8),所述转轴永磁环(4)、电机永磁环(8)紧密贴合在领口转轴(1)的外壁上,所述转轴永磁环(4)的上端设有轴向上永磁环(3),下端设有轴向下永磁环(6),侧面设有径向永磁环(5),通过轴向上永磁环(3)、轴向下永磁环(6)实现对转轴永磁环(4)以及领口转轴(1)的轴向定位,通过径向永磁环(5)实现对转轴永磁环(4)以及领口转轴(1)的径向定位,所述下端环形槽内设有硅钢片(9)和线圈(10),所述硅钢片(9)的一侧与所述电机永磁环(8)之间设有间隙,所述硅钢片(9)的另一侧与所述固定支架(7)连接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永磁领圈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端环形槽顶部连接设有电机盖(2),轴向上永磁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竺志大王文军曾励戴敏张帆杨坚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