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全控制实训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6683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8 05:12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安全控制实训台,包括:支撑台和设置在所述支撑台上的实训操作装置,其中,所述支撑台上还设置有与所述实训操作装置电性连接的安全门装置,所述安全门装置关闭,所述实训操作装置可开始运行;所述安全门装置开启,所述实训操作装置停止运行;所述实训操作装置运行停止后,所述安全门装置可开启。本申请提供的安全控制实训台,为操作者的生命安全提供了保障,解决了现有的实训台往往不具有安全门装置,不能很好的确保操作者的生命安全的问题。

A safety control training platfor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安全控制实训台
本技术涉及一种教学实训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安全控制实训台。
技术介绍
随着时代的进步,在自动化技术方面的教学培训中,专业技能实训在专业知识的学习的过程中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学生往往缺乏操作方法实训,需要实际操作实训台进行专业知识的掌握,现有的实训台往往不具有安全门装置,不能很好的确保操作者的生命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安全控制实训台,为操作者的生命安全提供了保障,解决了现有的实训台往往不具有安全门装置,不能很好的确保操作者的生命安全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安全控制实训台,包括:支撑台和设置在所述支撑台上的实训操作装置,其中,所述支撑台上还设置有与所述实训操作装置电性连接的安全门装置,所述安全门装置关闭,所述实训操作装置可开始运行;所述安全门装置开启,所述实训操作装置停止运行;所述实训操作装置运行停止后,所述安全门装置可开启。进一步地,所述安全门装置包括第一安全门组件,所述第一安全门组件包括第一门框、第一门扇、第一门铰链、第一铰链开关、光电开关和门吸,所述第一门扇的下端通过所述第一门铰链与所述第一门框相铰接,所述第一门扇的上端通过所述第一铰链开关与所述第一门框相铰接,所述光电开关设置在所述第一门框上,所述第一门框上还具有锁定所述第一门扇的门吸。进一步地,所述安全门装置包括第二安全门组件,所述第二安全门组件包括第二门框、第二门扇、第二小型安全门开关、第二合页和主安全门开关,所述第二门扇通过所述第二合页铰接在所述第二门框内,所述第二门框的上侧具有锁定所述第二门扇的第二小型安全门开关,所述第二门框的下侧具有锁定所述第二门扇的主安全门开关。进一步地,所述安全门装置包括第三安全门组件,所述第三安全门组件包括第三门框、第三导轨、驱动装置、第三门扇、安全触边、第三上限位开关和第三下限位开关,所述第三门框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所述第三导轨,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第三门扇沿所述第三导轨上下滑动,所述第三门扇的下端具有安全触边,所述第三上限位开关设置在所述第三门框的上侧,所述第三下限位开关设置在所述第三门框的下侧。进一步地,所述安全门装置包括第四安全门组件,所述第四安全门组件包括第四门框、第四门扇、第四导轨、第四锁定门开关和第四限位开关,所述第四门框的上下两侧均设置有第四导轨,所述第四门扇沿所述第四导轨横向滑动,所述第四门框上还设置有锁定所述第四门扇的第四锁定门开关,所述第四门框的下侧设置有第四限位开关。更进一步地,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机、齿轮和齿条,所述电机固定在所述第三门框的一侧,所述齿轮连接在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端,所述齿条设置在所述第三门扇的一侧,且所述齿轮与所述齿条相互啮合。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门扇上具有竖向的通槽,所述第二小型安全门开关包括锁体、滑动锁舌和操作柄,所述滑动锁舌的上端可锁定在所述锁体内,所述操作柄连接在所述滑动锁舌一侧,且所述操作柄延伸到所述通槽内。由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由于实训操作装置与安全门装置连接,所述安全门装置关闭,所述实训操作装置可开始运行;所述安全门装置开启,所述实训操作装置停止运行;所述实训操作装置运行停止后,所述安全门装置可开启,通过设置所述安全门装置增加了所述实训操作装置运行的安全性,为操作者的生命安全提供了安全保障。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左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安全门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安全门装置的主视图。图5为本技术的安全门装置的后视图。图6为本技术的第三安全门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的第二安全门组件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支撑台-1、实训操作装置-2、安全门装置-3、第一安全门组件-5、第一门框-51、第一门扇-52、门吸-53、第一铰链开关-54、光电开关-55、第一门铰链-56、第二安全门组件-6、第二门框-61、第二门扇-62、通槽-621、第二小型安全门开关-63、操作柄-631、滑动锁舌-632、锁体-633、第二合页-64、主安全门开关-65、第三安全门组件-7、第三门框-71、第三门扇-72、第三上限位开关-73、第三导轨-74、安全触边-75、驱动装置-76、电机-761、齿轮-762、齿条-763、第三下限位开关-77、第四安全门组件-8、第四门框-81、第四门扇-82、第四锁定门开关-83、第四导轨-84、第四限位开关-85。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技术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下面参考图1至图7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安全控制实训台,包括:支撑台1和设置在所述支撑台1上的实训操作装置2,所述支撑台1上还设置有与所述实训操作装置2电性连接的安全门装置3,所述安全门装置3关闭,所述实训操作装置2可开始运行;所述安全门装置3开启,所述实训操作装置2停止运行;所述实训操作装置2运行停止后,所述安全门装置3可开启,通过设置所述安全门装置3增加了所述实训操作装置2运行的安全性,为操作者的生命安全提供了安全保障,确保了操作者操作实训操作装置2的安全性。所述实训操作装置2上具有接收所述安全门装置3传输的信号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可控制所述实训操作装置2立即停止运行,以及控制所述实训操作装置2处于预备运行的状态。如图4和图5所示,所述安全门装置3包括第一安全门组件5,所述第一安全门组件5包括第一门框51、第一门扇52、第一门铰链56、第一铰链开关54、光电开关55和门吸53,所述第一门扇52的下端通过所述第一门铰链56与所述第一门框51相铰接,所述第一门扇52的上端通过所述第一铰链开关54与所述第一门框51相铰接,所述光电开关55设置在所述第一门框51上,所述第一门框51上还具有锁定所述第一门扇52的门吸53,所述光电开关55用于检测所述第一门扇52是否关闭。所述第一门扇52上设置有手柄,当所述第一门扇52打开时,所述第一铰链开关54动作,同时所述光电开关55有信号,将信号传输到所述实训操作装置2,所述实训操作装置2停止运行,即所述实训操作装置2的运动部件停止工作;当所述第一门扇52关闭时,所述第一铰链开关54和所述光电开关55检测到信号,将信号传输到所述实训操作装置2,所述实训操作装置2的运动部件可以开始工作,通过设置所述安全门装置3增加了所述实训操作装置2的安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安全控制实训台,包括:支撑台(1)和设置在所述支撑台(1)上的实训操作装置(2),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台(1)上还设置有与所述实训操作装置(2)电性连接的安全门装置(3),所述安全门装置(3)关闭,所述实训操作装置(2)可开始运行;/n所述安全门装置(3)开启,所述实训操作装置(2)停止运行;/n所述实训操作装置(2)运行停止后,所述安全门装置(3)可开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安全控制实训台,包括:支撑台(1)和设置在所述支撑台(1)上的实训操作装置(2),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台(1)上还设置有与所述实训操作装置(2)电性连接的安全门装置(3),所述安全门装置(3)关闭,所述实训操作装置(2)可开始运行;
所述安全门装置(3)开启,所述实训操作装置(2)停止运行;
所述实训操作装置(2)运行停止后,所述安全门装置(3)可开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控制实训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门装置(3)包括第一安全门组件(5),所述第一安全门组件(5)包括第一门框(51)、第一门扇(52)、第一门铰链(56)、第一铰链开关(54)、光电开关(55)和门吸(53),所述第一门扇(52)的下端通过所述第一门铰链(56)与所述第一门框(51)相铰接,所述第一门扇(52)的上端通过所述第一铰链开关(54)与所述第一门框(51)相铰接,所述光电开关(55)设置在所述第一门框(51)上,所述第一门框(51)上还具有锁定所述第一门扇(52)的门吸(5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控制实训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门装置(3)包括第二安全门组件(6),所述第二安全门组件(6)包括第二门框(61)、第二门扇(62)、第二小型安全门开关(63)、第二合页(64)和主安全门开关(65),所述第二门扇(62)通过所述第二合页(64)铰接在所述第二门框(61)内,所述第二门框(61)的上侧具有锁定所述第二门扇(62)的第二小型安全门开关(63),所述第二门框(61)的下侧具有锁定所述第二门扇(62)的主安全门开关(6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控制实训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门装置(3)包括第三安全门组件(7),所述第三安全门组件(7)包括第三门框(71)、第三导轨(74)、驱动装置(7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继权吴锦君屠海鹏高举
申请(专利权)人:亚龙智能装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