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能表耐压测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866112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8 04: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能表耐压测试装置,包括耐压测试仪、接表插头,所述接表插头与耐压测试仪电连接,还包括机架、滑槽,所述机架上设置有与滑槽垂直设置的第一滑轨,所述滑槽的底部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滑动设置在第一滑轨上,所述滑槽由第一气缸驱动其滑动,所述第一气缸设置在机架上,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与滑槽连接,所述接表插头设置在机架上,且设置在滑槽的一端,所述滑槽的另一端固定设置有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的活塞杆延伸至滑槽内,所述第二气缸的活塞杆端部固定设置有固定板,所述机架上还设置有第一传动带、第二传送带,第一传动带与第二传送带分别设置在接表插头的前、后两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操作简单,提高了工作效率。

A withstand voltage test device for electric energy me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能表耐压测试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能表交流耐压试验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能表耐压测试装置。
技术介绍
耐压测试是检验电器、电气设备、电气装置、电气线路和电工安全用具等承受过电压能力的主要方法之一,通过耐压测试可提高电能表的安全性能,筛除不符合安全标准的电能表,为电力设备提供安全保证,但是现有技术中,电能表的耐压测试采用电能表与耐压测试仪通过导线连接而逐一检测,检测后再由人工挑选出不合格的电能表,工作效率低,人工操作复杂,浪费劳动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电能表耐压测试装置,操作简单,提高了工作效率。本技术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电能表耐压测试装置,包括耐压测试仪、接表插头,所述接表插头与耐压测试仪电连接,还包括机架、滑槽,所述机架上设置有与滑槽垂直设置的第一滑轨,所述滑槽的底部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滑动设置在第一滑轨上,所述滑槽由第一气缸驱动其滑动,所述第一气缸设置在机架上,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与滑槽连接,所述接表插头设置在机架上,且设置在滑槽的一端,所述滑槽的另一端固定设置有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的活塞杆延伸至滑槽内,所述第二气缸的活塞杆端部固定设置有固定板,所述机架上还设置有第一传动带、第二传送带,第一传动带与第二传送带分别设置在接表插头的前、后两侧,还包括控制器,所述耐压测试仪、第一气缸、第二气缸分别与控制器电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两个安装孔,安装孔内滑动设置有光轴,所述光轴的端部固定连接有推板,所述推板与固定板之间设置有弹簧。r>进一步地,所述机架上还固定设置有第三气缸,所述第三气缸设置在接表插头的上方,所述第三气缸的活塞杆端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推板,所述第三气缸与控制器电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的滑槽靠近接表插头的一端内腔宽度逐渐减小。进一步地,所述第三气缸固定设置在立板上,所述立板固定设置在机架上。
技术实现思路
中提供的效果仅仅是实施例的效果,而不是技术所有的全部效果,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机架上设置有与滑槽垂直设置的第一滑轨,所述滑槽的底部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滑动设置在第一滑轨上,所述滑槽由第一气缸驱动其滑动,在耐压测试仪测试出结果后将信号传递给控制器,控制器通过控制第一气缸使滑轨平移到第一传动带或第二传送带上,使该被测电能表落入至第一传动带或第二传送带上进行自动分类,取代了人工分类的操作,提高了自动化程度,提高了效率。2、本技术通过所述接表插头设置在机架上,接表插头设置在滑槽的一端,通过接表插头直接与电能表连接,操作方便,插入即可,提高效率,所述滑槽的另一端固定设置有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的活塞杆延伸至滑槽内,所述第二气缸的活塞杆端部固定设置有固定板,在滑槽内一次放置多个电能表,在第二气缸的推动作用下将位于端部的电能表推向接表插头进行测量,测量结束后再由第二气缸将端部的电能表推出滑槽使其落入第一传动带或第二传送带上进行下一工序,简化了工作步骤,有设备代替了工人,进一步提高了工作效率。3、本技术通过所述推板与固定板之间设置有弹簧,通过弹簧实现缓冲的作用,避免气缸的力度过大而导致电能表损坏。4、测试完成后,本技术通过第三气缸延伸,第二气缸回缩的配合,将测试完成的电能表推回至滑槽,再移动滑槽后第二气缸延伸将电能表推至第一传动带或第二传送带上。5、本技术通过滑槽靠近接表插头的一端内腔宽度逐渐减小,滑槽的大部分空腔宽度都大于电能表的宽度,减小了滑槽与电能表之间的摩擦力,避免了电能表的摩擦损耗,而在端部减小使电能表准确地与接表插头对接。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方框示意图;图3为图1的侧向视图;图中,耐压测试仪1,接表插头2,机架3,第一滑轨31,滑槽4,第一气缸41,第二气缸42,固定板43,光轴44,推板45,弹簧46,第一传动带5,第二传送带6,第三气缸7,第二推板71,立板72,电能表8。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阐述。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例或例子用来实现本技术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技术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此外,本技术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例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应当注意,在附图中所图示的部件不一定按比例绘制。本技术省略了对公知组件和处理技术及工艺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限制本技术。一种电能表耐压测试装置,包括耐压测试仪1、接表插头2,所述的接表插头为金属片制成,所述接表插头2与耐压测试仪1电连接,还包括机架3、滑槽4,所述机架3上设置有与滑槽4垂直设置的第一滑轨31,所述滑槽4的底部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滑动设置在第一滑轨31上,所述滑槽4由第一气缸41驱动其滑动,所述第一气缸41设置在机架3上,所述第一气缸41的活塞杆与滑槽4连接,在耐压测试仪测试出结果后将信号传递给控制器,控制器通过控制第一气缸使滑轨平移到第一传动带5或第二传送带6上,使该被测电能表落入至第一传动带5或第二传送带6上进行自动分类,取代了人工分类的操作,提高了自动化程度,提高了效率。所述接表插头2设置在机架3上,且设置在滑槽4的一端,通过接表插头直接与电能表连接,操作方便,插入即可,提高效率,所述滑槽4的另一端固定设置有第二气缸42,所述第二气缸42的活塞杆延伸至滑槽4内,所述第二气缸42的活塞杆端部固定设置有固定板43,所述机架3上还设置有第一传动带5、第二传送带6,第一传动带5与第二传送带6分别设置在接表插头2的前、后两侧,还包括控制器,所述耐压测试仪1、第一气缸41、第二气缸42分别与控制器电连接,其中所述的控制器由90C51单片机或PLC制成,在滑槽内一次放置多个电能表,在第二气缸的推动作用下将位于端部的电能表推向接表插头进行测量,测量结束后再由第二气缸将端部的电能表推出滑槽使其落入第一传动带5或第二传送带6上进行下一工序,简化了工作步骤,有设备代替了工人,进一步提高了工作效率。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板43上设置有两个安装孔,安装孔内滑动设置有光轴44,所述光轴44的端部固定连接有推板45,所述推板45与固定板43之间设置有弹簧46,通过弹簧实现缓冲的作用,避免气缸的力度过大而导致电能表损坏。进一步地,所述机架3上还固定设置有第三气缸7,所述第三气缸7设置在接表插头2的上方,所述第三气缸7的活塞杆端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推板71,所述第三气缸7与控制器电连接,本技术通过第三气缸延伸,第二气缸回缩的配合,将测试完成的电能表推回至滑槽4,再移动滑槽后第二气缸延伸将电能表推至第一传动带5或第二传送带6上。进一步地,所述的滑槽4靠近接表插头2的一端内腔宽度逐渐减小本技术通过滑槽4靠近接表插头2的一端内腔宽度逐渐减小,通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能表耐压测试装置,包括耐压测试仪(1)、接表插头(2),所述接表插头(2)与耐压测试仪(1)电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机架(3)、滑槽(4),所述机架(3)上设置有与滑槽(4)垂直设置的第一滑轨(31),所述滑槽(4)的底部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滑动设置在第一滑轨(31)上,所述滑槽(4)由第一气缸(41)驱动其滑动,所述第一气缸(41)设置在机架(3)上,所述第一气缸(41)的活塞杆与滑槽(4)连接,所述接表插头(2)设置在机架(3)上,且设置在滑槽(4)的一端,所述滑槽(4)的另一端固定设置有第二气缸(42),所述第二气缸(42)的活塞杆延伸至滑槽(4)内,所述第二气缸(42)的活塞杆端部固定设置有固定板(43),所述机架(3)上还设置有第一传动带(5)、第二传送带(6),第一传动带(5)与第二传送带(6)分别设置在接表插头(2)的前、后两侧,还包括控制器,所述耐压测试仪(1)、第一气缸(41)、第二气缸(42)分别与控制器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能表耐压测试装置,包括耐压测试仪(1)、接表插头(2),所述接表插头(2)与耐压测试仪(1)电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机架(3)、滑槽(4),所述机架(3)上设置有与滑槽(4)垂直设置的第一滑轨(31),所述滑槽(4)的底部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滑动设置在第一滑轨(31)上,所述滑槽(4)由第一气缸(41)驱动其滑动,所述第一气缸(41)设置在机架(3)上,所述第一气缸(41)的活塞杆与滑槽(4)连接,所述接表插头(2)设置在机架(3)上,且设置在滑槽(4)的一端,所述滑槽(4)的另一端固定设置有第二气缸(42),所述第二气缸(42)的活塞杆延伸至滑槽(4)内,所述第二气缸(42)的活塞杆端部固定设置有固定板(43),所述机架(3)上还设置有第一传动带(5)、第二传送带(6),第一传动带(5)与第二传送带(6)分别设置在接表插头(2)的前、后两侧,还包括控制器,所述耐压测试仪(1)、第一气缸(41)、第二气缸(42)分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晓锋王永付张克俊张珊珊王林李晨陈凤娟付希林孙立致王可
申请(专利权)人:中电装备山东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