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防偷电技术,特别是涉及基于防偷电技术的电表,属于智能电表领域。
技术介绍
1、电表偷电一般通过重新接线,例如使得进出表火线短接不走电表而得逞,或者零线并接。因此,本质上偷电是在电表面前进行偷电行为,具体涉及到对于火线和零线的改动。现有智能电表通过传感装置,将改动信号通过远程发送而定位到偷电电表。但无法确定具体偷电行为是用户自家还是他家用户。因此如何检测火线和零线的改动,以及侦测到是谁在电表附近转悠,成为防止偷电的两个考虑方向。对于前者,一般需要重新走线,因此电表的进出线孔需要重新设计,以使得偷电者无法过孔接新线,或者需要拆卸连接的情况下,如何侦测到拆卸行为。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考虑如下两个方面的课题,以期能够准确确定改线行为来自谁。首先在智能电表上安装监控装置,当偷电者对电表电线实施改线时能够拍摄到,第二是对进线和出线孔进行可拆卸行为的侦测,最终通过将拍摄行为和拆卸行为通过远程服务监控分析,以判断偷电嫌疑人。
2、基于上述考虑,本专利技术提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偷电的电表,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智能电表主体,与所述至少一个智能电表主体联网的远程服务器,以及可联网于远程服务器且与用户的一个智能电表主体绑定的用户移动智能设备,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智能电表主体彼此间隔预设空间距离,以使得当人体接近其中任一个智能电表主体时不被其他任一智能电表主体所感知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表,其特征在于,所述绑定是将用户的一个智能电表主体的地理信息与用户的移动智能设备相关联,而保存于远程服务器中;所述接近为位于智能电表主体上设置的感知装置能够触发所述第一触发信号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表,其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偷电的电表,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智能电表主体,与所述至少一个智能电表主体联网的远程服务器,以及可联网于远程服务器且与用户的一个智能电表主体绑定的用户移动智能设备,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智能电表主体彼此间隔预设空间距离,以使得当人体接近其中任一个智能电表主体时不被其他任一智能电表主体所感知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表,其特征在于,所述绑定是将用户的一个智能电表主体的地理信息与用户的移动智能设备相关联,而保存于远程服务器中;所述接近为位于智能电表主体上设置的感知装置能够触发所述第一触发信号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表,其特征在于,所述感知装置为接近传感器;所述接近传感器为距离传感器,且触发距离为0.5~1m。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表,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电表主体根据第一触发信号,将智能电表主体自身地理信息以及第一触发信号数据打包发送至联网的远程服务器,所述远程服务器对打包的数据拆包,分析地理信息,在所述远程服务器未查询到维修所述地理信息对应的所述智能电表主体的指令时,会将相应的智能电表主体列入嫌疑表单,并通知相应绑定的用户移动智能设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表,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电表主体上安装监控装置,当产生第一触发信号时被启动,对监控装置视野范围内的现场进行图像采集和/或视频采集,并将采集到的图像和/或视频打包进所述打包的数据,并在所述远程服务器对打包的数据拆包后进行分析;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表,其特征在于,所述远程服务器还录入维修所述至少一个智能电表主体人员的人脸,在维修时产生第一触发信号,之后所述远程服务器对所述打包的数据拆包,将分析的地理信息与维修所述至少一个智能电表主体的地理信息进行比对,且将所述图像和/或视频与录入的所述人脸进行比对,两者比对均成功后,将相应智能电表主体列入维修表单,并通知相应绑定的用户移动智能设备,否则列入嫌疑表单,并通知相应绑定的用户移动智能设备;
7.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表,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晓峰,傅国,付希林,董其泉,张征,邢瑞闻,樊坤,窦诚,郭继威,张京磊,谢松,时光,贾海清,孟繁星,李帅,
申请(专利权)人:中电装备山东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