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拟金属板材拉伸-剪切复杂应力状态的试验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65637 阅读:1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8 04:49
一种模拟金属板材拉伸‑剪切复杂应力状态的试验夹具,包括上、下底板,上、下底板通过连接头和电子万能拉伸材料试验机连接;上底板下方连接有上旋转体,上底板包括基板,基板下方设有第一弧形连接块,弧形连接块上设有多个底板孔;上旋转体包括连接体,连接体和第二弧形连接块连接,第二弧形连接块上设有多个旋转体孔,通过底板孔与旋转体孔使用螺钉将上底板和上旋转体进行固定连接;下底板上方连接有下旋转体,下底板和上底板结构相同,下旋转体和上旋转体结构相同;上、下旋转体通过螺钉和盖板连接,上旋转体、下旋转体和盖板配合夹持试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测定不同拉伸‑剪切复杂应力状态下的金属板材的强度和损伤断裂特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拟金属板材拉伸-剪切复杂应力状态的试验夹具
本技术涉及材料力学性能单轴拉伸和剪切试验测试
,具体涉及一种模拟金属板材拉伸-剪切复杂应力状态的试验夹具。
技术介绍
如今,有限元模拟分析(FEA)技术已广泛应用于金属板材成形实际生产中,成为重要的参考依据,为了准确预测金属板材成形极限、损伤行为和回弹等,有必要进行材料力学性能试验,为材料模型的各项参数进行标定。常见的试验方法有单轴拉伸、双轴拉伸、叠层压缩、液压胀形、剪切试验等,最常用的试验方法是单轴拉伸试验,这些试验通过搭配不同的试验夹具可以在电子万能拉伸材料试验机上进行。金属板材成形过程中的应力状态是极其复杂的,但传统的单轴拉伸试验和剪切试验方法只能测定金属板材简单应力状态下的力学性能,不能模拟实际生产中金属板材受到的复杂应力状态,因此有必要设计能够模拟复杂应力状态的试验夹具来测定拉伸-剪切复杂应力状态下的金属板材的强度和损伤断裂特性。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模拟金属板材拉伸-剪切复杂应力状态的试验夹具,可搭载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模拟金属板材拉伸-剪切复杂应力状态的试验夹具,包括上底板(1)和下底板(2),其特征在于:上底板(1)的上端连接有连接头(8),下底板(2)的下端连接有连接头(8),上底板(1)、下底板(2)通过连接头(8)和电子万能拉伸材料试验机连接;/n所述的上底板(1)下方连接有上旋转体(3),所述的上底板(1)包括基板(1-1),基板(1-1)下方设有第一弧形连接块(1-2),第一弧形连接块(1-2)上设有多个底板孔(5);所述的上旋转体(3)包括连接体(3-1),连接体(3-1)和第二弧形连接块(3-2)连接,第二弧形连接块(3-2)上设有多个旋转体孔(6),通过底板孔(5)与旋转体孔(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拟金属板材拉伸-剪切复杂应力状态的试验夹具,包括上底板(1)和下底板(2),其特征在于:上底板(1)的上端连接有连接头(8),下底板(2)的下端连接有连接头(8),上底板(1)、下底板(2)通过连接头(8)和电子万能拉伸材料试验机连接;
所述的上底板(1)下方连接有上旋转体(3),所述的上底板(1)包括基板(1-1),基板(1-1)下方设有第一弧形连接块(1-2),第一弧形连接块(1-2)上设有多个底板孔(5);所述的上旋转体(3)包括连接体(3-1),连接体(3-1)和第二弧形连接块(3-2)连接,第二弧形连接块(3-2)上设有多个旋转体孔(6),通过底板孔(5)与旋转体孔(6)使用螺钉将上底板(1)和上旋转体(3)进行固定连接;
所述的下底板(2)上方连接有下旋转体(4),下底板(2)和上底板(1)结构相同,下旋转体(4)和上旋转体(3)结构相同;
所述的上旋转体(3)、下旋转体(4)的连接体(3-1)通过螺钉和盖板(7)连接,上旋转体(3)、下旋转体(4)的连接体(3-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娄燕山张冲徐帆张琦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交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