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型汽车中冷器新型硅橡胶连接软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6537 阅读:4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重型汽车中冷器新型硅橡胶连接软管,包括硅橡胶软管,硅橡胶软管由内到外依次由硅橡胶层、帘布层、硅橡胶层组成,整个软管被压模成波纹结构,在波纹结构的硅橡胶软管的波谷上套有钢丝圈,在硅橡胶软管的管口处安装有承压铝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较好的缓冲、减震作用,独有的管接口结构可保证在高温高压气流脉冲冲击下密封连接的牢固有效。(*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辅助用具,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重型汽车中冷器迸出口连接的 新型硅橡胶连接软管。
技术介绍
随着重型汽车发动机向大功率方向发展,涡轮增压器在大功率发动机上的普遍应用以及 涡轮增压技术的提高,对于车辆设计中中冷器与增压器、中冷器与发动机之间的连接管路的 要求变的越来越高。此处连接管路不但要能有效缓解发动机与冷却系之间的相对运动,起到. 呀显的缓冲、减震作用,:还要保证在近20(TC高温,2.5KPa压力下变形小,对内部气流产生 的压力损失小。另外此处连接管路还必须能承受发动机工况切换时的气流脉冲冲击,保证牢 固、有效的密封连接。目前使用的硅橡胶软管结构较为简单,管体通常为平整光滑圆管或无 钢丝圈加强的普通波纹结构。连接方式也大部分采用插接式连接,橡胶软管套在金属管接头 的外部,然后用软管卡箍卡紧。此类软管在使用过程中由于自身结构简单等原因,常常出现 爆裂、脱落等现象,导致发动机进气压力突然降低,车辆行驶中动力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使用方便的重型汽车 中冷器新型硅橡胶连接软管。本技术的目的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重型汽车中冷器新型硅橡胶连接软 管,包洁硅橡胶软管,硅橡胶软管由内到外依次由硅橡胶层、帘布层、硅橡胶层组成,整个 软管被压模成波纹结构,在波纹结构的硅橡胶软管的波谷上套有钢丝陶,在瓧橡胶软管的管 口处安装有承压铝环。所述的硅橡胶软管的管口部分管壁外翻呈圆环面,末端折起恢复至管状。所述的承压铝环外圆周两端突起,中间呈凹槽状, 一端突起的纵向截面呈近似直角梯形, 另一端呈圆球状承压铝环的圆环内部圆周面与硅橡胶软管管口的外圆周面相配合,呈直角 梯形端部圆环面与硅橡胶软管管口外翻部分的圆环面贴合,凹槽处设有卡箍。本技术具有较好的缓冲、减震作用,独有的管接口结构可保证在高温高压气流脉冲 冲击下密封连接的牢固有效。附图说明图l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其中l.硅橡胶软管,2.钢丝圈,3.承压铝环,4.帘布层,5.卡箍。具体实施方式_ .下面二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中,硅橡胶软管1由内到外依次由硅橡胶层、帘布层4、硅橡胶层组成,硅橡胶层 的高低温性能极佳。整个软管被压模成波纹结构,通过分析工作状态下管体的受力情况,确 定波高、波距等参数。在波纹结构的硅橡胶软管1的波谷上套有钢丝圈2,正常工作状态下, 波纹结构通过轴向伸缩变形可完全消除由相互运动、脉冲产生的空间位移量,钢丝圈2则可 有效控制由内部高压气体导致的胶管的径向变形。在硅橡胶软管1的管口处安装有承压铝环 3。硅橡胶软管1的管口部分管壁外翻呈圆环面,末端折起恢复至管状。 承压铝环3外圆周两端突起,中间呈凹槽状, 一端突起的纵向截面呈近似直角梯形,另 一端呈圆绿状承压铝环3的圆环内部圆周面与硅橡胶软管1管口的外圆周面相配合,呈直 角-梯形*部圆环面与硅橡胶软管1管口外翻部分的圆环面贴合,凹槽处设有卡箍5,直角梯 形端的圆锥面则用于承受卡箍5的压力,卡箍5的径向紧固力经斜面分解为径向和轴向压力, 径向力使卡箍5处于一定的预紧力下螺栓不致脱落,轴向力则将胶管圆环接触面紧压于与其 其配合连接的的金属管口平面上,从而起到紧固、密封作用。权利要求1.一种重型汽车中冷器新型硅橡胶连接软管,包括硅橡胶软管,其特征在于硅橡胶软管由内到外依次由硅橡胶层、帘布层、硅橡胶层组成,整个软管被压模成波纹结构,在波纹结构的硅橡胶软管的波谷上套有钢丝圈,在硅橡胶软管的管口处安装有承压铝环。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型汽车中冷器新型硅橡胶连接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硅 橡胶软管的管口部分管壁外翻呈圆环面,末端折起恢复至管状。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萆型汽车中冷器新型硅橡胶连接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承压铝环外圆周两端突起,中间呈凹槽状, 一端突起的纵向截面呈近似直角梯形,另一端 呈圆球状;承压铝环的画环内部圆周面与硅橡胶软管管口的外圆周面相配合,呈直角梯形端 部圆环面与硅橡胶软管管口外翻部分的圆环面贴合,凹槽处设有卡箍。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重型汽车中冷器新型硅橡胶连接软管,包括硅橡胶软管,硅橡胶软管由内到外依次由硅橡胶层、帘布层、硅橡胶层组成,整个软管被压模成波纹结构,在波纹结构的硅橡胶软管的波谷上套有钢丝圈,在硅橡胶软管的管口处安装有承压铝环。本技术具有较好的缓冲、减震作用,独有的管接口结构可保证在高温高压气流脉冲冲击下密封连接的牢固有效。文档编号F16L33/02GK201129564SQ20072015872公开日2008年10月8日 申请日期2007年12月14日 优先权日2007年12月14日专利技术者刘志博, 曹金山, 马圣龙 申请人:中国重汽集团济南技术中心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重型汽车中冷器新型硅橡胶连接软管,包括硅橡胶软管,其特征在于:硅橡胶软管由内到外依次由硅橡胶层、帘布层、硅橡胶层组成,整个软管被压模成波纹结构,在波纹结构的硅橡胶软管的波谷上套有钢丝圈,在硅橡胶软管的管口处安装有承压铝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圣龙曹金山刘志博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重汽集团济南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8[中国|济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