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补燃式余热锅炉
本技术涉及一种高效补燃式余热锅炉,属于余热锅炉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政府制定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战略决策。节能减排、资源综合利用已成为各级政府及企业共同努力的目标,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这一行业,逐渐趋于成熟的余热回收技术也为解决余热利用提供了思路。余热锅炉作为一种节能、减排设备是冶炼工艺中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其主要作用是将冶炼工艺中炉体产生的烟气进行降温,同时将烟气降温环节释放的热量用于产生蒸汽,蒸汽再被用于其他生产工序。余热锅炉运行的稳定性直接关系到冶炼工艺的作用率及后续相关系统的可靠运行。余热锅炉前端的冶炼工序产生大量高温烟气与工质进行热交换生产蒸汽或热水。但是目前大多数工程在开工初期并没有高温烟气产生,而且上游设备运行不稳定的情况下产生的高温烟气往往不能满足余热锅炉的要求,从而导致余热锅炉运行不稳定。补燃式余热锅炉(CN105972569A)通过设置于补燃室的转接烟道与余热锅炉烟道之间的第一烟道闸阀板来控制补燃系统的启用与否。在施工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补燃式余热锅炉,其特征在于:包括锅炉本体(3),设置在所述锅炉本体(3)前端的前烟箱(28),设置在锅炉本体(3)后端的后烟箱(18);/n所述锅炉本体(3)包括第一前管板(2)、第一后管板(4)、第一烟管组(8)和第二烟管组(9),所述第一前管板(2)固定设于锅炉本体(3)前端,第一后管板(4)固定设于锅炉本体(3)后端,所述第一烟管组(8)设置在第一前管板(2)和第一后管板(4)之间,且第一烟管组(8)位于锅炉本体(3)内腔一侧,所述锅炉本体(3)另一侧内腔设有炉膛(1),所述炉膛(1)后端设有烟室筒体,所述烟室筒体内设有第二前管板(5)和第二后管板(6),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补燃式余热锅炉,其特征在于:包括锅炉本体(3),设置在所述锅炉本体(3)前端的前烟箱(28),设置在锅炉本体(3)后端的后烟箱(18);
所述锅炉本体(3)包括第一前管板(2)、第一后管板(4)、第一烟管组(8)和第二烟管组(9),所述第一前管板(2)固定设于锅炉本体(3)前端,第一后管板(4)固定设于锅炉本体(3)后端,所述第一烟管组(8)设置在第一前管板(2)和第一后管板(4)之间,且第一烟管组(8)位于锅炉本体(3)内腔一侧,所述锅炉本体(3)另一侧内腔设有炉膛(1),所述炉膛(1)后端设有烟室筒体,所述烟室筒体内设有第二前管板(5)和第二后管板(6),所述炉膛(1)上方设置第二烟管组(9),且所述第二烟管组(9)设置于第一前管板(2)和第二前管板(5)之间,使得炉膛(1)内燃烧产生的高温烟气经烟室筒体通入第二烟管组(9)内,所述烟室筒体后端设有看火孔(7);
所述锅炉本体(3)上方还设置有人孔装置(32)、汽水分离器(33)、主汽管座(34)、安全阀管座(35)、给水管座(36)、付汽阀管座(37)、压力表管座(38);
所述前烟箱(28)包括前烟箱外圆筒(19)、前烟箱盖板(24)和前烟箱面板(20),所述前烟箱外圆筒(19)一端与锅炉本体(3)前端固定连接,另一端固定连接前烟箱面板(20),所述前烟箱面板(20)上固定设置前烟箱盖板(24),所述前烟箱外圆筒(19)、前烟箱面板(20)、前烟箱盖板(24)围成收集烟气的集烟室,所述前烟箱盖板(24)上设置有开闭集烟室的前烟箱门,使得集烟室可开闭;所述集烟室上设置用于外排烟气的烟囱,前烟箱(28)上还设置有用于连接燃烧器的燃烧器接口(22),所述燃烧器接口(22)贯通所述炉膛(1);
所述后烟箱(18)包括后烟箱外圆筒(10)、后烟箱面板(11)和后烟箱隔板(12),所述后烟箱外圆筒(10)一端固定连接锅炉本体(3),另一端固定设置后烟箱面板(11),所述后烟箱隔板(12)、后烟箱外圆筒(10)、后烟箱面板(11)围成第一进烟室A,所述第一进烟室A连通第一烟管组(8),所述后烟箱面板(11)上还设置有第一后烟箱门(13),所述第一后烟箱门(13)上设置有第一烟气进气接口(14),所述第一烟气进气接口(14)连通第一进烟室A;
所述看火孔(7)向后延伸贯穿后烟箱面板(11),且看火孔(7)与第一进烟室A相互独立、互不干涉,所述后烟箱面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秋平,冯慧君,朱海锋,李渊,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元和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