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PVB中间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60631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8 03: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PVB中间膜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光学PVB中间膜。该光学PVB中间膜轴包括防雾层、遮光层、抗拉伸层和黏附层,所述防雾层、遮光层、抗拉伸层和黏附层依次排列,所述防雾层由含有防雾粒子粉的增塑剂和PVB树脂粉混合搅拌而成,所述遮光层由遮光粒子粉和PVB树脂粉混合搅拌而成,所述抗拉伸层内部含有抗拉伸粒子粉和PVB树脂粉,所述黏附层为粘胶剂层,所述防雾粒子粉为粒径大小不一致的吸水性碳化粒子,所述吸水性碳化粒子表面具有若干的凹凸痕,所述防雾层与所述遮光层之间设有若干的波浪形连接纹路,所述遮光层与所述抗拉伸层之间设有若干的锯齿形纹路,所述防雾层、遮光层和抗拉伸层均通过双螺杆挤出机挤出制成。

Optical PVB intermediate fil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学PVB中间膜
本技术涉及PVB中间膜
,具体地说是光学PVB中间膜。
技术介绍
PVB夹层玻璃中间膜(简称PVB中间膜)是由聚乙烯醇缩丁醛(PVB)树脂,经增塑剂三甘醇二异辛酸酯(3GO)或己二酸二正己酯(DHA)混合挤出塑化流延成型的一种高分子材料,是一种软质片材,产品广泛应用于高层建筑、汽车、航空、航海等夹层玻璃领域。PVB夹层玻璃具有安全、保温、控制噪音和隔离紫外线等多项功能。聚乙烯醉缩丁醛(PVB)是一种可以用于安全玻璃夹层的高分子材料,具有高挠曲、高透明、高粘合、耐冲击、抗穿透等性能。它对玻璃、金属、木材、陶瓷、皮革、纤维等材料都有较好的粘结性能,将其用于安全玻璃后,可以使玻璃在受到外界冲击后不发生破碎和产生碎片伤人,在高档汽车和高层建筑上使用较多,而且近年使用量大幅度增加。雾度作为评价PVB中间膜优劣的一项重要指标,对PVB夹层玻璃的观感具有重要的影响,特别是其在被用于汽车安全玻璃时,过大的雾度会影响驾驶员的视线清晰度,从而影响行车安全,这一现象在强光照射下尤为明显。本项目旨在开发一款汽车玻璃用光学PVB中间膜,将对PVB夹层玻璃的雾度控制在较低水平。这不仅可以保障汽车的行车安全,对驾驶员及乘客的乘车舒适性都会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此外,产品档次和产品竞争力也会因此得到提升。PVB最初是1935年由美国科学家专利技术的。1938年美国政府立法要求使用PVB作为机动车前挡风玻璃的基材。PVB胶片生产技术长期垄断在美国首诺、日本积水、德国可乐丽等著名PVB生产公司的手中。1993年秦皇岛嘉华塑胶有限公司引进了第一条PVB加工生产线。经过近10年的发展,2003年后,PVB中间膜片迎来第一个爆发期。在这期间大约有众多PVB中间膜片的生产厂家投入运营。由于受到技术水平以及原材料的限制,国内具有竞争力的PVB中间膜生产企业主要有浙江德斯泰塑胶有限公司、建滔(佛冈)特种树脂有限公司、湖州鑫富新材料有限公司。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驾驶汽车时的安全性和舒适性的要求也越来也高。汽车前挡风玻璃作为汽车驾驶员获知路况及探知危险的主要通道,其光学性能的优劣对驾驶员的行车安全和舒适性都具有显著的影响。雾度是汽车玻璃光学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雾度过大的汽车玻璃会严重影响驾驶员的视线,特别是在前方或斜上方有强光照射来时,这一影响更加明显,从而会导致产生交通事故的概率大大提升。严格控制汽车玻璃的雾度,不仅可以保障汽车的行车安全,对驾驶员及乘客的乘车舒适性都会有明显的促进作用。通常,汽车玻璃的雾度主要由其间PVB中间膜的雾度决定。然而,目前国家标准中并未对汽车夹层玻璃用PVB中间膜的雾度做特殊要求,而是按GB/T32020-2015与建筑夹层玻璃一样,要求0.76mm厚度的PVB中间膜雾度≤0.7%。目前,国内外知名的具有一定规模的PVB中间膜生产厂家均可达到≤0.6%的膜雾度。因此,为了进一步保障汽车驾驶员的行车安全和舒适性,提升PVB中间膜的市场竞争力和高端市场定位,生产出具有更光学的PVB中间膜成为显而易见的发展趋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玻璃用光学PVB中间膜。光学PVB中间膜,包括防雾层、遮光层、抗拉伸层和黏附层,所述防雾层、遮光层、抗拉伸层和黏附层依次排列,所述防雾层由含有防雾粒子粉的增塑剂和PVB树脂粉混合搅拌而成,所述遮光层由遮光粒子粉和PVB树脂粉混合搅拌而成,所述抗拉伸层内部含有抗拉伸粒子粉和PVB树脂粉,所述黏附层为粘胶剂层,所述防雾粒子粉为粒径大小不一致的吸水性碳化粒子,所述吸水性碳化粒子表面具有若干的凹凸痕,所述防雾层与所述遮光层之间设有若干的波浪形连接纹路,所述遮光层与所述抗拉伸层之间设有若干的锯齿形纹路,所述防雾层、遮光层和抗拉伸层均通过双螺杆挤出机挤出制成。作为优选的,所述PVB树脂粉由聚乙烯醇粒子粉和正丁醛粒子粉均匀的混合搅拌而成。本技术所带来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开发出具有光学特性的PVB中间膜能够生产出具有光学汽车夹层玻璃,光学的玻璃具有通透明亮视觉效果,这不仅在观感上能给人以舒适靓丽的感觉,在行车的安全性上也能给予保障。目前国家标准中并未对汽车夹层玻璃用PVB中间膜的雾度做特殊要求,建筑夹层玻璃一样,要求0.76mm厚度的PVB中间膜雾度≤0.7%。开发出具有雾度低于0.3%的汽车玻璃用PVB中间膜,不仅可以提供汽车玻璃的安全性和舒适性,更能规范市场,提升产品品质,提升中国PVB行业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技术应用和产业化前景:本项目作为一项自主改进的新技术,对汽车夹层玻璃的安全性和舒适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我国的国产PVB玻璃中间膜在中高端市场占有一席之地,促进整个PVB相关行业的健康快速发展。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光学PVB中间膜的剖面图。图中部件名称对应的标号如下:1、防雾层;2、遮光层;3、抗拉伸层;4、黏附层;5、防雾粒子粉;6、PVB树脂粉;7、遮光粒子粉;8、抗拉伸粒子粉;9、波浪形连接纹路;10、锯齿形纹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述:作为本技术所述光学PVB中间膜的实施例,如图1所示,包括防雾层1、遮光层2、抗拉伸层3和黏附层4,所述防雾层1、遮光层2、抗拉伸层3和黏附层4依次排列,所述防雾层1由含有防雾粒子粉5的增塑剂和PVB树脂粉6混合搅拌而成,所述遮光层2由遮光粒子粉7和PVB树脂粉6混合搅拌而成,所述抗拉伸层3内部含有抗拉伸粒子粉8和PVB树脂粉6,所述黏附层4为粘胶剂层,所述防雾粒子粉5为粒径大小不一致的吸水性碳化粒子,所述吸水性碳化粒子表面具有若干的凹凸痕,所述防雾层1与所述遮光层2之间设有若干的波浪形连接纹路9,所述遮光层2与所述抗拉伸层3之间设有若干的锯齿形纹路10,所述防雾层1、遮光层2和抗拉伸层3均通过双螺杆挤出机挤出制成。本实施例中,所述PVB树脂粉6由聚乙烯醇粒子粉和正丁醛粒子粉均匀的混合搅拌而成。上述实施例中的主要技术指标和参数:汽车玻璃用光学PVB中间膜:雾度<0.3%、透光率≥85%、水分含量≤0.5%、拉伸强度≥22Mpa,其它符合GB/T32020-2015。上述实施例中的主要技术路线(1)本项目中的PVB树脂主要指PVB树脂粉及分切后的边角料,助剂为抗氧剂、紫外吸收剂等。为保证助剂与PVB树脂混合的均匀性,特将粉末状的助剂与PVB树脂粉相混配。本项目所用的增塑剂通过混配,调配出具有合适物理特性的增塑剂混合液。本项目的进料方式为固、液体物料不同通道加入,以防止物料互相黏连导致的进料困难。(2)本项目采用双螺杆挤出机,在螺杆中完成树脂粉和增塑剂的混炼和塑化过程。采用弱剪切的螺杆组合,并且螺杆中设计有增塑剂注入段和脱挥段,长径比36:1。将混合均匀的固体料,通过失重称计量加入喂料口,将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光学PVB中间膜,其特征在于包括防雾层、遮光层、抗拉伸层和黏附层,所述防雾层、遮光层、抗拉伸层和黏附层依次排列,所述防雾层由含有防雾粒子粉的增塑剂和PVB树脂粉混合搅拌而成,所述遮光层由遮光粒子粉和PVB树脂粉混合搅拌而成,所述抗拉伸层内部含有抗拉伸粒子粉和PVB树脂粉,所述黏附层为粘胶剂层,所述防雾粒子粉为粒径大小不一致的吸水性碳化粒子,所述吸水性碳化粒子表面具有若干的凹凸痕,所述防雾层与所述遮光层之间设有若干的波浪形连接纹路,所述遮光层与所述抗拉伸层之间设有若干的锯齿形纹路。/n

【技术特征摘要】
1.光学PVB中间膜,其特征在于包括防雾层、遮光层、抗拉伸层和黏附层,所述防雾层、遮光层、抗拉伸层和黏附层依次排列,所述防雾层由含有防雾粒子粉的增塑剂和PVB树脂粉混合搅拌而成,所述遮光层由遮光粒子粉和PVB树脂粉混合搅拌而成,所述抗拉伸层内部含有抗拉伸粒子粉和PVB树脂粉,所述黏附层为粘胶剂层,所述防雾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怀玉莫国军叶卫民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德斯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