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四氧化三钴的全封闭输料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59647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8 02: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四氧化三钴的全封闭输料设备,包括干燥机、真空进料仓、第一物料分离器、第二物料分离器、真空泵组、物料预制后槽,所述干燥机、真空进料仓、第一物料分离器、第二物料分离器、真空泵组依次通过管路连通,所述物料预制后槽设置在第一物料分离器的下方且与其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相比与现有装置的转运过程,操作过程较简化,不易混入污染物,且由系统自动控制完成,省时省力,符合工业转型智能化发展的时代。

A fully enclosed conveying equipment for cobalt tetroxid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四氧化三钴的全封闭输料设备
本技术属于四氧化三钴的输料
,具体涉及一种四氧化三钴的全封闭输料设备。
技术介绍
在传统四氧化三钴的生成过程中,好几道工序都不可避免的接触到空气,以及传输的物品,在这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混入异物,其中有磁性异物,有机物,金属单质,这些异物或已证明对电池存在安全隐患,或已存在危害电池性能,或者目前仍在做危害性研究,作为电池原料的生产厂家则必须加强管控,做出合格的产品;大家都知道管理的“人机料法环”是提高品质的基本途径和基本方法,当管理达到一定程度时,产品品质的提高往往依靠设备与工艺的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四氧化三钴的全封闭输料设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物料转运传输过程中物料易混入污染物,不利用后处理的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四氧化三钴的全封闭输料设备,包括干燥机、真空进料仓、第一物料分离器、第二物料分离器、真空泵组、物料预制后槽,所述干燥机、真空进料仓、第一物料分离器、第二物料分离器、真空泵组依次通过管路连通,所述物料预制后槽设置在第一物料分离器的下方且与其连接。优选地,还包括干燥机的输料绞龙,所述干燥机的输料绞龙设置在干燥机与真空进料仓之间。优选地,还包括第一关风机、第二关风机,所述第一关风机、第二关风机分别设置在真空进料仓的进料口处和出料口处。优选地,所述第一物料分离器的侧壁上设置有进料口,所述第一物料分离器的下端设置有出料口,所述真空进料仓的出料口通过管路与第一物料分离器侧壁上的进料口连通;所述物料预制后槽通过管路与第一物料分离器的下端的出料口连通。优选地,所述第一物料分离器的上端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出气口,所述第二物料分离器的侧壁上设置有进气口,所述第二物料分离器的上端侧壁上设置有第二出气口,所述第一物料分离器上端侧壁上的第一出气口通过管道与第二物料分离器侧壁上的进气口连通,所述第二物料分离器上端侧壁上的第二出气口通过管道与真空泵组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一物料分离器、第二物料分离器的上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压缩空气反冲陈列机构和第二压缩空气反冲陈列机构。优选地,所述第一物料分离器与真空进料仓连通的管道上、所述第一物料分离器下端的出料口处、所述第二物料分离器下端的出料口处分别设置有第一控制阀门、第二控制阀门以及第三控制阀门。优选地,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第二关风机、第一控制阀门、第二控制阀门、第三控制阀门连接。优选地,所述真空进料仓的出料口与第一物料分离器侧壁上的进料口连通的管路上设置有进气口。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相比与现有装置的转运过程,操作过程较简化,不易混入污染物,且由系统自动控制完成,省时省力,符合工业转型智能化发展的时代。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四氧化三钴的全封闭输料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四氧化三钴的全封闭输料设备,包括干燥机1、真空进料仓2、第一物料分离器3、第二物料分离器4、真空泵组5、物料预制后槽6,干燥机1、真空进料仓2、第一物料分离器3、第二物料分离器4、真空泵组5依次通过管路连通,物料预制后槽6设置在第一物料分离器4的下方且与其连接;该结构相比与原先工艺的转运过程,工艺较简化,且由系统自动控制完成,省时省力,符合工业转型智能化发展的时代。进一步地,还包括干燥机的输料绞龙7,干燥机的输料绞龙7设置在干燥机1与真空进料仓2之间。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一关风机8、第二关风机9,第一关风机8、第二关风机9分别设置在真空进料仓2的进料口处和出料口处。进一步地,第一物料分离器3的侧壁上设置有进料口31,第一物料分离器3的下端设置有出料口32,真空进料仓2的出料口通过管路与第一物料分离器3侧壁上的进料口31连通;所述物料预制后槽6通过管路与第一物料分离器3的下端的出料口32连通。进一步地,第一物料分离器3的上端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出气口33,第二物料分离器4的侧壁上设置有进气口41,第二物料分离器4的上端侧壁上设置有第二出气口42,第一物料分离器3上端侧壁上的第一出气口33通过管道与第二物料分离器4侧壁上的进气口41连通,第二物料分离器4上端侧壁上的第二出气口42通过管道与真空泵组5连接。进一步地,第一物料分离器3、第二物料分离器4的上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压缩空气反冲陈列机构34和第二压缩空气反冲陈列机构44。进一步地,第一物料分离器3与真空进料仓4连通的管道上、所述第一物料分离器3下端的出料口32处、第二物料分离器4下端的出料口43处分别设置有第一控制阀门21、第二控制阀门35以及第三控制阀门45。进一步地,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第二关风机7、第一控制阀门21、第二控制阀门35、第三控制阀门45连接。进一步地,真空进料仓2的出料口与第一物料分离器3侧壁上的进料口31连通的管路上设置有进气口22。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四氧化三钴的全封闭输料设备工作过程如下:1)打开控制器,通过干燥机的输料绞龙7、关风机将干燥机中四氧化三钴依次输送至真空进料仓2、第一物料分离器3、第二物料分离器4以及物料预制后槽6中,通过对真空进料仓2的物料重量的监控,控制与干燥机1连接的输料绞龙7的转动速度,保持真空进料仓2内物料恒重;2)控制器根据其测得的真空转料仓2负压的大小自动设定关风机的转动速度,待物料的输送使真空转料仓2中的负压的减小0.04~0.1Mpa时,关闭关风机,继续输送物料20~30s后,关闭真空泵组5,同时打开第二控制阀门35、第一压缩空气反冲陈列机构34以及第二压缩空气反冲陈列机构44,进行反冲,直至四氧化三钴转入物料预制后槽6中,再关闭第二控制阀门35。本技术相比与现有装置的转运过程,操作过程较简化,不易混入污染物,且由系统自动控制完成,省时省力,符合工业转型智能化发展的时代。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四氧化三钴的全封闭输料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干燥机、真空进料仓、第一物料分离器、第二物料分离器、真空泵组、物料预制后槽,所述干燥机、真空进料仓、第一物料分离器、第二物料分离器、真空泵组依次通过管路连通,所述物料预制后槽设置在第一物料分离器的下方且与其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四氧化三钴的全封闭输料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干燥机、真空进料仓、第一物料分离器、第二物料分离器、真空泵组、物料预制后槽,所述干燥机、真空进料仓、第一物料分离器、第二物料分离器、真空泵组依次通过管路连通,所述物料预制后槽设置在第一物料分离器的下方且与其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四氧化三钴的全封闭输料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干燥机的输料绞龙,所述干燥机的输料绞龙设置在干燥机与真空进料仓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四氧化三钴的全封闭输料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关风机、第二关风机,所述第一关风机、第二关风机分别设置在真空进料仓的进料口处和出料口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四氧化三钴的全封闭输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物料分离器的侧壁上设置有进料口,所述第一物料分离器的下端设置有出料口,所述真空进料仓的出料口通过管路与第一物料分离器侧壁上的进料口连通;所述物料预制后槽通过管路与第一物料分离器的下端的出料口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四氧化三钴的全封闭输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物料分离器的上端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出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邦耀张爱青杜长福乔少华姜荣
申请(专利权)人:格林美江苏钴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