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车用座桶前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58462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8 02: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动车用座桶前罩,包括前罩本体,前罩本体上带有呈等腰梯形的相适配与电动车充电插头的充电口,前罩本体上设置有覆盖充电口的防护罩。在所述的前罩本体上设置有充电连接头,充电连接头固定设置在前罩本体上,所述的充电口设置在充电连接头上。所述的充电连接头上设置有与充电口相通的插头安置孔,插头安置孔端面相似与充电口但大于充电口,且四个角上设置有弧过渡部;在充电连接孔上、所述的插头安置孔底部上设置有穿出的充电用的插针;在所述的插头安置孔内设置有相适配的挡片。

A front cover for electric vehicle seat barr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动车用座桶前罩
本技术属于电动车制造
,特指一种电动车用座桶前罩。
技术介绍
电动车,即电力驱动车,又名电驱车。电动车分为交流电动车和直流电动车。通常说的电动车是以电池作为能量来源,通过控制器、电机等部件,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运动,以控制电流大小改变速度的车辆。在电动车使用过程中,必定会有充电的环节,充电器的接口与接头也成为了电动车的常规配置。现有电动车充电插座包括公头和母头,其中公头与电动车的座筒前罩连接,公头主要为插针结构,这种结构容易发生触电危险;充电插头裸露在外,时常有小孩玩耍时,将硬币、钥匙等电源导体,直接连接充电的插针,连接电瓶的正负极,导致电源短路,酿成意外。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充电插头不裸露在外的电动车座筒前罩。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动车用座桶前罩,包括前罩本体,前罩本体上带有呈等腰梯形的相适配与电动车充电插头的充电口,前罩本体上设置有覆盖充电口的防护罩。在所述的前罩本体上设置有充电连接头,充电连接头固定设置在前罩本体上,所述的充电口设置在充电连接头上。所述的充电连接头上设置有与充电口相通的插头安置孔,插头安置孔端面相似与充电口但大于充电口,且四个角上设置有弧过渡部;在充电连接孔上、所述的插头安置孔底部上设置有穿出的充电用的插针;在所述的插头安置孔内设置有相适配的挡片,挡片内侧设置有导向块,且导向块上设置有贯穿挡片的供插针穿过的第一通孔;并在所述的挡片上设置有若干导向柱,导向柱分别位于挡片的四个角上,导向柱的中心设置有贯穿至挡片的导向孔;在所述的插头安置孔底部设置有若干与导向柱位置一一对应的放置孔,并在所述的充电连接头内设置有相适配与导向孔的连接杆,连接杆自放置孔底部延伸至插头安置孔与充电口连接测的端面上;并在所述的连接杆上套设有第一复位弹簧,第一复位弹簧的一端抵在放置孔的孔底、另一端套于导向柱并抵在挡片上。第一复位弹簧将挡片抵在插头安置孔与充电口连接端面上;插针延伸至导向块内但不延伸出挡片。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充电时将充电插头抵在挡片上并向内压,从而使插针与充电插头连接;挡片能避免小孩之间接触充电插头的插针,从而能避免电源短路。其中放置孔用于放置第一复位弹簧,第一复位弹簧用于将被压入插头安置孔内侧的挡片复位,导向柱与连接杆的配合能对挡片起到导向的作用,且能限位第一复位弹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在所述的充电连接头上设置若干安置部,并在所述的安置部内设置有卡件;所述的安置部包括与充电口壁面相通的第一安置槽及与插头安置孔壁面相通的第三安置槽,设置在述第一安置槽内侧设置有第二安置槽,连接第一安置槽与第二安置槽的第一连接孔,连接第二安置槽与第三安置槽的第二连接孔。所述的卡件包括与第一安置槽相似配并带斜顶面的顶块,与第三安置槽相适配并带斜顶面的卡块,设置在顶块底部并延伸至第二安置槽内且相适配与第一连接孔的连接柱,设置在第二安置槽内的连接柱上且相适配与第二安置槽的限位块,设置在第二连接孔内、连接卡块与连接柱的连接块;并在所述的限位块与第二安置槽的槽底之间设置有第二复位弹簧。第一安置槽的高度大于顶块的高度,所述的第三安置槽的高度大于卡块的高度,且所述的第三安置槽位于挡片的内侧,第三安置槽上的卡块将挡片挡住不被压到插头安置孔内。顶块与卡块上的斜顶面相对对称设置,所述顶块的斜顶面朝外,所述卡块的斜顶面朝内。限位块起到支撑与限位第二复位弹簧的作用,通过将顶块向第一安置槽内压入,使得连接柱与限位块同时向第二安置槽底部方向移动并将第二复位弹簧压缩,由于挡块与连接柱之间设置有连接块,使得挡块也回被带动向第三安置槽内移动。当松开顶块使由于第二复位弹簧的弹力,再次将顶块弹出第一安置槽、卡块弹出第三安置槽。在充电时当充电插头压在充电口上,顶块被压到第一安置槽内,挡块也会被带动退入第三安置槽内,从而不再挡住挡片。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只有在充电插头压在充电口上时,挡片才能被压入插头安置孔内,从而避免了小孩无意压到挡片而触碰到插针,进而进一步提高了前罩本体的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充电连接头的正视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挡片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2中A-A处的剖视图;图5是图2中B-B处的剖视图;图6是图5中C-C处的剖视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卡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标记及相应的部件名称:1-前罩本体、2-充电口、3-充电连接头、4-插头安置孔、5-插针、6-挡片、7-导向块、8-第一通孔、9-导向柱、10-放置孔、11-连接杆、12-第一复位弹簧、13-第一安置槽、14-第三安置槽、15-第二安置槽、16-第一连接孔、17-第二连接孔、18-顶块、19-卡块、20-连接柱、21-限位块、22-连接块、23-第二复位弹簧。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至图7对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一种电动车用座桶前罩,包括前罩本体1,前罩本体1上带有呈等腰梯形的相适配与电动车充电插头的充电口2,前罩本体1上设置有覆盖充电口2的防护罩。在所述的前罩本体1上设置有充电连接头3,充电连接头3固定设置在前罩本体1上,所述的充电口2设置在充电连接头3上。所述的充电连接头3上设置有与充电口2相通的插头安置孔4,插头安置孔4端面相似与充电口2但大于充电口2,且四个角上设置有弧过渡部;在充电连接孔上、所述的插头安置孔4底部上设置有穿出的充电用的插针5;在所述的插头安置孔4内设置有相适配的挡片6,挡片6内侧设置有导向块7,且导向块7上设置有贯穿挡片6的供插针5穿过的第一通孔8;并在所述的挡片6上设置有若干导向柱9,导向柱9分别位于挡片6的四个角上,导向柱9的中心设置有贯穿至挡片6的导向孔;在所述的插头安置孔4底部设置有若干与导向柱9位置一一对应的放置孔10,并在所述的充电连接头3内设置有相适配与导向孔的连接杆11,连接杆11自放置孔10底部延伸至插头安置孔4与充电口2连接测的端面上;并在所述的连接杆11上套设有第一复位弹簧12,第一复位弹簧12的一端抵在放置孔10的孔底、另一端套于导向柱9并抵在挡片6上。第一复位弹簧12将挡片6抵在插头安置孔4与充电口2连接端面上;插针5延伸至导向块7内但不延伸出挡片6。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充电时将充电插头抵在挡片6上并向内压,从而使插针5与充电插头连接;挡片6能避免小孩之间接触充电插头的插针5,从而能避免电源短路。其中放置孔10用于放置第一复位弹簧12,第一复位弹簧12用于将被压入插头安置孔4内侧的挡片6复位,导向柱9与连接杆11的配合能对挡片6起到导向的作用,且能限位第一复位弹簧12。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在所述的充电连接头3上设置若干安置部,并在所述的安置部内设置有卡件;所述的安置部包括与充电口2壁面相通的第一安置槽13及与插头安置孔4壁面相通的第三安置槽14,设置在述第一安置槽1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动车用座桶前罩,包括前罩本体(1),前罩本体(1)上带有充电口(2),且前罩本体(1)上设置有覆盖充电口(2)的防护罩,其特征是:在所述的前罩本体(1)上设置有充电连接头(3),充电连接头(3)固定设置在前罩本体(1)上,所述的充电口(2)设置在充电连接头(3)上;所述的充电连接头(3)上设置有与充电口(2)相通的插头安置孔(4),并在充电连接头(3)上,所述的插头安置孔(4)底部上设置有穿出的插针(5);在所述的插头安置孔(4)内设置有相适配的挡片(6),挡片(6)内侧设置有导向块(7),且导向块(7)上设置有贯穿挡片(6)的供插针(5)穿过的第一通孔(8);并在所述的挡片(6)上设置有若干导向柱(9),导向柱(9)的中心设置有贯穿至挡片(6)的导向孔;在所述的插头安置孔(4)底部设置有若干与导向柱(9)位置一一对应的放置孔(10),并在所述的充电连接头(3)内设置有相适配与导向孔的连接杆(11),连接杆(11)自放置孔(10)底部延伸至插头安置孔(4)与充电口(2)连接测的端面上;并在所述的连接杆(11)上套设有第一复位弹簧(12),第一复位弹簧(12)的一端抵在放置孔(10)的孔底、另一端套于导向柱(9)并抵在挡片(6)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车用座桶前罩,包括前罩本体(1),前罩本体(1)上带有充电口(2),且前罩本体(1)上设置有覆盖充电口(2)的防护罩,其特征是:在所述的前罩本体(1)上设置有充电连接头(3),充电连接头(3)固定设置在前罩本体(1)上,所述的充电口(2)设置在充电连接头(3)上;所述的充电连接头(3)上设置有与充电口(2)相通的插头安置孔(4),并在充电连接头(3)上,所述的插头安置孔(4)底部上设置有穿出的插针(5);在所述的插头安置孔(4)内设置有相适配的挡片(6),挡片(6)内侧设置有导向块(7),且导向块(7)上设置有贯穿挡片(6)的供插针(5)穿过的第一通孔(8);并在所述的挡片(6)上设置有若干导向柱(9),导向柱(9)的中心设置有贯穿至挡片(6)的导向孔;在所述的插头安置孔(4)底部设置有若干与导向柱(9)位置一一对应的放置孔(10),并在所述的充电连接头(3)内设置有相适配与导向孔的连接杆(11),连接杆(11)自放置孔(10)底部延伸至插头安置孔(4)与充电口(2)连接测的端面上;并在所述的连接杆(11)上套设有第一复位弹簧(12),第一复位弹簧(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中海
申请(专利权)人:天台县民怡电器厂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