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前地板结构及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5841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8 02:25
为克服现有汽车前地板结构存在车身弯曲刚度差,易变形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前地板结构,包括前地板面板以及设置于所述前地板面板上的座椅前横梁、座椅后横梁和前纵梁,所述前地板面板上由所述前纵梁覆盖的位置形成有第一加强筋,所述第一加强筋朝背离所述前纵梁的方向凸起,且所述第一加强筋的内部沿纵向贯通,所述第一加强筋和所述前纵梁之间合围形成有空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供了包括上述汽车前地板结构的汽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汽车前地板结构有效提高了车身的弯曲刚度和模态。

Automobile front floor structure and automobi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车前地板结构及汽车
本技术属于汽车结构
,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前地板结构及汽车。
技术介绍
随着中国消费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汽车安全性及舒适性要求越来越高。在车身开发过程中,前地板面板是构成乘员舱的主要构件,应具有一定的刚度和强度以保证汽车的碰撞安全、弯曲、模态等性能。如中国专利“CN201520971183.1”中所公开的,在传统车身中,前地板面板一般通过在面板上设置方形加强筋,来提高面板刚度,以满足模态要求,但方形筋由于材料成型限制,筋的高度一般比较小,对刚度和模态提升有限,且在该种结构中,前地板面板与纵梁之间的截面较小,不利于提高车身弯曲刚度,在搬运过程中容易变形。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汽车前地板结构存在车身弯曲刚度差,易变形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前地板结构及汽车。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汽车前地板结构,包括前地板面板以及设置于所述前地板面板上的座椅前横梁、座椅后横梁和前纵梁,所述前地板面板上由所述前纵梁覆盖的位置形成有第一加强筋,所述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前地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前地板面板以及设置于所述前地板面板上的座椅前横梁、座椅后横梁和前纵梁,所述前地板面板上由所述前纵梁覆盖的位置形成有第一加强筋,所述第一加强筋朝背离所述前纵梁的方向凸起,且所述第一加强筋的内部沿纵向贯通,所述第一加强筋和所述前纵梁之间合围形成有空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前地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前地板面板以及设置于所述前地板面板上的座椅前横梁、座椅后横梁和前纵梁,所述前地板面板上由所述前纵梁覆盖的位置形成有第一加强筋,所述第一加强筋朝背离所述前纵梁的方向凸起,且所述第一加强筋的内部沿纵向贯通,所述第一加强筋和所述前纵梁之间合围形成有空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前地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前地板面板纵向上的前至后方向,所述第一加强筋的宽度逐渐减小,对应的,所述前纵梁的宽度逐渐减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前地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前横梁和所述座椅后横梁位于所述前地板面板的一侧面上,所述前纵梁位于所述前地板面板的另一侧面上,所述座椅前横梁和所述座椅后横梁均沿所述前地板面板的横向延伸,所述前纵梁沿所述前地板面板的纵向延伸,所述座椅前横梁和所述座椅后横梁在所述前地板面板的纵向上间隔设置,以将所述前地板面板分隔成前部区域、中部区域和后部区域,所述前部区域设置有两个第一弧形凹坑,两个所述第一弧形凹坑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加强筋的两侧,所述中部区域设置有两个第二加强筋,两个所述第二加强筋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加强筋的两侧,所述后部区域设置有两个第二弧形凹坑,两个所述第二弧形凹坑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加强筋的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前地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弧形凹坑中形成有第一漏液孔、第一条形凸筋和第二条形凸筋,所述第一漏液孔位于所述第一弧形凹坑的底部,所述第一条形凸筋和所述第二条形凸筋相互交叉,且所述第一条形凸筋和所述第二条形凸筋的交叉点位于所述第一漏液孔处。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前地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弧形凹坑中形成有第二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东洋乐雪胜钟建强苏瑞峰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