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复合输油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5773 阅读:2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多层复合输油管,属管件技术领域,用于消除普通输油管抗静电、耐渗透等能力低的缺陷。改进后,管内壁面上依次增设阻隔层、导电层,阻隔层与导电层及外管壁之间有粘结层。导电层为具导电性能的聚酰胺层,可有效防止燃油高速流动时的静电积累,阻隔层为具较好阻隔性能的聚己内酰胺或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层,可有效防止油及其蒸发物的渗透,管体结构强度高,抗冲击性能优异,抗腐蚀、耐高低温交变能力及使用寿命相应增强。不同材料的有效组合使复合管层中的各层原材料的整体价格降低,易于通过挤出等方式制作,生产成本降低,使用性能得到增强和提高。也可作为其它液体的输送管道使用。(*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改进的液体输送管道、尤其是车辆用输油管道,属管件

技术介绍
现在车辆用输油管多为单层聚合物管,管壁结构强度、抗静电、抗冲击、抗腐蚀、耐渗透、耐高低温等能力均较差,在因燃油高速流动产生静电的情况下会出现被静电击穿的现象,在遇到石块等物体冲撞时易发生变形,在因季节或发动机长时间运行的高低温交变使用下易出现老化。它不能有效地防止油及其蒸发物的渗透,难以达到较高的耐渗透性国、际标准要求,容易因油及蒸发物的渗透挥发引发环境污染,管体的使用寿命较低,不利于提高车辆的整体使用性能,均不能满足现在高性能车辆的需求,为此,对燃油系统要求较高的车辆需对现有的单层结构车辆输油管进行改进,使其克服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层复合输油管,该输油管应具有抗静电、抗冲击、抗腐蚀、耐渗透、耐高低温交变能力强且成本低的特点。本技术所称问题是以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多层复合输油管,管体内壁面上依次增设阻隔层3、导电层5,阻隔层3与导电层5及管体外管壁1之间设有粘结层2、4。上述多层复合输油管,所述导电层5为聚酰胺层,所述阻隔层3为聚己内酰胺层,所述外管壁1为尼龙聚合物层。上述多层复合输油管,所述导电层5为聚酰胺层,所述阻隔层3为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层,所述外管壁1为尼龙聚合物层。上述多层复合输油管,所述导电层5的厚度为0.05~0.2m、阻隔层3的厚度为0.2~0.3mm、粘接层2、4的厚度为0.05mm、外管壁1的厚度为0.3~0.6mm。本技术中的管壁采用复合层结构,最内层的导电层为具有导电性能的聚酰胺层,可有效防止燃油等介质高速流动时的静电积累,中间的阻隔层为对燃油及乙醇等有较好阻隔性能的聚己内酰胺或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层,可有效防止油及其蒸发物的渗透,使产品达到较高的耐渗透国际标准使用要求,并可因耐渗透性能的提高而避免对环境的污染,满足环保要求。同时,管体的整体结构强度可得到极大的增强,可因此获取优异的抗冲击性能并相应提高管体的抗腐蚀、耐高低温交变能力及使用寿命。此外,由于所用管壁各层原材料的合理组合使产品整体价格降低,并易于通过挤出等方式生产,故还具有生产成本低的特点。本技术在作为车辆输油管使用时,可使车辆的整体使用性能得到增强和提高。除作为车辆输油管使用外,还可作为其它液体的输送管道使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中各部件标号为5-导电层,2、4-粘结层,3-阻隔层,1-外管壁。具体实施方式参阅附图。复合层管壁由外至内依次为外管壁1、粘结层4、阻隔层3、粘结层2、导电层5,导电层5为聚酰胺(PA12)层,阻隔层3可为聚己内酰胺(PA6)层,也可为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层,粘结层2、4可采用改性的聚己内酰胺(PA6)层,外管壁1为尼龙(PA11、PA12)聚合物层。导电层5、阻隔层3、粘接层2、4、外管壁1、的厚度KE可分别控制在0.05~0.2mm、0.2~0.3mm、0.05mm、0.3~0.6mm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多层复合输油管,其特征在于,管体内壁面上依次增设阻隔层、导电层,阻隔层与导电层及管体外管壁之间设有粘结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复合输油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层为聚酰胺层,所述阻隔层为聚己内酰胺层,所述外管壁为尼龙聚合物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复合输油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层为聚酰胺层,所述阻隔层为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层,所述外管壁为尼龙聚合物层。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多层复合输油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层的厚度为0.05~0.2mm、阻隔层的厚度为0.2~0.3mm、粘接层、的厚度为0.05mm、外管壁的厚度为0.3~0.6mm。专利摘要一种多层复合输油管,属管件
,用于消除普通输油管抗静电、耐渗透等能力低的缺陷。改进后,管内壁面上依次增设阻隔层、导电层,阻隔层与导电层及外管壁之间有粘结层。导电层为具导电性能的聚酰胺层,可有效防止燃油高速流动时的静电积累,阻隔层为具较好阻隔性能的聚己内酰胺或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层,可有效防止油及其蒸发物的渗透,管体结构强度高,抗冲击性能优异,抗腐蚀、耐高低温交变能力及使用寿命相应增强。不同材料的有效组合使复合管层中的各层原材料的整体价格降低,易于通过挤出等方式制作,生产成本降低,使用性能得到增强和提高。也可作为其它液体的输送管道使用。文档编号B32B1/08GK2937732SQ20062012731公开日2007年8月22日 申请日期2006年8月11日 优先权日2006年8月11日专利技术者周青, 杜素果, 刘卫, 杨志强 申请人:河北亚大汽车塑料制品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层复合输油管,其特征在于,管体内壁面上依次增设阻隔层[3]、导电层[5],阻隔层[3]与导电层[5]及管体外管壁[1]之间设有粘结层[2]、[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青杜素果刘卫杨志强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亚大汽车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3[中国|河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