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于尾气处理的加气砖蒸压釜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85691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8 01: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加气砖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是一种便于尾气处理的加气砖蒸压釜系统其中气缸的出气口通过第一输气管与蒸压釜的进气口连接,蒸压釜的出气口与第二输气管一端连接,蒸压釜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釜盖和第二釜盖,尾气处理装置内设置有清洗液,尾气处理装置与第二输气管和第三输气管连接。第二输气管另一端插入尾气处理装置内,且端部并位于清洗液的液面下方,且端部位于清洗液的液面上方,第三输气管另一端与排气塔连接,解决了现有完成蒸压后,需要将蒸压釜内的尾气排出,经过蒸压后加气砖整体强度增加,其制备时携带的松散颗粒性杂质在蒸压时会发生脱落,一部分颗粒性杂质随着尾气一同排出,造成一定的空气污染和环境问题。

Autoclave system with aerated brick for exhaust gas treat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便于尾气处理的加气砖蒸压釜系统
本技术涉及加气砖生产
,具体涉及是一种便于尾气处理的加气砖蒸压釜系统。
技术介绍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又称作加气砖是以粉煤灰,石灰,水泥,石膏,矿渣等为主要原料,加入适量发气剂,调节剂,气泡稳定剂,经配料搅拌,浇注,静停,切割和高压蒸养等工艺过程而制成的一种多孔混凝土制品。加气砖在生产时会使用到蒸压釜,蒸压釜在完成砌块蒸压后,釜内气压一般保持在1.0Mpa左右,在完成蒸压后,需要将蒸压釜内的尾气排出,经过蒸压后加气砖整体强度增加,其制备时携带的松散颗粒性杂质在蒸压时会发生脱落,一部分颗粒性杂质随着尾气一同排出,造成一定的空气污染和环境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完成蒸压后,需要将蒸压釜内的尾气排出,经过蒸压后加气砖整体强度增加,其制备时携带的松散颗粒性杂质在蒸压时会发生脱落,一部分颗粒性杂质随着尾气一同排出,造成一定的空气污染和环境问题,提供一种便于尾气处理的加气砖蒸压釜系统。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便于尾气处理的加气砖蒸压釜系统包括气缸和蒸压釜,气缸的出气口通过第一输气管与蒸压釜的进气口连接,蒸压釜的出气口与第二输气管一端连接,蒸压釜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釜盖和第二釜盖,其中还包括尾气处理装置,尾气处理装置内设置有清洗液,尾气处理装置与第二输气管和第三输气管连接。第二输气管另一端插入尾气处理装置内,且端部并位于清洗液的液面下方,第三输气管一端插入尾气处理装置内,且端部位于清洗液的液面上方,第三输气管另一端与排气塔连接。>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通过在蒸压釜后设置尾气处理装置,将从蒸压釜中出气口排出的尾气导入尾气处理装置中的清洗液内进行水洗,将绝大部分颗粒状固体污染物进行除去,清洁的气体从第三输气管中排出,大幅降低尾气中颗粒状空气污染物的含量。解决了现有完成蒸压后,需要将蒸压釜内的尾气排出,经过蒸压后加气砖整体强度增加,其制备时携带的松散颗粒性杂质在蒸压时会发生脱落,一部分颗粒性杂质随着尾气一同排出,造成一定的空气污染和环境问题。可选的,尾气处理装置内设置有碎泡网,碎泡网位于第二输气管在尾气处理装置内一部分端部上方。可选的,碎泡网朝向靠近第三输气管的一面凸起。可选的,尾气处理装置还与补液管和排液管连接,排液管与尾气处理装置出液口连接,补液管与尾气处理装置进液口连接。进一步的,尾气处理装置底部为圆弧结构,尾气处理装置的出液口位于圆弧结构最低点。进一步的,补液管和第三输气管均与尾气处理装置侧壁连接,第二输气管和排液管均与尾气处理装置底部连接,尾气处理装置顶部设置有可拆卸顶盖。可选的,补液管、第二输气管和第三输气管均与尾气处理装置顶部连接,排液管均尾气处理装置底部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以下之一;1、通过在蒸压釜后设置尾气处理装置,将从蒸压釜中出气口排出的尾气导入尾气处理装置中的清洗液内进行水洗,将绝大部分颗粒状固体污染物进行除去,清洁的气体从第三输气管中排出,大幅降低尾气中颗粒状空气污染物的含量。2、解决了现有完成蒸压后,需要将蒸压釜内的尾气排出,经过蒸压后加气砖整体强度增加,其制备时携带的松散颗粒性杂质在蒸压时会发生脱落,一部分颗粒性杂质随着尾气一同排出,造成一定的空气污染和环境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便于尾气处理的加气砖蒸压釜系统结构示意图;图2为蒸压釜结构示意图;图3为一种尾气处理装置结构示意图;图4为另一种尾气处理装置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为:1为蒸压釜、101为第一釜盖、102为第二釜盖、2为气泵、3为尾气处理装置、4为气缸、5为第一输气管、6为第二输气管、10为第三输气管、17为清洗液、18为补液管、19为排液管、20为碎泡网。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能够更加清晰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补充本技术保护内容。实施例1如图1至图3所示,便于尾气处理的加气砖蒸压釜系统包括气缸4和蒸压釜1,气缸4的出气口通过第一输气管5与蒸压釜1的进气口连接,蒸压釜1的出气口与第二输气管6一端连接,蒸压釜1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釜盖101和第二釜盖102,其中还包括尾气处理装置3,尾气处理装置3内设置有清洗液17,尾气处理装置3与第二输气管6和第三输气管10连接。第二输气管6另一端插入尾气处理装置3内,且端部并位于清洗液17的液面下方,第三输气管10一端插入尾气处理装置3内,且端部位于清洗液17的液面上方,第三输气管10另一端与排气塔连接。使用中,在蒸压釜后设置尾气处理装置,将从蒸压釜中出气口排出的尾气导入尾气处理装置中的清洗液内进行水洗,将绝大部分颗粒状固体污染物进行除去,清洁的气体从第三输气管中排出,大幅降低尾气中颗粒状空气污染物的含量。解决了现有完成蒸压后,需要将蒸压釜内的尾气排出,经过蒸压后加气砖整体强度增加,其制备时携带的松散颗粒性杂质在蒸压时会发生脱落,一部分颗粒性杂质随着尾气一同排出,造成一定的空气污染和环境问题。需要指明的是,在实际使用中气缸、蒸压釜和尾气处理装置必然含有一些属于现有技术的必要组件,如气缸内必然设置有注气管,以便于弥补消耗的气体,蒸压釜内必然设置有结构等等,由于此内容并非被申请的专利技术点,故而不再赘述。实施例2基于实施例1,尾气处理装置3内设置有碎泡网20,碎泡网20位于第二输气管6在尾气处理装置3内一部分端部上方。使用中,通过设置碎泡网,能够将从第二输气管排出的气泡分割为更多的小气泡,从而提高其与清洗液的接触面积,提高整体尾气处理效率。此处的清洗液可以为水或者弱碱性液体。实施例3基于实施例2,碎泡网20朝向靠近第三输气管10的一面凸起。实施例4基于实施例3,如图3所示,尾气处理装置3还与补液管18和排液管19连接,排液管19与尾气处理装置3出液口连接,补液管18与尾气处理装置3进液口连接。尾气处理装置3底部为圆弧结构,尾气处理装置3的出液口位于圆弧结构最低点。补液管18和第三输气管10均与尾气处理装置3侧壁连接,第二输气管6和排液管19均与尾气处理装置3底部连接,尾气处理装置3顶部设置有可拆卸顶盖21。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尾气处理装置的结构,进行下次尾气处理前,先通过阀门关闭第二输气管和补液管,开启第三输气管和排液管,将尾气处理装置中的清洗液进行排出。然后关闭排液管的阀门,开启补液管的阀门,对尾气处理装置进行补充清洗液,再关闭补液管的阀门,开启第二输气管的阀门,将蒸压釜内的尾气导入尾气处理装置进行清洗。本实施例中设置了可拆卸的顶盖,便于使用者对尾气处理装置内部进行清理。实施例5基于实施例3,如图4所示,尾气处理装置3还与补液管18和排液管19连接,排液管19与尾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便于尾气处理的加气砖蒸压釜系统,包括气缸(4)和蒸压釜(1),所述气缸(4)的出气口通过第一输气管(5)与蒸压釜(1)的进气口连接,所述蒸压釜(1)的出气口与第二输气管(6)一端连接,蒸压釜(1)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釜盖(101)和第二釜盖(10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尾气处理装置(3),所述尾气处理装置(3)内设置有清洗液(17),尾气处理装置(3)与第二输气管(6)和第三输气管(10)连接;/n所述第二输气管(6)另一端插入尾气处理装置(3)内,且端部并位于清洗液(17)的液面下方,所述第三输气管(10)一端插入尾气处理装置(3)内,且端部位于清洗液(17)的液面上方,第三输气管(10)另一端与排气塔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便于尾气处理的加气砖蒸压釜系统,包括气缸(4)和蒸压釜(1),所述气缸(4)的出气口通过第一输气管(5)与蒸压釜(1)的进气口连接,所述蒸压釜(1)的出气口与第二输气管(6)一端连接,蒸压釜(1)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釜盖(101)和第二釜盖(10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尾气处理装置(3),所述尾气处理装置(3)内设置有清洗液(17),尾气处理装置(3)与第二输气管(6)和第三输气管(10)连接;
所述第二输气管(6)另一端插入尾气处理装置(3)内,且端部并位于清洗液(17)的液面下方,所述第三输气管(10)一端插入尾气处理装置(3)内,且端部位于清洗液(17)的液面上方,第三输气管(10)另一端与排气塔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尾气处理的加气砖蒸压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尾气处理装置(3)内设置有碎泡网(20),所述碎泡网(20)位于第二输气管(6)在尾气处理装置(3)内一部分端部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于尾气处理的加气砖蒸压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碎泡网(20)朝向靠近第三输气管(10)的一面凸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翠仙
申请(专利权)人:曲水标威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西藏;5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