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气砖保温蒸压釜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856911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8 01: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加气砖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是一种加气砖保温蒸压釜系统包括气缸和蒸压釜,蒸压釜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釜盖和第二釜盖,蒸压釜内设置有蒸压腔,蒸压腔两端分别与第一釜盖和第二釜盖连接,其中蒸压釜内还设置有保温腔,蒸压釜外壁上设置有与保温腔连通的保温料注料口和保温料出料口,保温腔包裹在蒸压腔外围,保温腔内填充有保温料,保温腔内设置有加热管,解决了现有保温蒸压釜系统通过换热装置将排出的尾气中热量传递至保温液中,再通过保温液对蒸压釜腔体进行保温,由于换热装置的热交换效果有效,同时在实际使用中,液态的保温液长时间使用对蒸压釜内部结构存在一定的腐蚀,降低整体使用寿命的问题。

Aerated brick heat preservation autoclave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加气砖保温蒸压釜系统
本技术涉及加气砖生产
,具体涉及是一种加气砖保温蒸压釜系统。
技术介绍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又称作加气砖是以粉煤灰,石灰,水泥,石膏,矿渣等为主要原料,加入适量发气剂,调节剂,气泡稳定剂,经配料搅拌,浇注,静停,切割和高压蒸养等工艺过程而制成的一种多孔混凝土制品。授权公告号为CN207789291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生产加气砖的热回收蒸压釜系统”,其是通过换热装置将排出的尾气中热量传递至保温液中,再通过保温液对蒸压釜腔体进行保温,由于换热装置的热交换效果有效,同时在实际使用中,液态的保温液长时间使用对蒸压釜内部结构存在一定的腐蚀,降低整体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保温蒸压釜系统通过换热装置将排出的尾气中热量传递至保温液中,再通过保温液对蒸压釜腔体进行保温,由于换热装置的热交换效果有效,同时在实际使用中,液态的保温液长时间使用对蒸压釜内部结构存在一定的腐蚀,降低整体使用寿命的问题,提供一种加气砖保温蒸压釜系统。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加气砖保温蒸压釜系统包括气缸和蒸压釜,气缸的出气口通过第一输气管与蒸压釜的进气口连接,蒸压釜的出气口与第二输气管一端连接,蒸压釜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釜盖和第二釜盖,蒸压釜内设置有蒸压腔,蒸压腔两端分别与第一釜盖和第二釜盖连接,其中蒸压釜内还设置有保温腔,蒸压釜外壁上设置有与保温腔连通的保温料注料口和保温料出料口,保温腔包裹在蒸压腔外围,保温腔内填充有保温料,保温腔内设置有加热管。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通过将现有的保温液替换为保温料,大幅降低长时间使用中液体保温液对蒸压釜的腐蚀作用,同时也不需要再进行防渗漏的设计,大幅降低蒸压釜整体生产和维护成本。再则,通过内置在保温腔中的加热管对保温料进行加热,使之能够对蒸压釜内的加气砖实现保温,较之现有基于尾气余热吸收的结构大幅提高了保温效果。解决了现有保温蒸压釜系统通过换热装置将排出的尾气中热量传递至保温液中,再通过保温液对蒸压釜腔体进行保温,由于换热装置的热交换效果有效,同时在实际使用中,液态的保温液长时间使用对蒸压釜内部结构存在一定的腐蚀,降低整体使用寿命的问题。可选的,保温料为导热瓷球,保温料的粒径小于保温料注料口的口径和保温料出料口的口径。可选的,保温料为导热金属球,保温料的粒径小于保温料注料口的口径和保温料出料口的口径。可选的,保温料注料口位于蒸压釜外壁上部,保温料出料口位于蒸压釜外壁下部。进一步的,加热管为环状结构,套接在蒸压腔外围,且相邻的加热管间距相等。进一步的,蒸压釜外壁上开设有与保温腔连通的通孔,通孔上可拆卸连接有孔盖。可选的,通孔边缘设置有固定座,孔盖通过贯穿固定座的固定螺栓与通孔可拆卸连接。可选的,第二输气管另一端与尾气处理装置连接,尾气处理装置内设置有清洗液,尾气处理装置与第二输气管和第三输气管连接,第二输气管另一端插入尾气处理装置内,且端部并位于清洗液的液面下方,第三输气管一端插入尾气处理装置内,且端部位于清洗液的液面上方,第三输气管另一端与排气塔连接,第三输气管上设置有气泵。进一步的,尾气处理装置还与补液管和排液管连接,排液管与尾气处理装置出液口连接,补液管与尾气处理装置进液口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以下之一;1、通过将现有的保温液替换为保温料,大幅降低长时间使用中液体保温液对蒸压釜的腐蚀作用,同时也不需要再进行防渗漏的设计,大幅降低蒸压釜整体生产和维护成本。2、通过内置在保温腔中的加热管对保温料进行加热,使之能够对蒸压釜内的加气砖实现保温,较之现有基于尾气余热吸收的结构大幅提高了保温效果。3、解决了现有保温蒸压釜系统通过换热装置将排出的尾气中热量传递至保温液中,再通过保温液对蒸压釜腔体进行保温,由于换热装置的热交换效果有效,同时在实际使用中,液态的保温液长时间使用对蒸压釜内部结构存在一定的腐蚀,降低整体使用寿命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加气砖保温蒸压釜系统结构示意图;图2为蒸压釜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一种蒸压釜外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另一种蒸压釜外部结构示意图;图5为尾气处理装置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为:1为蒸压釜、101为第一釜盖、102为第二釜盖、2为气泵、3为尾气处理装置、4为气缸、5为第一输气管、6为第二输气管、7为保温料出料口、8为保温料注料口、9为蒸压腔、10为第三输气管、11为加热管、12为保温腔、13为保温料、14为通孔、15为孔盖、16为固定螺栓、17为清洗液、18为补液管、19为排液管、20为固定座。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能够更加清晰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补充本技术保护内容。实施例1如图1和图2所示,加气砖保温蒸压釜系统包括气缸4和蒸压釜1,气缸4的出气口通过第一输气管5与蒸压釜1的进气口连接,蒸压釜1的出气口与第二输气管6一端连接,蒸压釜1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釜盖101和第二釜盖102,蒸压釜1内设置有蒸压腔9,蒸压腔9两端分别与第一釜盖101和第二釜盖102连接,其特征在于:蒸压釜1内还设置有保温腔12,蒸压釜1外壁上设置有与保温腔12连通的保温料注料口8和保温料出料口7,保温腔12包裹在蒸压腔9外围,保温腔12内填充有保温料13,保温腔12内设置有加热管11。使用中,通过将现有的保温液替换为保温料,大幅降低长时间使用中液体保温液对蒸压釜的腐蚀作用,同时也不需要再进行防渗漏的设计,大幅降低蒸压釜整体生产和维护成本。通过内置在保温腔中的加热管对保温料进行加热,使之能够对蒸压釜内的加气砖实现保温,较之现有基于尾气余热吸收的结构大幅提高了保温效果。解决了现有保温蒸压釜系统通过换热装置将排出的尾气中热量传递至保温液中,再通过保温液对蒸压釜腔体进行保温,由于换热装置的热交换效果有效,同时在实际使用中,液态的保温液长时间使用对蒸压釜内部结构存在一定的腐蚀,降低整体使用寿命的问题。需要指明的是,在实际使用中气缸、蒸压釜必然含有一些属于现有技术的必要组件,如气缸内必然设置有注气管,以便于弥补消耗的气体,蒸压釜内必然设置有保温结构等等,由于此内容并非被申请的专利技术点,故而不再赘述。同时,针对加热管如何实现加热,此处处于现有技术,可以通过在蒸压釜内设置可充电电源,并设置开关,可充电电源与开关、加热管串联,通过开关控制加热管通电,当然此仅为一种简易设置方式,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根据实际需要依托现有技术对加热管如何实现加热进行自行设计。实施例2基于实施例1,保温料13为导热瓷球,保温料13的粒径小于保温料注料口8的口径和保温料出料口7的口径。实施例3基于实施例1,保温料13为导热金属球,保温料13的粒径小于保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加气砖保温蒸压釜系统,包括气缸(4)和蒸压釜(1),所述气缸(4)的出气口通过第一输气管(5)与蒸压釜(1)的进气口连接,所述蒸压釜(1)的出气口与第二输气管(6)一端连接,蒸压釜(1)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釜盖(101)和第二釜盖(102),蒸压釜(1)内设置有蒸压腔(9),蒸压腔(9)两端分别与第一釜盖(101)和第二釜盖(102)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压釜(1)内还设置有保温腔(12),蒸压釜(1)外壁上设置有与保温腔(12)连通的保温料注料口(8)和保温料出料口(7),所述保温腔(12)包裹在蒸压腔(9)外围,保温腔(12)内填充有保温料(13),保温腔(12)内设置有加热管(11)。/n

【技术特征摘要】
1.加气砖保温蒸压釜系统,包括气缸(4)和蒸压釜(1),所述气缸(4)的出气口通过第一输气管(5)与蒸压釜(1)的进气口连接,所述蒸压釜(1)的出气口与第二输气管(6)一端连接,蒸压釜(1)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釜盖(101)和第二釜盖(102),蒸压釜(1)内设置有蒸压腔(9),蒸压腔(9)两端分别与第一釜盖(101)和第二釜盖(102)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压釜(1)内还设置有保温腔(12),蒸压釜(1)外壁上设置有与保温腔(12)连通的保温料注料口(8)和保温料出料口(7),所述保温腔(12)包裹在蒸压腔(9)外围,保温腔(12)内填充有保温料(13),保温腔(12)内设置有加热管(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气砖保温蒸压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料(13)为导热瓷球,保温料(13)的粒径小于保温料注料口(8)的口径和保温料出料口(7)的口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气砖保温蒸压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料(13)为导热金属球,保温料(13)的粒径小于保温料注料口(8)的口径和保温料出料口(7)的口径。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之一所述的加气砖保温蒸压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料注料口(8)位于蒸压釜(1)外壁上部,保温料出料口(7)位于蒸压釜(1)外壁下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加气砖保温蒸压釜系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翠仙
申请(专利权)人:曲水标威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西藏;5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