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制药用循环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853857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8 00: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水循环应用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生物制药用循环水系统,包括过滤装置、需降温的设备A、热水加热器、需高温热水的设备B及家用取暖散热器,所述过滤装置进水端通过一进水管与设备A的冷却管出口连接,设备A的冷却管入口连接有冷水管,所述过滤装置的出水端通过一出水管与热水加热器的进水端连接,所述出水管上接有消防水管,所述热水加热器的出水端通过一管道A与设备B连接,所述管道A通过一管道B与家用取暖散热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实现废水的循环利用。减少加热时的能量使用;同时,经设备B及家用取暖散热器使用后的废水带有较多的热量,再次进入热水加热器加热,能够大大的降低燃料的使用,节约了使用资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物制药用循环水系统
本技术涉及水循环应用
,具体是一种生物制药用循环水系统。
技术介绍
循环水系统的功能是将冷却水送至高低压凝气器去冷却汽轮机低压缸排汽,以维持高低压凝气器的真空,使汽水循环得以继续。另外,它还向开式水系统和冲灰系统提供用水。在制药生产过程中,需要经过清洗、碾碎、灭菌、精洗、蒸馏、纯蒸和洗瓶等过程,在清洗、灭菌、精洗、蒸馏、纯蒸和洗瓶的过程中都需要使用大量的水,普通制药生产中,用水循环系统大多将冷水和热水经过一个循环设备进行循环利用,这样导致热水中的热量不能被回收利用,造成能源的浪费。为此,专利号为CN201621399665.5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中药生产
的一种中药生产中车间用水循环系统,包括水循环设备主体,所述水循环设备主体的内腔顶部左侧设置有滤水池,所述滤水池的内腔设置有过滤网,且过滤网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与滤水池的内腔顶部和顶部相连接,与现有的中药生产中车间用水循环系统相比,该技术将热水和冷水分开进行回收利用,对回收来的热水加热后循环输送给中药制备车间热水供水系统中,这样可以对中药生产中使用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物制药用循环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过滤装置(1)、需降温的设备A(2)、热水加热器(3)、需高温热水的设备B(4)及家用取暖散热器(5),所述过滤装置(1)进水端通过一进水管(6)与设备A(2)的冷却管出口连接,设备A(2)的冷却管入口连接有冷水管(7),所述过滤装置(1)的出水端通过一出水管(8)与热水加热器(3)的进水端连接,所述出水管(8)上接有消防水管(9),所述热水加热器(3)的出水端通过一管道A(10)与设备B(4)连接,所述管道A(10)通过一管道B(11)与家用取暖散热器(5)连接,所述管道B(11)还接有家用热水管(12),所述设备B(4)与家用取暖散热器(5)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制药用循环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过滤装置(1)、需降温的设备A(2)、热水加热器(3)、需高温热水的设备B(4)及家用取暖散热器(5),所述过滤装置(1)进水端通过一进水管(6)与设备A(2)的冷却管出口连接,设备A(2)的冷却管入口连接有冷水管(7),所述过滤装置(1)的出水端通过一出水管(8)与热水加热器(3)的进水端连接,所述出水管(8)上接有消防水管(9),所述热水加热器(3)的出水端通过一管道A(10)与设备B(4)连接,所述管道A(10)通过一管道B(11)与家用取暖散热器(5)连接,所述管道B(11)还接有家用热水管(12),所述设备B(4)与家用取暖散热器(5)的出水端连通有回流管(13),所述回流管(13)与进水管(6)连通,回流管(13)上设有回流水泵(28),所述冷水管(7)、消防水管(9)、管道A(10)及家用热水管(12)均设有控制阀(14),所述进水管(6)、出水管(8)、管道A(10)、管道B(11)及回流管(13)均设有单向阀(26)。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制药用循环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装置(1)包括过滤腔体(15),及过滤腔体(15)内部左侧设有的滤水池(16),及滤水池(16)右侧设有的沉淀过滤池(17),及沉淀过滤池(17)右侧设有的储水池(18),所述滤水池(16)与沉淀过滤池(17)通过一过滤网(19)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冉刚任旭张毅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永诺菲特生物制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