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陆昌新专利>正文

一种K型活动板架结构并设有中心驱动轮的滑板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53623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8 00: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K型活动板架结构并设有中心驱动轮的滑板车,其由矩形框架、活动短板和推力弹簧构成一个仰式K型板架,K型板架下方的四个边角上设有万向脚轮,K型板架底部还通过摆动杆悬挂安装有直向的中心驱动轮,中心驱动轮的左右两侧各设有一套用于带动其向前转动的挠性传动副。使用者在滑行时只需在滑板车上踩踏活动短板,即可获得向前滑行的驱动力,人在滑板车上的站立姿势随意自如,双脚的摆放范围宽松,平衡性能好。由于中心驱动轮在滑板车转弯时可作为转动支点,因此能实现快速精确转弯,不受重心偏移的影响,机动性能和安全性能优良,应用范围广,便于初学者掌握,可广泛用于代步、娱乐、健身、载物搬运等多种场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K型活动板架结构并设有中心驱动轮的滑板车
本技术涉及一种滑板车,具体是一种K型活动板架结构并设有中心驱动轮的滑板车。
技术介绍
常规的四轮滑板车由于没有动力结构,滑行时使用者需要一只脚踩在滑板车上,另一只脚蹬地提供动力,驱动滑板车前进,然后再将两脚同时踏在滑板车上保持惯性前行,使用起来平衡较难掌握,速度慢,活动范围小,应用不广,且使用者不能持续锻炼双腿肌肉力量,慢速时转弯角度小,效果差,健身、娱乐均不尽兴。另外还有一种两轮滑板车,其使用者利用腰部及臀部、双脚扭动及手的摆动来驱动滑板车呈S形前进,这种类型的滑板车更难以控制平衡,速度更慢。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K型活动板架结构并设有中心驱动轮的滑板车,以解决现有滑板车所存在的难以控制平衡、速度慢、应用范围窄等问题。本技术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K型活动板架结构并设有中心驱动轮的滑板车,其设有水平放置的矩形框架,矩形框架的中部左右两侧各设有一根向上的支柱,两支柱通过水平纵向的铰接轴铰接有分别向前后两端伸出的前活动短板和后活动短板,矩形框架与前、后活动短板之间各设有一个推力弹簧进行连接,通过推力弹簧的弹性支撑使前、后活动短板均向侧上方倾斜,由此构成一个仰式K型板架。所述矩形框架底部的四个边角上各安装有一个万向脚轮,矩形框架的底部还通过摆动杆悬挂安装有直向的中心驱动轮,摆动杆的一端铰接在矩形框架底面的支架上,另一端通过U形叉架架设可转动的中心驱动轮,且在摆动杆杆体与矩形框架的底面之间还设有用于保持中心驱动轮着地的顶压弹簧;在所述中心驱动轮的左右两侧还各设有一套用于带动其向前转动的挠性传动副。所述挠性传动副由链条、定滑轮、超越传动轮和拉簧组成,其中超越传动轮通过其内部的棘轮棘爪单向离合器与中心驱动轮相连接,超越传动轮的外圈为链轮;所述定滑轮直向架设在矩形框架前后两端中部设置的凹口内,且定滑轮的外圈也为链轮;在中心驱动轮左侧的挠性传动副中,前侧链条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前活动短板底面的前端,前侧链条的另一端向下绕过矩形框架前端的定滑轮后,再向后延伸并由上至下绕过左侧的超越传动轮,再向前连接至前侧拉簧的一端,前侧拉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前方从矩形框架向下伸出的支杆上;在中心驱动轮右侧的挠性传动副中,后侧链条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后活动短板底面的后端,后侧链条的另一端向下绕过矩形框架后端的定滑轮后,再向前延伸并由下至上绕过右侧的超越传动轮,再向后连接至后侧拉簧的一端,后侧拉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后方从矩形框架向下伸出的支杆上。所述定滑轮可设置成固定式的,此时定滑轮的心轴直接固定架设在矩形框架的凹口内。为了在驱动时能实现自动变速功能,所述定滑轮还可以设置成摆动式的,此时矩形框架在凹口的下方铰接一个可前后摆动的竖立叉架,定滑轮的心轴架设在竖立叉架上,并在矩形框架与竖立叉架之间设置顶推弹簧。所述挠性传动副也可以采用拉绳、定滑轮和涡卷弹簧式超越传动轮的组合进行替代,其中涡卷弹簧式超越传动轮设有涡卷弹簧来实现自动收卷回位,并通过棘轮棘爪单向离合器与中心驱动轮相连接,同时定滑轮的外圈和涡卷弹簧式超越传动轮的外圈均采用带V型凹槽的滑轮;在中心驱动轮左侧的挠性传动副中,前侧拉绳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前活动短板底面的前端,前侧拉绳的另一端向下绕过矩形框架前端的定滑轮后,再向后延伸并从上部连接至左侧的涡卷弹簧式超越传动轮上;在中心驱动轮右侧的挠性传动副中,后侧拉绳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后活动短板底面的后端,后侧拉绳的另一端向下绕过矩形框架后端的定滑轮后,再向前延伸并从下部连接至右侧的涡卷弹簧式超越传动轮上。本K型活动板架结构的滑板车由于设有中心驱动轮,并设有与活动短板相连接的挠性传动副来带动中心驱动轮,使用者在滑行时不需要用一只脚蹬地来提供驱动力,只需在滑板车上踩踏活动短板,即可获得向前滑行的驱动力,人在滑板车上的站立姿势随意自如,双脚的摆放范围宽松,平衡性能好。由于中心驱动轮在滑板车转弯时可作为转动支点,因此能实现快速精确转弯,不受重心偏移的影响,机动性能和安全性能优良,应用范围广,便于初学者掌握。另外,中心驱动轮还加强了滑板车的承重结构,使得整个滑板车更加坚固耐用。因此,本滑板车可广泛用于代步、娱乐、健身、载物搬运等多种场合。附图说明图1为本滑板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四轮滑板车的左侧视图(按图1中的方向坐标)。图3为图1四轮滑板车的前侧视图(按图1中的方向坐标)。图4为本滑板车去除前、后活动短板及推力弹簧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定滑轮设置成摆动式时的示意图。图6为摆动式定滑轮增加限幅和定位机构的示意图。图7为挠性传动副采用拉绳及可自动回位的超越传动轮时的示意图。图8为前、后活动短板分别铰接在前、后铰接轴上的示意图。图9为采用薄板弹簧架设中心驱动轮的示意图图中:1-矩形框架,2-支柱,3-铰接轴,4-前活动短板,5-后活动短板,6-推力弹簧,7-万向脚轮,8-摆动杆,9-中心驱动轮,10-顶压弹簧,11-链条,12-定滑轮,13-超越传动轮,14-拉簧,15-竖立叉架,16-顶推弹簧,17-拉绳,18-涡卷弹簧式超越传动轮,19-通气孔,20-薄板弹簧,21-限位叉,22-定位销,23-定位销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如图1-4所示,本K型活动板架结构并设有中心驱动轮的滑板车设有水平放置的矩形框架1,矩形框架1的中部左右两侧各设有一根向上的支柱2,两支柱2通过水平纵向的铰接轴3铰接有分别向前后两端伸出的前活动短板4和后活动短板5,矩形框架1与前、后活动短板4、5之间各设有一个推力弹簧6进行连接,通过推力弹簧6的弹性支撑使前、后活动短板4、5均向侧上方倾斜,由此构成一个仰式K型板架。进一步的,所述前活动短板4的板面上设有多个通气孔19,以减小滑板车行进时的风阻。所述矩形框架1底部的四个边角上各安装有一个万向脚轮7,矩形框架1的底部还通过摆动杆8悬挂安装有直向的中心驱动轮9,摆动杆8的一端铰接在矩形框架1底面的支架上,另一端通过U形叉架架设可转动的中心驱动轮9,且在摆动杆8杆体与矩形框架1的底面之间还设有用于保持中心驱动轮9着地的顶压弹簧10;在所述中心驱动轮9的左右两侧还各设有一套用于带动其向前转动的挠性传动副。进一步的,所述万向脚轮7可采用减震万向脚轮,以增加滑板车的减震缓冲。所述挠性传动副由链条11、定滑轮12、超越传动轮13和拉簧14组成,其中超越传动轮13通过其内部的棘轮棘爪单向离合器与中心驱动轮9相连接,超越传动轮13的外圈为链轮;所述定滑轮12直向架设在矩形框架1前后两端中部设置的凹口内,且定滑轮12的外圈也为链轮;在中心驱动轮9左侧的挠性传动副中,前侧链条11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前活动短板4底面的前端,前侧链条11的另一端向下绕过矩形框架1前端的定滑轮12后,再向后延伸并由上至下绕过左侧的超越传动轮13,再向前连接至前侧拉簧14的一端,前侧拉簧14的另一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K型活动板架结构并设有中心驱动轮的滑板车,其特征是:所述滑板车设有水平放置的矩形框架,矩形框架的中部左右两侧各设有一根向上的支柱,两支柱通过水平纵向的铰接轴铰接有分别向前后两端伸出的前活动短板和后活动短板,矩形框架与前、后活动短板之间各设有一个推力弹簧进行连接,通过推力弹簧的弹性支撑使前、后活动短板均向侧上方倾斜,由此构成一个仰式K型板架;/n所述矩形框架底部的四个边角上各安装有一个万向脚轮,矩形框架的底部还通过摆动杆悬挂安装有直向的中心驱动轮,摆动杆的一端铰接在矩形框架底面的支架上,另一端通过U形叉架架设可转动的中心驱动轮,且在摆动杆杆体与矩形框架的底面之间还设有用于保持中心驱动轮着地的顶压弹簧;在所述中心驱动轮的左右两侧还各设有一套用于带动其向前转动的挠性传动副;/n所述挠性传动副由链条、定滑轮、超越传动轮和拉簧组成,其中超越传动轮通过其内部的棘轮棘爪单向离合器与中心驱动轮相连接,超越传动轮的外圈为链轮;所述定滑轮直向架设在矩形框架前后两端中部设置的凹口内,且定滑轮的外圈也为链轮;在中心驱动轮左侧的挠性传动副中,前侧链条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前活动短板底面的前端,前侧链条的另一端向下绕过矩形框架前端的定滑轮后,再向后延伸并由上至下绕过左侧的超越传动轮,再向前连接至前侧拉簧的一端,前侧拉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前方从矩形框架向下伸出的支杆上;在中心驱动轮右侧的挠性传动副中,后侧链条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后活动短板底面的后端,后侧链条的另一端向下绕过矩形框架后端的定滑轮后,再向前延伸并由下至上绕过右侧的超越传动轮,再向后连接至后侧拉簧的一端,后侧拉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后方从矩形框架向下伸出的支杆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K型活动板架结构并设有中心驱动轮的滑板车,其特征是:所述滑板车设有水平放置的矩形框架,矩形框架的中部左右两侧各设有一根向上的支柱,两支柱通过水平纵向的铰接轴铰接有分别向前后两端伸出的前活动短板和后活动短板,矩形框架与前、后活动短板之间各设有一个推力弹簧进行连接,通过推力弹簧的弹性支撑使前、后活动短板均向侧上方倾斜,由此构成一个仰式K型板架;
所述矩形框架底部的四个边角上各安装有一个万向脚轮,矩形框架的底部还通过摆动杆悬挂安装有直向的中心驱动轮,摆动杆的一端铰接在矩形框架底面的支架上,另一端通过U形叉架架设可转动的中心驱动轮,且在摆动杆杆体与矩形框架的底面之间还设有用于保持中心驱动轮着地的顶压弹簧;在所述中心驱动轮的左右两侧还各设有一套用于带动其向前转动的挠性传动副;
所述挠性传动副由链条、定滑轮、超越传动轮和拉簧组成,其中超越传动轮通过其内部的棘轮棘爪单向离合器与中心驱动轮相连接,超越传动轮的外圈为链轮;所述定滑轮直向架设在矩形框架前后两端中部设置的凹口内,且定滑轮的外圈也为链轮;在中心驱动轮左侧的挠性传动副中,前侧链条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前活动短板底面的前端,前侧链条的另一端向下绕过矩形框架前端的定滑轮后,再向后延伸并由上至下绕过左侧的超越传动轮,再向前连接至前侧拉簧的一端,前侧拉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前方从矩形框架向下伸出的支杆上;在中心驱动轮右侧的挠性传动副中,后侧链条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后活动短板底面的后端,后侧链条的另一端向下绕过矩形框架后端的定滑轮后,再向前延伸并由下至上绕过右侧的超越传动轮,再向后连接至后侧拉簧的一端,后侧拉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后方从矩形框架向下伸出的支杆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板车,其特征是:所述定滑轮设置成固定式的,定滑轮的心轴直接固定架设在矩形框架的凹口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板车,其特征是:所述定滑轮设置成摆动式的,矩形框架在凹口的下方铰接一个可前后摆动的竖立叉架,定滑轮的心轴架设在竖立叉架上,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昌新
申请(专利权)人:陆昌新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