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苏钧杰专利>正文

机动车用包塑保护软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5240 阅读:2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作自行车、摩托车、汽车等操纵线的机动车用包塑保护软管。包括金属管1以及金属管外的外包层2,其特点是在金属管1内插装一内衬管3,内衬管3紧贴在金属管2的内壁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使钢绳与金属管壁隔开,减少了钢丝绳与金属管间的磨损,同时使金属管与水、空气、污垢隔绝,使金属管不易生锈,延长了使用寿命。(*该技术在200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主要用作自行车、摩托车、汽车等操纵线的机动车用包塑保护软管。目前的机动车用包塑保护软管采用的是二套管。二套管结构是由金属扁丝形成金属管后外包一层“PVC”塑料层。因钢绳直接在金属管内移动摩擦,产生阻滞现象。并且金属管内壁易与水、空气接触,使金属管易生锈、影响了使用寿命。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润滑性好、金属管不易生锈的机动车用包塑保护软管。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机动车用包塑保护软管,包括金属管以及金属管外的外包层,其特点是在金属管内插装一内衬管,内衬管紧贴在金属管内壁上。与现有的机动车用包塑二套保护软管相比,本技术由于在原二套管内增加了一内衬管,因此具有如下优点1、在金属管内增加内衬管后使钢绳与金属管壁隔开,减少了钢丝绳与金属管间的磨损,提高了软管的润滑性。2、由于金属管内、外紧贴有内衬管和外包层,使金属管与水、空气、污垢隔绝,使金属管不易生锈,延长了使用寿命。3、管内孔为耐磨的PE塑料管,内壁光滑,大大提高了钢绳的活动性能,减少了因污垢堵塞造成的阻滞故障,从而提高了机动车的整车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一详细描述如图1所示,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机动车用包塑保护软管,包括金属管(1)以及金属管(1)外的外包层(2),其特征在于金属管(1)内壁紧贴有一内衬管(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动车用包塑保护软管,其特征在于内衬管(3)为PE塑料管。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钧杰苏钧杨
申请(专利权)人:苏钧杰苏钧杨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