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外设传感器接口的传感器仿真板卡
本技术涉及交通工具传感器仿真技术,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外设传感器接口的传感器仿真板卡。
技术介绍
随着车辆及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车辆电控单元(ElectronicControlUnit,ECU)的复杂程度快速增加,控制算法与功能不断增强,传统的ECU测试方法测试周期长,成本高,难以实现异常条件测试等,不能满足复杂的测试需求。基于软件算法模型的自动化半实物仿真测试(hardwareintheloop,HIL)设备正逐步满足更为复杂的测试需求,在国内外各大汽车厂商中逐渐流行。现有基于车辆传感器的ECU测试包括基于真实传感器的测试方案、实车测试方案和定制测试方案。但是基于真实传感器的测试方案操作复杂、测试周期长、成本高、传感器故障测试难以实现,并且不利于参数的标定。实车测试方案则采用真实的碰撞来测试,同样存在以上问题。定制测试方案则是根据具体某一传感器的特点制作的传感器仿真器,如碰撞传感器仿真装置;这种测试方案测试便利性及测试覆盖性有一定的提高,无法通用。
技术实现思路
r>本技术提供一种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外设传感器接口的传感器仿真板卡,其特征在于,包括:上位机接口、通信控制模块、第一外设传感器接口、第二外设传感器接口和至少一个隔离通道;/n所述上位机接口连接上位机;/n所述通信控制模块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通信控制模块的第一端与所述上位机接口电连接,所述通信控制模块的第二端与所述隔离通道的第一端电连接,不同所述隔离通道连接的所述通信控制模块的第二端不同,所述隔离通道的第二端包括两个端子,所述第二端的两个端子分别作为所述传感器仿真板卡的第一外设传感器接口和第二外设传感器接口,所述第一外设传感器接口和第二外设传感器接口分别与车辆电控单元的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外设传感器接口的传感器仿真板卡,其特征在于,包括:上位机接口、通信控制模块、第一外设传感器接口、第二外设传感器接口和至少一个隔离通道;
所述上位机接口连接上位机;
所述通信控制模块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通信控制模块的第一端与所述上位机接口电连接,所述通信控制模块的第二端与所述隔离通道的第一端电连接,不同所述隔离通道连接的所述通信控制模块的第二端不同,所述隔离通道的第二端包括两个端子,所述第二端的两个端子分别作为所述传感器仿真板卡的第一外设传感器接口和第二外设传感器接口,所述第一外设传感器接口和第二外设传感器接口分别与车辆电控单元的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外设传感器接口的传感器仿真板卡,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隔离通道包括数字隔离器、数模转换电路、放大电路、电流输出电路和检测电路;
其中,所述数字隔离器的第一端与所述通信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数模转换电路、所述放大电路依次串联在所述数字隔离器的第二端和所述电流输出电路的输入端之间;
所述电流输出电路还包括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所述第一输出端和所述第二输出端作为所述第一外设传感器接口和第二外设传感器接口;
所述检测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车辆电控单元的第一外设传感器接口电连接,所述检测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通信控制模块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外设传感器接口的传感器仿真板卡,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控制模块与所述数字隔离器、所述数字隔离器与所述数模转换电路、所述数模转换电路和所述放大电路之间通过两路导线进行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适用于外设传感器接口的传感器仿真板卡,其特征在于,所述放大电路包括第一运算放大器、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和第一电容,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通过所述第一电阻与所述数模转换电路电连接,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通过所述第二电阻接地,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通过第三电阻与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一电容与所述第三电阻并联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适用于外设传感器接口的传感器仿真板卡,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输出电路包括第二运算放大器、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二电容和控制开关;
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与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通过所述第四电阻与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二电容与所述第四电阻并联连接,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还通过所述第五电阻与所述控制开关的控制端电连接;
所述控制开关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外设传感器接口电连接,所述控制开关的第二端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伊钿,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经纬恒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