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质在线监测液位触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83813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4 19: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质在线监测液位触发装置,包括监测装置、排放装置以及污水处理装置三部分。其中,监测装置包括监测房、在线监测仪器、留样器和数采仪;排放装置包括雨水排放明渠、PH计、液位计和第一电动阀;污水处理装置包括污水集中池、流量计、排污泵和第二电动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质在线监测液位触发装置,在监测装置中增加液位计来对雨水排口进行液位监测从而判断是否有水流经过,作为在线监测设备测量的前提条件,而不会因每隔固定的时间段使用采样系统抽取水样进行分析,出现枯水期采集不到水样的情况,从而大大提高水质监测的效率,降低资金和时间上的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质在线监测液位触发装置
本技术涉及水环境质量在线连续自动监测中水质采样结构,属于生态环境监测

技术介绍
目前在线监测设备对水样进行分析大多通过定时做样的方式,每隔固定的时间段使用采样系统抽取水样进行分析。但是这个系统用于雨排口水质监测时就会出现采样系统在枯水期采集不到水样的问题,有些采样系统会将采样头放在隔油池里进行采样,这种方式采集的水样都是死水,没有参考意义,特别是长时间水质不流动会滋生大量的微生物、蓝绿藻等影响仪器数据的状况。会给环保监察人员造成误解。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目的:提供一种水质在线监测液位触发装置,在监测装置中增加液位计来对雨水排口进行液位监测,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技术方案:一种水质在线监测液位触发装置,包括监测装置、排放装置以及污水处理装置三部分。其中,监测装置,包括在线监测仪器,留样器,数采仪,包容所述在线监测仪器、所述留样器、所述数采仪的监测房,以及分别与所述数采仪连接的PH计、液位计;排放装置,包括设置有所述PH计、所述液位计的雨水排放明渠,与所述雨水排放明渠通过排水管路连接的第一电动阀,以及与所述雨水排放明渠通过排污管路连接的第二电动阀;污水处理装置,包括依次设置在与所述雨水排放明渠连接的排污管路上的排污泵、流量计,以及与排污管路连接的污水集中池;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雨水排放明渠通过采样管路与监测房连接,雨水排放明渠通过排水管路与外界雨水沟连接。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电动阀安装在靠近雨水排放明渠一端的排污管路部分,排污泵安装在与第二电动阀相邻的排污管路部分,以及流量计安装在与排污泵相邻靠近污水集中池一端的排污管路部分。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监测装置还包括一种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包括端子X1、开关Q1、开关Q2、开关Q3、开关Q4、开关Q5、开关Q6、开关Q7、开关Q8、开关Q9、保险丝FU、开关SB3、开关SB4、开关K1、开关F1、继电器KM1、开关F2、电源V1和电源V2;所述端子X1的1号端子与所述开关Q1的第1引脚连接,所述开关Q1的第2引脚与所述开关Q2的第1引脚、所述保险丝FU的一端、所述开关Q3的第1引脚均接火线L1,所述端子X1的2号端子与所述开关Q1的第3引脚连接,所述开关Q1的第4引脚与所述开关Q2的第3引脚、所述开关Q4的第1引脚均接火线L2,所述端子X1的3号端子与所述开关Q1的第5引脚连接,所述开关Q1的第6引脚与所述开关Q2的第5引脚均接火线L3,所述端子X1的4号端子与所述开关Q3的第3引脚、所述继电器KM1的A2端和所述开关Q4的第3引脚均接零线N,所述端子X1的5号端子接地,所述端子X1的6号端子与所述开关Q2的第2引脚连接,所述端子X1的7号端子与所述开关Q2的第4引脚连接,所述端子X1的8号端子与所述开关Q2的第6引脚连接,所述端子X1的9号端子与零线N连接,所述端子X1的10号端子接地,所述保险丝FU的另一端与所述开关SB3的第1引脚连接,所述开关SB3的第2引脚与所述开关K2的一端连接,所述开关SB3的第3引脚与所述开关SB4的一端连接,所述开关K2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开关SB4的另一端所述开关F1的一端连接,所述开关F1的另一端与所述继电器KM1的A1端连接,所述开关Q3的第2引脚与所述开关F2的第1引脚连接,所述开关Q3的第4引脚与所述开关F2的第5引脚连接,所述开关F2的第2引脚分别与所述继电器KM1的第1引脚、所述开关F2的第3引脚连接,所述开关F2的第4引脚分别与所述继电器KM1的第3引脚连接,所述开关F2的第6引脚分别与所述继电器KM1的第5引脚连接,所述继电器KM1的第4引脚与所述端子X1的11号端子连接,所述继电器KM1的第6引脚与所述端子X1的12号端子连接,所述端子X1的13号端子接地,所述开关Q4的第2引脚分别与所述开关Q5的第1引脚、所述开关Q6的第1引脚、所述开关Q7的第1引脚、所述开关Q8的第1引脚和所述开关Q9的第1引脚连接,所述开关Q4的第4引脚分别与所述开关Q5的第3引脚、所述开关Q6的第3引脚、所述开关Q7的第3引脚、所述开关Q8的第3引脚和所述开关Q9的第3引脚连接,所述开关Q5的第2引脚分别与所述电源V1的第1引脚、所述电源V2的第1引脚连接,所述开关Q5的第4引脚分别与所述电源V1的第2引脚、所述电源V2的第2引脚连接,所述电源V2的第3引脚与所述端子X1的14号端子连接,所述电源V2的第4引脚与所述端子X1的15号端子连接,所述开关Q6的第2引脚与所述端子X1的16号端子连接,所述开关Q6的第4引脚与所述端子X1的17号端子连接,所述端子X1的18号端子接地,所述开关Q7的第2引脚与所述端子X1的19号端子连接,所述开关Q7的第4引脚与所述端子X1的20号端子连接,所述端子X1的21号端子接地,所述开关Q8的第2引脚与所述端子X1的22号端子连接,所述开关Q8的第4引脚与所述端子X1的23号端子连接,所述端子X1的24号端子接地,所述开关Q9的第2引脚与所述端子X1的25号端子连接,所述开关Q9的第4引脚与所述端子X1的26号端子连接,所述端子X1的27号端子接地。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监测装置还包括一种延时电路,所述延时电路包括端子X2、继电器K1、继电器K1、继电器K1和开关KM1;所述端子X2的15号端子与所述端子X2的6号端子均接24V电源正极,所述端子X2的16号端子与所述端子X2的1号端子连接,所述端子X2的2号端子与所述继电器K1的A1端连接,所述继电器K1的A2端与所述端子X2的5号端子均接24V电源负极,所述端子X2的7号端子与所述继电器K1的第3引脚连接,所述继电器K1的第4引脚与所述端子X2的8号端子连接,所述端子X2的9号端子与所述继电器K1的第1引脚连接,所述继电器K1的第2引脚与所述端子X2的10号端子连接,所述端子X2的11号端子接5V电源正极,所述端子X2的13号端子与所述开关KM1的第4引脚连接,所述继电器K1的第3引脚接5V电源正极,所述端子X2的14号端子接5V电源负极,所述开关KM1的第1引脚接火线L,所述开关KM1的第2引脚与所述继电器K3的A1端连接,所述继电器K3的A2端接零线N,所述端子X2的19号端子与所述继电器K2的A1端连接,所述继电器K2的A2端与所述端子X2的20号端子连接,所述端子X2的21号端子与所述开关KM1的第6引脚连接,所述开关KM1的第5引脚接火线L,所述端子X2的22号端子与所述继电器K3的第2引脚连接,所述继电器K3的第1引脚接火线L,所述端子X2的23号端子接零线N。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继电器K3为时间继电器。有益效果:本技术涉及一种水质在线监测液位触发装置,通过增加液位计来对雨水排口进行液位监测从而判断是否有水流经过,作为在线监测设备测量的前提条件,当液位高于某一设定数值时触发在线监测设备测量,当液位低于某一设定数值时保持在线监测设备待机;在水质监测过程中,采样系统不通过定时做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质在线监测液位触发装置,其特征是包括:/n监测装置,包括监测房,设置在所述监测房内的在线监测仪器、留样器和数采仪,与所述数采仪连接的PH计,以及与所述数采仪连接的液位计;/n排放装置,包括雨水排放明渠,设置在与所述雨水排放明渠连接的排水管路上的第一电动阀,以及设置在一端与所述雨水排放明渠连接的排污管路上的第二电动阀;/n污水处理装置,包括污水集中池,设置在另一端与所述污水集中池连接的排污管路上的流量计、排污泵。/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质在线监测液位触发装置,其特征是包括:
监测装置,包括监测房,设置在所述监测房内的在线监测仪器、留样器和数采仪,与所述数采仪连接的PH计,以及与所述数采仪连接的液位计;
排放装置,包括雨水排放明渠,设置在与所述雨水排放明渠连接的排水管路上的第一电动阀,以及设置在一端与所述雨水排放明渠连接的排污管路上的第二电动阀;
污水处理装置,包括污水集中池,设置在另一端与所述污水集中池连接的排污管路上的流量计、排污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质在线监测液位触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房与雨水排放明渠通过采样管路连接,雨水排放明渠与外界雨水沟通过排水管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质在线监测液位触发装置,其特征在于:流量计设置在排污管路靠近污水集中池的一端,第二电动阀设置在排污管路靠近雨水排放明渠的一端,排污泵设置在排污管路上流量计与第二电动阀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质在线监测液位触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装置还包括一种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包括端子X1、开关Q1、开关Q2、开关Q3、开关Q4、开关Q5、开关Q6、开关Q7、开关Q8、开关Q9、保险丝FU、开关SB3、开关SB4、开关K1、开关F1、继电器KM1、开关F2、电源V1和电源V2;
所述端子X1的1号端子与所述开关Q1的第1引脚连接,所述开关Q1的第2引脚与所述开关Q2的第1引脚、所述保险丝FU的一端、所述开关Q3的第1引脚均接火线L1,所述端子X1的2号端子与所述开关Q1的第3引脚连接,所述开关Q1的第4引脚与所述开关Q2的第3引脚、所述开关Q4的第1引脚均接火线L2,所述端子X1的3号端子与所述开关Q1的第5引脚连接,所述开关Q1的第6引脚与所述开关Q2的第5引脚均接火线L3,所述端子X1的4号端子与所述开关Q3的第3引脚、所述继电器KM1的A2端和所述开关Q4的第3引脚均接零线N,所述端子X1的5号端子接地,所述端子X1的6号端子与所述开关Q2的第2引脚连接,所述端子X1的7号端子与所述开关Q2的第4引脚连接,所述端子X1的8号端子与所述开关Q2的第6引脚连接,所述端子X1的9号端子与零线N连接,所述端子X1的10号端子接地,所述保险丝FU的另一端与所述开关SB3的第1引脚连接,所述开关SB3的第2引脚与所述开关K2的一端连接,所述开关SB3的第3引脚与所述开关SB4的一端连接,所述开关K2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开关SB4的另一端所述开关F1的一端连接,所述开关F1的另一端与所述继电器KM1的A1端连接,所述开关Q3的第2引脚与所述开关F2的第1引脚连接,所述开关Q3的第4引脚与所述开关F2的第5引脚连接,所述开关F2的第2引脚分别与所述继电器KM1的第1引脚、所述开关F2的第3引脚连接,所述开关F2的第4引脚分别与所述继电器KM1的第3引脚连接,所述开关F2的第6引脚分别与所述继电器KM1的第5引脚连接,所述继电器KM1的第4引脚与所述端子X1的11号端子连接,所述继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海洋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市仪器仪表工业供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