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泵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35435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4 18: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泵结构,包括轴承箱部;泵轴,穿在轴承箱部上;泵盖,连接在轴承箱部上;密封结构,连接在泵轴和泵盖之间;第一阻隔件,连接在泵轴上,并且与泵盖间隙配合;第二阻隔件,连接在泵盖上,并且与第一阻隔件间隙配合,第二阻隔件与泵盖之间留有腔体,第一阻隔件设置在腔体中;叶轮,连接在泵轴上,与第一阻隔件贴合,并且能够穿过第二阻隔件,与第二阻隔件之间间隙配合;锁紧螺母,连接在泵轴上,用于压住叶轮;以及泵体,连接在轴承箱部上,能够压住泵盖和第二阻隔件,并且与叶轮配合,输送介质;从而克服了密封效果较差的技术问题,达到了密封性好的技术效果。

A new pump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泵结构
本技术涉及泵
,具体的说是一种新型泵结构。
技术介绍
泵是输送流体或使流体增压的机械,它将原动机的机械能或其他外部能量传送给液体,使液体能量增加;泵主要用来输送水、油、酸碱液、乳化液、悬乳液和液态金属等介质,也可输送液、气混合物及含悬浮固体物的液体;在具体使用过程中,发现还是存在至少如下不足,一般的泵,都会在泵盖和泵轴处设置有密封结构,密封结构基本上采用机械密封的较多,用来防止介质泄漏,然而单一密封结构,密封的效果并不好。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相关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之处,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泵结构,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的密封效果较差的技术问题。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泵结构,其结构特点是,包括轴承箱部;泵轴,穿在所述轴承箱部上;泵盖,连接在所述轴承箱部上;密封结构,连接在所述泵轴和所述泵盖之间;第一阻隔件,连接在所述泵轴上,并且与所述泵盖间隙配合;第二阻隔件,连接在所述泵盖上,并且与所述第一阻隔件间隙配合,所述第二阻隔件与所述泵盖之间留有腔体,所述第一阻隔件设置在所述腔体中;叶轮,连接在所述泵轴上,与所述第一阻隔件贴合,并且能够穿过所述第二阻隔件,与所述第二阻隔件之间间隙配合;锁紧螺母,连接在所述泵轴上,用于压住所述叶轮;以及泵体,连接在所述轴承箱部上,能够压住所述泵盖和第二阻隔件,并且与所述叶轮配合,输送介质。进一步的:所述轴承箱部包括箱体;连接在所述箱体内的若干个轴承;连接在所述箱体上的,用于压住所述轴承的压盖;以及支脚,连接在所述箱体上。进一步的:所述密封结构包括轴套,套在所述泵轴上;密封压盖,连接在所述泵盖上;以及机械密封,连接在所述轴套,密封压盖和泵盖之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阻隔件包括第一板,连接在所述泵轴上;以及若干个第二板,连接在所述第一板,并且与所述泵盖间隙配合;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阻隔件包括第一盆体,用于形成阻挡,并且用于与所述泵体和所述泵盖定位;以及若干个第三板,连接在所述第一盆体上,与所述第一阻隔件之间间隙配合。进一步的:所述叶轮为闭式叶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一种新型泵结构,与相关技术相比,设置有第一阻隔件和第二阻隔件,第二阻隔件与泵盖之间留有腔体,并且第一阻隔件设置在腔体中,在叶轮与泵盖之间形成阻挡,同时第一阻隔件能够随着泵轴旋转,起到了防止介质进入密封结构的作用;从而克服了密封效果较差的技术问题,达到了密封性好的技术效果,实用性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图1中的A部分的局部放大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第一阻隔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第二阻隔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轴承箱部、2.泵轴、3.泵盖、4.密封结构、5.第一阻隔件、6.第二阻隔件、7.腔体、8.叶轮、9.锁紧螺母、10.泵体、101.箱体、102.轴承、103.压盖、104.支脚、401.轴套、402.密封压盖、403.机械密封、501.第一板、502.第二板、601.第一盆体、602.第三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技术一种新型泵结构,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密封效果较差的技术问题,总体思路如下:见图1、图2、图3、图4;一种新型泵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轴承箱部1;泵轴2,穿在所述轴承箱部1上;泵盖3,连接在所述轴承箱部1上;密封结构4,连接在所述泵轴2和所述泵盖3之间;第一阻隔件5,连接在所述泵轴2上,并且与所述泵盖3间隙配合;第二阻隔件6,连接在所述泵盖3上,并且与所述第一阻隔件5间隙配合,所述第二阻隔件6与所述泵盖3之间留有腔体7,所述第一阻隔件5设置在所述腔体7中;叶轮8,连接在所述泵轴2上,与所述第一阻隔件5贴合,并且能够穿过所述第二阻隔件6,与所述第二阻隔件6之间间隙配合;锁紧螺母9,连接在所述泵轴2上,用于压住所述叶轮8;以及泵体10,连接在所述轴承箱部1上,能够压住所述泵盖3和第二阻隔件6,并且与所述叶轮8配合,输送介质;具体来说,实施时,设置有第一阻隔件5和第二阻隔件6,第二阻隔件6与泵盖3之间留有腔体7,并且第一阻隔件5设置在腔体7中,在叶轮8与泵盖3之间形成阻挡,同时第一阻隔件5能够随着泵轴2旋转,起到了防止介质进入密封结构4的作用;从而克服了密封效果较差的技术问题,达到了密封性好的技术效果;实施例一:具体来说,在图1中,所述轴承箱部1包括箱体101;连接在所述箱体101内的若干个轴承102;通过螺栓连接在所述箱体101上的,用于压住所述轴承102的压盖103;以及支脚104,连接在所述箱体101上;所述箱体101一体铸造成型,之后车削;所述轴承102数量为两个,采用深沟球轴承;所述压盖103通过钢板车削而成;所述支脚104通过钢板焊接而成,形成“L”形结构;使用时,能够可靠地支撑泵轴2,提高了结构的可靠性;具体来说,在图1中,所述泵轴2通过圆钢车削而成;具体来说,在图1中,所述泵盖3一体铸造成型,之后车削;具体来说,在图1中,所述密封结构4包括轴套401,套在所述泵轴2上;密封压盖402,通过螺栓连接在所述泵盖3上;以及机械密封403,连接在所述轴套401,密封压盖402和泵盖3之间;所述轴套401通过圆钢车销而成;所述密封压盖402通过钢板车销而成;所述机械密封403采用105型单端面机械密封;起到了密封作用,能够防止介质泄漏;具体来说,在图1、图2、图3中,所述第一阻隔件5包括第一板501,连接在所述泵轴2上;以及若干个第二板502,连接在所述第一板501,并且与所述泵盖3间隙配合;所述第一板501为圆环形板,与泵轴2之间通过键连接,并且抵靠在轴套401和叶轮8之间;所述第二板502为长方体形钢板,数量为六个,焊接在第一板501上,并且与所述泵盖3之间留有0.5-1mm间隙;使用时,第一阻隔件5随着泵轴2旋转,起到了阻挡作用,能够防止介质进入密封结构4中;具体来说,在图1、图2、图4中,所述第二阻隔件6包括第一盆体601,用于形成阻挡,并且用于与所述泵体10和所述泵盖3定位;以及若干个第三板602,连接在所述第一盆体601上,与所述第一阻隔件5之间间隙配合。所述第一盆体601一体铸造成型,之后车削;所述第三板602为长方体形钢板,数量为十个,焊接在第一盆体601上,与第一板501之间留有0.5-1mm间隙;使用时,第二阻隔件6能够形成阻挡,减少了进入腔体7中的介质的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泵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轴承箱部(1);/n泵轴(2),穿在所述轴承箱部(1)上;/n泵盖(3),连接在所述轴承箱部(1)上;/n密封结构(4),连接在所述泵轴(2)和所述泵盖(3)之间;/n第一阻隔件(5),连接在所述泵轴(2)上,并且与所述泵盖(3)间隙配合;/n第二阻隔件(6),连接在所述泵盖(3)上,并且与所述第一阻隔件(5)间隙配合,所述第二阻隔件(6)与所述泵盖(3)之间留有腔体(7),所述第一阻隔件(5)设置在所述腔体(7)中;/n叶轮(8),连接在所述泵轴(2)上,与所述第一阻隔件(5)贴合,并且能够穿过所述第二阻隔件(6),与所述第二阻隔件(6)之间间隙配合;/n锁紧螺母(9),连接在所述泵轴(2)上,用于压住所述叶轮(8);/n以及泵体(10),连接在所述轴承箱部(1)上,能够压住所述泵盖(3)和第二阻隔件(6),并且与所述叶轮(8)配合,输送介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泵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轴承箱部(1);
泵轴(2),穿在所述轴承箱部(1)上;
泵盖(3),连接在所述轴承箱部(1)上;
密封结构(4),连接在所述泵轴(2)和所述泵盖(3)之间;
第一阻隔件(5),连接在所述泵轴(2)上,并且与所述泵盖(3)间隙配合;
第二阻隔件(6),连接在所述泵盖(3)上,并且与所述第一阻隔件(5)间隙配合,所述第二阻隔件(6)与所述泵盖(3)之间留有腔体(7),所述第一阻隔件(5)设置在所述腔体(7)中;
叶轮(8),连接在所述泵轴(2)上,与所述第一阻隔件(5)贴合,并且能够穿过所述第二阻隔件(6),与所述第二阻隔件(6)之间间隙配合;
锁紧螺母(9),连接在所述泵轴(2)上,用于压住所述叶轮(8);
以及泵体(10),连接在所述轴承箱部(1)上,能够压住所述泵盖(3)和第二阻隔件(6),并且与所述叶轮(8)配合,输送介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箱部(1)包括箱体(101);连接在所述箱体(101)内的若干个轴承(10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国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新泰泵阀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